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托爾斯泰福音書
發佈時間: 1/31/2019 10:18:45 PM 被閲覽數: 77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托爾斯泰福音書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社: 台北究竟出版社
原作名: A Short Exposition of the Gospel
译者: 白若雪
出版年: 2008-03-02
页数: 187
定价: 200元
装帧: 平装





托尔斯泰不仅不是基督徒,其信仰是反正统基督教的

作者:小草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1828年9月9日 - 1910年11月20日)被不少人谣传为基督徒。但事实是,托尔斯泰不仅不是个基督徒,而是个反对正统基督教的异端人士。美国恩典福音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1998年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THE THEOLOGY OF LEO TOLSTOY》(列夫·托尔斯泰的神学),作者是 James Townsend。 James 在这篇文章里颇为详细地考查了托尔斯泰在有关圣经,神论,基督论,罪论,救赎论,神迹,天国,永生等方面所信持的理念,最后总结到:毫无疑问的托尔斯泰不是个基督徒。

下面就是摘自 James这篇文章的一些内容,并做了简要的中译。

He was interested in the morals, not the miracles. Tolstoy subscribed to the liberal or example treatment of the feeding of the 5,000. He even claimed that part of Matthew 22 had been copied from the Talmud!
托尔斯泰感兴趣于圣经里的道德教训,但却对神迹没兴趣。他赞同自由派神学对喂饱5000人的解释。他甚至声称马太22章的部分是从塔木德复制过来的。

Tolstoy referred to "those offensive miracles with which the [book of] Acts [is] filled…" InThe Kingdom of God Is Within You Tolstoy declared that "for us [modern people] these [biblical] words [about God, creation, the ascension, etc.] have no meaning whatsoever." In other words, Tolstoy was in harmony with much of religious liberalism that, while the supernatural must be ousted, religious faith must be retained.
托尔斯泰说到,“使徒行传充满了令人讨厌的神迹奇事。。。” 在《神的国在你里面》这本书里,托尔斯泰声称,“对于我们现代的人,圣经里这些有关上帝,创造,升天,等等说辞是没有丝毫的意义。换言之,托尔斯泰是与宗教自由主义者相一致的,他们抛弃超自然的神迹奇事,保留宗教的信心。

In Tolstoy‘s Thoughts on God (1900) he wrote, "Prayer is addressed to the personal God, not because he is personal (indeed, I know for certain that he is not personal, because personality is limitation, while God is unlimited)…"
托尔斯泰的 《思想上帝》(1900)一书里,他写到,”祷告是对位格的上帝,不是因为他是有位格的(当然,我确实知道他不是有位格的,因为位格是限制,但上帝是不被限制的)。。。“

In his Critique of Dogmatic Theology Tolstoy owned that the Trinity "forms the radical, essentially [orthodox] Christian dogma." Yet in the same volume he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absolutely no proofs in Scripture in confirmation of the Trinity…" His final avowal is: "I reject this dogma."
在托尔斯泰的《教义神学批判》一书里,他承认三一神论“构成正统基督教的最基要教义。”然而,在同一本书里,他总结到,“在圣经里绝对没有三一神论的确据。。。”他最后的宣称是,“我拒绝这个教义。”

Tolstoy wrote that "to consider [Christ] a God and pray to [Him], I esteem greatest blasphemy…"
托尔斯泰写到,“认为基督是神,并向祂祷告,我认为这是最大的亵渎。。。”(小草加注:托尔斯泰是否定基督的神性,所以他这么说)

Concerning the resurrection Tolstoy asserted (June 13, 1889): "There is fabrication in Mohammed and Paul. There isn't with Christ…He would not have been turned into a religion had it not been for the fabrication of the resurrection, and the chief fabricator was Paul." Tolstoy, the Greek translator, even denied that there was a biblical word for "resurrection."
有关基督的复活,托尔斯泰断言(1989年6月13日):“如果不是编造出复活的话,基督就不会被转化为宗教,而保罗是主要的编造者。”托尔斯泰作为希腊文译者,他甚至否认圣经里有“复活”这个词。

For Tolstoy the Gospels were the heart of the Bible, and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was the heart of the Gospels, and Matt 5:39 ("resist not evil") was the heart of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Non-resistance to evil "involves [for Tolstoy] ultimately the entire abolition of compulsory legislation, law courts, police, and prison." Tolstoy was a humanitarian anarchist who stood opposed to all human government and violence.
对托尔斯泰来说,福音是圣经的核心,登山宝训是福音的核心,马太5:39(不抵抗邪恶)是登山宝训的核心。对托尔斯泰而言,不抵抗邪恶“涉及到完全放弃强制性的法律,法庭,警察,和监狱。”托尔斯泰是个人道主义的无政府主义者,他反对所有的人类政府和暴力。





托尔斯泰:一辈子寻找一根绿棍子
文/枫雨
2017年05月19日,星期五

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俄国文学家、戏剧家,思想家。无论他的朋友和敌人都认为他是一位 伟大的艺术家和真实的人。他因两部世界级经典成为文学大师。这两部是《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琳娜》。他的小说的成绩掩盖了他戏剧上的成就。他用荷马史诗般的写作撰写《战争与和平》,但与荷马不同的是,他常常展示战争的龌龊,认为战争是国家领导人愚蠢造成的。在其后期作品中,他一直想指引人们道德和精神。尤其最后三十年,他把自己当成道德和宗教的领袖。
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写作影响了很多人,包括高尔基、劳伦斯、海明威、还有西西里作家朱塞佩托马西(Giuseppe Tomasi di Lampedusa),还有意大利作家,政治家斯隆(Ignazio Silone), 前苏联作家巴别尔(Isaac Babel)、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在写《日格瓦医生》时就深受影响。
列夫(Leo) 在俄语里原意是“狮子”,后来赋予“伟大”的意思更适合托尔斯泰。1910年当托尔斯泰去世,他被尊为沙皇第二。他拥有全世界各个阶级的崇拜者。他奇妙的艺术创造力使他成为当时文坛巨人,除了法国伏尔泰,再没有一个人取得如此突出成就。托尔斯泰还大胆提出道德和精神上的教诲,这使得他成为当时宗教和理性的前卫代言人。他好像在拖着俄罗斯民族前行,动摇着政府和宗教根基,他影响了无数人,其中包括印度领袖甘地,甘地称自己是托尔斯泰的“谦卑的跟随者”。
“人活着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托尔斯泰一直不懈寻求的问题。他一生用自己的热情,从观察者全方位的角度去探寻,俄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总结托尔斯泰有两个特质:一是用狐狸的灵敏去保持全方位地视角,仔细观察复杂的世界;二是用刺猬的特点:把丰满的生活降低到单一感受,努力去发现“唯一真理(one Truth)。”在对道德和精神的寻求中,托尔斯泰有时候对极端的事物非常敏感和理性;他的小说,大部分都带自传性质,很好的反映了他的这一特点。
一、童年成长
1828年8月28日,托尔斯泰出生在离莫斯科西南130公里外的亚城(Yasnaya Polyana,意思是“清爽的林间空地”)。这片庄园属于他的母亲家族,这个家族是俄国第一个皇朝---留里克王朝后裔 。托尔斯泰的母亲长相平平,几乎不对婚姻抱任何幻想,但就在她32岁那年,遇到了托尔斯泰的父亲。托尔斯泰父亲一家是军官,声名显赫,爷爷曾参加过反抗拿破仑的战争,但到了他父亲一辈财政方面已经衰落,他的父亲为了维持家威和财政两方面,娶了其貌不扬的托尔斯泰的母亲—玛雅做妻子,这个妻子给他带来一个大农庄和800个农奴。
在最初新婚六年里,玛雅生了四个儿子,托尔斯泰排行第四。玛雅又生了一个女儿之后不久就死了。当时托尔斯泰还不到两岁。孩子们轮流和爷爷过,但不久爷爷也去世了。托尔斯泰的一位姑姑照顾他们,这个姑姑后来对托尔斯泰写小说有所影响,托尔斯泰说她温柔,富有爱心。托尔斯泰五岁搬到楼下和哥哥们以及一位很友好的德语老师同住。托尔斯泰很敏感,大家都叫他“爱哭的娃娃”。
托尔斯泰的大哥尼古拉点燃了他的想象力之火。尼古拉给这个小弟弟讲了很多神奇的故事,有一天他告诉弟弟: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秘密的东西,如果发现了,那么人们就会成为“蚂蚁的兄弟”,并且可以健康和谐地生活。这个秘密,写在一根绿棍子上,就埋在附近的树林里。这个故事,在65年后,托尔斯泰仍然坚持相信,一定有这么个秘密,就像是拯救世界的真理。
托尔斯泰八岁时,为了受到更好的教育,孩子们被送去莫斯科。但几个月后他们的父亲突然去世,没有让托尔斯泰见到父亲的尸体,于是他坚持认为一定可以有一天再和父亲在大街上遇到。一年之内他们的奶奶也去世了。托尔斯泰感受到不可避免的死亡带来的痛苦。后来死亡成了他小说故事里一个主题。
姑姑成了孩子们的合法监护人。托尔斯泰11岁的时候,开始很深入地思考永恒和复活等问题。在自传体小说《童年》中,托尔斯泰描述他练习转圈,为了突然抓住“无意识的空虚”,因为当人对外界事物失去集中力后,就可以有一种自我意识的存在起作用。
这位照顾他们的姑姑不久也去世了,托尔斯泰刚刚13岁就搬到一位姐姐家去住。在那里(Kazan )托尔斯泰对自己的长相很失望,更加害羞。这期间他的性意识也开展滋长。14岁的时候,一位女仆看上了他,16岁时,他的哥哥把他带到兄弟旅馆,在那里他失去了童贞。他站在妓女的床前哭了。
托尔斯泰想成为外交家,开始在Kanzan大学东方语言系学习。但是开始入学考试不及格,只好来年又考才过。第二年夏天他又决定学法律和“生命规律”—这是一个要求非常高的科业,对脑力和体力的自我发展都有帮助。这期间他读了大量俄国古典和法国小说,比如狄更斯的《大卫 科波菲尔》,还有圣经新约,还有黑格尔、伏尔泰、罗素等。这些思想家们帮助他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但是托尔斯泰的法律专业上成绩不佳,现在他已经快19岁了,快到了合法继承庄园的年龄。于是 他 用“身体欠佳”退学。
二、初露锋芒
1847-1858年,他在家族庄园努力成为一个农场主,可惜领导不善,助长了仆人的懒惰和狡猾,而且他经常自己跑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他开始沉湎于赌博,经常债台高筑,财政出现危机。最后他回到自己的庄园,开办了一个农民学校,教育农家子弟文化和音乐,这时候的托尔斯泰纵情酒色,为了自拔,他开始用疯狂的写作消耗自己的精力。在1851年1月,他的日记已经一大摞,很详尽地记录了他的童年。
1851年5月,托尔斯泰和哥哥尼古拉来到哥萨克一个村庄。哥哥已经是中尉。俄国正在为了征服Terek河与周边打仗。当兵期间托尔斯泰完成了小说《童年》第一部,他把稿子发给“当代”杂志,并解释说这是他四部曲的第一部。立刻得到出版,编辑建议改为《童年历史》。托尔斯泰拒绝改名。书一出版就得到屠格尼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赞扬。
在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期间(1853-1856),托尔斯泰被调到Sevastopol,之后退伍。这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在文学上成名。出了《童年》,还出版了《入侵》,后者描述了俄国军人,受到人们的尊敬。亚历山大二世也深受感动,甚至下令要保护这位年轻士兵的生命。
在圣彼得堡,托尔斯泰和屠格尼夫住在一起,开始两人关系不错,但是托尔斯泰年轻气盛,甚至和屠格尼夫争论。他开始抨击所有作家,包括莎士比亚,和屠格尼夫渐行渐远,但他和作家菲特(Afanasy Fet)成了至交。
在1856年初,托尔斯泰的一个哥哥迪姆(Dmistry)因肺结核去世,这使他很悲痛,哥哥死前他去看望,哥哥眼睛里那种无奈,悲情和询问的眼神深深刻在托尔斯泰心里。哥哥死后,五月份他回到自家农场,觉得该是结婚的时候了。这几个月的日记里记录了他和情人Valerya 的情感,他处于是否爱她的矛盾中,1857年他去欧洲旅行,结交了一些新朋友,包括伯爵夫人托尔斯塔雅(Alexandra Tolstaya)但婚姻未果。
接下来的几年里托尔斯泰把精力都放在自己办的农民子弟学校上,1860年又去欧洲,又突然接到噩耗:哥哥尼古拉死了,这对他是很大打击,因为哥哥就像自己的左膀右臂。在菲特的农场,他和屠格涅夫争执起来,几乎决斗。1862年,警察搜查了他的学校,认为他有反政府企图,伯爵夫人托尔斯塔雅利用他和皇帝的影响给他说情,使托尔斯泰免于被定罪。
三、步入婚姻
这时托尔斯泰已经34岁了,爱上了 索非亚(Sofya  Andreevna Behrs),她是一个18岁的黑头发姑娘,有着大大的棕色眼睛,和父母姐妹住在自己的农庄。索非亚是个多愁善感的姑娘,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读了托尔斯泰的《童年》《少年》等三部曲。刚开始家里人还以为托尔斯泰在追她姐姐,但有天晚上托尔斯泰告诉索非亚这不是实情,他用粉笔在一张纸板上写了几个字母,索非亚立刻明白了,并写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子喜欢上一个中年男人,这个男人长相一般,并不吸引人,但女孩去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这个故事让托尔斯泰受到鼓舞,心也受到搅扰。他把求婚信揣在怀里好几天,最后让命运替自己决定:如果索非亚的妹妹把一首指定的歌曲的结尾部分唱好,他就把信交给她。结果妹妹唱得非常棒。索非亚拿到信后,飞快地跑到自己屋里急切地浏览:
“诚实的妇人,请你告诉我---可否愿意成为我的妻子?只要回答愿意或不,你不要害怕,用你的心回答我。。。虽然如果你说不是很可怕的,但是我预感到。。。”
尽管索非亚的姐姐让她拒绝求婚,但她立刻跑向托尔斯泰并接受了。他们在1862年九月23日结婚。新婚是美好的,虽然时有小吵,但多是幸福甜蜜。除了在新婚头一周时,托尔斯泰让妻子看了自己的日记,里面记录了他和情人的关系,这个情人还住在农庄里,索非亚在日记中写道,她做了一个梦,梦见把托尔斯泰和情人的孩子撕得粉碎。这让托尔斯泰感到害怕,其实他和情人没有孩子,那只是一个玩偶娃娃。两个月后,托尔斯泰在给妻子姐姐的信中称妻子像中国瓷娃娃那样冷酷了。但尽管如此,他们的婚姻生活总的来说还是和美的。头十五年里他们生了13个孩子,索非亚把农庄打理的井井有条,还帮助托尔斯泰修改抄写文稿,做着秘书的工作,托尔斯泰的衣食住行和孩子们的饮食起居都很好。这才让托尔斯泰可以集中精力写作和历史研究。也就是此时开始了《战争与和平》的创作,妻子为他誊写了七次手稿。索非亚的妹妹来拜访他们,于是也成了小说中娜塔莎的原型。书里很多人物都有原型,比如宋妮雅(Sonya)原型就是他的姑姑。
托尔斯泰开始对亚历山大一世和拿破仑感兴趣,和莫斯科的朋友讨论历史中的哲学问题,包括和历史学家Mikhail Pogodin。1867年他书的头三卷出版,后三卷是1868-69年出版,这时候家里已经有了四个孩子,三个男孩一个女孩。人们对书的反应很好,屠格尼夫开始觉得书很无聊,但后来也不得不承认该书表现了生活中新鲜和真实的东西。
对于《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期望听到反对的声音。他对第一批读者说:“这不是一部小说,也远不是史诗,更不是编年史。作者只是希望在这本书里能表达本该体现出的意思罢了。”托尔斯泰坚持认为,优秀的俄国文学有自己独一的形式,里面包含着真理。比如普希金的经典《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副标题是“诗体小说”,果戈里伟大小说《死魂灵》的副标题是“一部史诗”,莱蒙托夫中篇小说《时代英雄》有五部分独立成篇,内部却有各自相连。
经过六年的努力,托尔斯泰大功告成,当精神上也极度压力很大到了近乎崩溃的边缘。和妻子的关系也开始时有摩擦。尽管如此,他尽量读书,他读了叔本华,康德,认为叔本华是最具才华的人。他也读莎士比亚,歌德和莫里哀。1870年他又热衷研究希腊哲学,三个月里就读了希腊文的柏拉图荷马史诗。
四、精神世界
1870年开始,托尔斯泰思考更多精神世界的问题。在《安娜卡列琳娜》中,他对主人公的创作感到很不满意,小说开始写于1873年,主题是通奸,这就让他很不爽。甚至希望有人来替他完成这部小说。1877年,终于完成小说,立刻引起轰动,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说在欧洲还没有那部文学作品可以与之媲美。
这时候托尔斯泰自己家庭生活却一团糟,抚养他长大的姑姑去世,最爱的小儿子脑腹水夭折,还有一个小女儿早产,几乎刚生下来就死了。1877-79年,又有两个孩子出生,妻子因为健康问题神经也受到折磨,又开始嫉妒。而这时候托尔斯泰也非常抑郁,自己精神上也在痛苦寻求。
和《战争与和平》一样,《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很多人物来自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安娜的命运和托尔斯泰一位邻居的情妇相同,她卧轨自杀。列文的原型就是作者自己,而且他的姓就是托尔斯泰的名字列夫(Leo)。尼古拉列文部分来自托尔斯泰一个哥哥,也曾和一位妓女同住,妓女叫玛莎,也死于肺结核。
另外《战争与和平》体现了托尔斯泰对道教的研究和领悟。皮埃尔的梦想就有在死后人会重新被吸收到完整的宇宙流动中去。
19岁的时候托尔斯泰已经仔细在研究人类活着的目的,认为目的是人类最终完整和宇宙和谐统一发展。26岁,在日记中托尔斯泰期望找到最实用的基督信仰。认为人类最终是要自发地无私奉献和帮助别人。在《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和皮埃尔,还有《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妹妹吉蒂都是按照这样的标准写的。
完成《安娜卡列尼娜》后,托尔斯泰进入中年危机。五十岁的托尔斯泰受到这个问题的搅扰:“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死亡,既然无法避免,那为何不去自杀?”托尔斯泰几乎与自我了断一步之遥,他不得不有意避开枪支、绳索还有其他可能导致自杀的东西。他的书《自白》(1880年)按时间顺序记录了自己迷茫的每个阶段。他广泛阅读科学、哲学,但都收效甚微。他自己阶层的人们对他没有帮助,于是他转向宗教,包括佛教和默罕默德主义。但仍然不能满足。
于是他又转向农民阶层,发现这些单纯信仰神的人们给了他答案。他和这些未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和清教徒谈话,去他们的教堂。发现信仰给了这些人活着的理由,托尔斯泰开始越过自己的困扰,去东正教堂礼拜。但那些仪式让他感到厌烦,尤其是假装那普普通通的酒说成是神的血,让他感到虚伪。东正教认为其他信仰都是异端,这让他无法接受。最后,托尔斯泰从农民身上找到自己的希望。他们谦卑、勤劳,生活自然。
《自白》一书被禁止出版。但就像其他托尔斯泰有争议的书一样,这本书非官方出版流行,在外国出版。他自己也开始对东正教和圣经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教会本身的传统,甚至福音书的教诲都被扭曲了,最后他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对恶需要非暴力的反抗。就像马太福音中说的。这可以促进人类的爱,停止暴力。他从圣经中得出五条诫命,他认为这五条就是耶稣基督教诲的精华所在。1)避免愤怒,2)避免肉欲,3)永远不要盲目起誓,4)不要反抗恶,5)爱你的仇敌。这基本回答了托尔斯泰自己一直思考的人应该怎么活着的问题。他对宗教的研究让他有两本书被禁止出版:《四福音书的解释与和谐》和《教条神学的批评》。他坚持自己总结的法则可以拯救世界,这些论点让他的家人和朋友们都开始迷惑,以为他疯了。
1881年恐怖分子刺杀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托尔斯泰因为自己形成的新信仰让他感到有义务去给新皇帝写信,劝说他对刺客从轻发落,他引用马太福音“要爱你的仇敌”写信给亚历山大二世,让他和世人原谅敌人。
这年9月为了孩子们的教育托尔斯泰一家搬到莫斯科,索非亚很高兴可以接近更文明的社会,但是她的健康还是很糟,他们的第11个孩子又出生了,托尔斯泰经常和妻子吵架,妻子认为丈夫不顾自己的家庭而只想着去关心社会拯救人类。这时期出版的《我的信仰》生动地描述了作者宗教上的征战和对神教诲上的迷茫。
五、新方向
1883年托尔斯泰遇到谢科夫(Vladimir Chertkov),成了他精神上的兄弟。那年谢科夫29岁,从骑兵护卫军退役,住在自己的庄园里。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托尔斯泰鼓励他建立自己的出版社,结果 很成功。他成了托尔斯泰作品主编,出版了很多在国外出版但在俄国禁止的托尔斯泰的书。还帮助翻译成英文。
1884年夏天,很多人来到托尔斯泰庄园,成为他的学生。索非亚非常不高兴。托尔斯泰自己做工,也成了素食者,而且开始戒酒,不再打猎,甚至戒烟。他和谢科夫关系的亲密让索非亚痛苦。他和妻子关系也更紧张。索非亚不想再要孩子,却又生了第十二个---女儿亚历桑德拉。她和谢科夫就出版内容也有分歧,就家庭基本经济要求也跟丈夫产生歧义,托尔斯泰认为越简单越好,结果1885年,托尔斯泰把妻子留在莫斯科自己回了农庄,给妻子留下一封长信,总结了他们的关系:“我们之间只会争吵到死。”
1886年他们的四岁儿子死于喉炎。加上此时托尔斯泰和谢科夫感情亲密到互相交换日记,这让索非亚很悲痛。但好在托尔斯泰此时又回到纯文学艺术创作上来,这让她的好受些。出版《伊万伊里奇之死》和《黑暗的势力》。同年托尔斯泰在日记中称自己的25年婚姻生活“好到不能再好。”1888年三月他们第十三个孩子出生。
这时候很多托尔斯泰的朋友都觉得他的思想已经疯狂,东正教和沙皇政府也对他加以注意。警察监视着他的农庄,但托尔斯泰自己谨守那五项诫命,过着简单,自给自足的生活。1889年完成《Kreitserova Sonata》,倡导在婚姻中禁欲等等,索非亚抄写原稿时很不是滋味,托尔斯泰自己年近六十,仍然性欲旺盛,他甚至害怕索非亚再度怀孕,好在没有。这本书被禁止出版,但索非亚动用了自己和亚历山大三世见面的机会,得以推荐丈夫的书出版。
为了和自己的信仰一致,托尔斯泰1891年放弃自己所有在1881年后出版的书的版权,这以前出版的书的版税当然还在为家庭的财政做贡献。不久他把自己的财产也放弃了,价值58万卢布,分成十份,分给了妻子和九个活着的孩子。
1893年,托尔斯泰和妻子关系恶化,他们另外一个最小的孩子因为猩红热夭折,索非亚几乎自杀发疯。为了转移悲痛,她开始学习音乐,却几乎和钢琴教师---一位四十岁单身男人陷入爱情漩涡。开始托尔斯泰还假装大方招待钢琴师,后来开始威胁他。他们的关系让托尔斯泰家人感到尴尬,但最后1904年钢琴师最终弃之而去。当然这段并没有证据说他们的关系已经超过了一般朋友。
1895年,托尔斯泰发表《人主》(master of man)。1897 完成《艺术是什么》。这是一部很有争议的文章,他批评了很多作家的创作,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批评很多艺术正在腐败,托尔斯泰认为真正的艺术必须真诚地促进人类之间兄弟般的情感。他同时也赞扬了狄更斯,托尔斯泰认为狄更斯是“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这本书很快被禁并遭到很多人厉诟。
六、晚年
1899年,托尔斯泰完成《复活》。之后不久他回到自己的庄园,索非亚对他放弃版税,家庭无法受益非常不满。托尔斯泰去克里米亚旅行,虽然已经73岁,身体还很结实,但也开始生病。这期间高尔基拜访了他,托尔斯泰对高尔基的文章批评赞赏兼有。契科夫也拜访了他,他认为契科夫小说很优秀但戏剧很糟糕,“比莎士比亚还糟”。
尽管有病,托尔斯泰仍然坚持写作。1902发表《什么是宗教》,还给尼古拉二世写信敦促社会改革。他还写了《莎士比亚和戏剧》企图颠覆《李尔王》和其他莎翁戏剧的声誉。日俄战争爆发,他谴责政府暴力,“如果革命中杀人不比被警察杀掉高尚的话,”这两者就都是猫屎和狗屎,都冒臭味。”
1906年,索非亚卵巢瘤手术几乎死去,她也对版税问题更加焦虑。这期间托尔斯泰发现并认为俄国模仿西方文明是错误的,他认为俄罗斯更东方化,靠农业自给自足,而不是工业革命。理想上应该是非暴力反抗恶势力。他给当时的总理(Peter Stolypin)写信建议放弃私有财产。
从1908年开始托尔斯泰会突然昏厥。但是他仍坚持工作。爱迪生送他一部录音电话,托尔斯泰非常喜欢并依赖这个新发明。此时谢科夫也搬到附近居住,经常走动。这期间托尔斯泰和妻子经常发生争吵,也被谢科夫很负责地给录下来。
1909年,警察迫害很多托尔斯泰朋友,谢科夫也被迫离开。9月,托尔斯泰接到甘地的来信,表达自己的敬仰和对他著作的喜爱,包括《上帝的国就在你的内心》。在托尔斯泰去世后,甘地称赞他是最高道德权威。
这时候索非亚也对版权问题变本加厉。11月托尔斯泰签了遗嘱(未告知妻子)表示把他著作的版权交个小女儿处理。在谢科夫帮助下,把他的著作变成公共财产。1910年,托尔斯泰拜访了谢科夫,对于他日记的拥有权又和妻子一顿好吵,最后放在银行里。这时候和妻子的关系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她谴责他和谢科夫有有同性恋关系,经常监视他的行为,还假装她自己被下毒。托尔斯泰经常想逃跑。
10月28日凌晨三点托尔斯泰被一阵声音吵醒,原来是索非亚在他书房中翻找最新遗嘱。他忍无可忍,自尊受到刺激,于是写了个便条,表示对妻子四十八年婚姻生活表示感谢,敦促双方互相谅解,请求她不要再跟着自己。然后他叫醒了自己的医生和小女儿,三人悄悄收拾行李离家出走。但是在一个火车站,疾病袭击了他,站长好心让托尔斯泰在自己床上休息。托尔斯泰离家出走的消息不胫而走,闹得全世界都知道了。本来他是想去寻找平静与世隔绝,结果却是满城风雨,非常讽刺。火车站被记者们挤得水泄不通,随时报告他的健康等消息。索非亚赶到了,但是在托尔斯泰清醒时却拒绝见她。见到最后一面时托尔斯泰已经认不出人来。11月7日托尔斯泰病故。按照他生前遗愿,遗体埋葬在自己的庄园,就是那个地方---小时候他哥哥曾告诉过他---那里藏着一个绿棍子,上面写着一个秘密,找到他,就可以带给世人幸福和爱。
托尔斯泰最后的理想境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彼此相爱,互相原谅。是不是如此就能进入灵魂永恒呢?这是托尔斯泰渴望的。
【 附录】托尔斯泰主要作品:
儿童文学children’s literature
Azbuka, 1872
Novaya azbuka, 1875 (Stories for My Children, 1988)
Russkie knigi dlya chteniya, 1875
Classic Tales and Fables for Children, 2002 (includes selections from Azbuka and Novaya azbuka)
戏剧drama
Vlast tmy: Ili, “Kogotok uvyaz, vsey ptichke propast”, pb. 1887, pr. 1888 (The Dominion of Darkness, 1888; better known as The Power of Darkness, 1899)
Plody prosveshcheniya, pr. 1889 (The Fruits of Enlightenment, 1891)
I svet vo tme svetit, pb. 1911 (The Light Shines in Darkness, 1923)
Zhivoy trup, pr., pb. 1911 (The Live Corpse, 1919)
The Dramatic Works, pb. 1923
长篇小说long fiction
Detstvo, 1852 (Childhood, 1862)
Otrochestvo, 1854 (Boyhood, 1886)
Yunost’, 1857 (Youth, 1886)
Semeynoye schast’ye, 1859 (Family Happiness, 1888)
Kazaki, 1863 (The Cossacks, 1878)
Voyna i mir, 1865-1869 (War and Peace, 1886)
Anna Karenina, 1875-1877 (English translation, 1886)
Smert’ Ivana Il’icha, 1886 (novella; The Death of Ivan Ilyich, 1887)
Kreytserova sonata, 1889 (The Kreutzer Sonata, 1890)
Voskreseniye, 1899 (Resurrection, 1899)
Khadzi-Murat, wr. 1904, pb. 1911 (Hadji Murad, 1911)
其他miscellaneous
The Complete Works of Count Tolstoy, 1904-1905 (24 volumes)
Tolstoy Centenary Edition, 1928-1937 (21 volumes)
Polnoye sobraniye sochinenii, 1928-1958 (90 volumes)
非小说nonfiction
Ispoved’, 1884 (A Confession, 1885)
V chom moya vera, 1884 (What I Believe, 1885)
O zhizni, 1888 (Life, 1888)
Kritika dogmaticheskogo bogosloviya, 1891 (A Critique of Dogmatic Theology, 1904)
Soedinenie i perevod chetyrekh evangeliy, 1892-1894 (The Four Gospels Harmonized and Translated, 1895-1896)
Tsarstvo Bozhie vnutri vas, 1893 (The Kingdom of God Is Within You, 1894)
Chto takoye iskusstvo?, 1898 (What Is Art?, 1898)
Tak chto zhe nam delat?, 1902 (What to Do?, 1887)
O Shekspire i o drame, 1906 (Shakespeare and the Drama, 1906)
The Diaries of Leo Tolstoy, 1847-1852, 1917
The Journal of Leo Tolstoy, 1895-1899, 1917
Tolstoi’s Love Letters, 1923
The Private Diary of Leo Tolstoy, 1853-1857, 1927
“What Is Art?” and Essays on Art, 1929
L. N. Tolstoy o literature: Stati, pisma, dnevniki, 1955
Lev Tolstoy ob iskusstve i literature, 1958
Last Diaries, 1960
Tolstoy’s Letters, 1978 (2 volumes; R. F. Christian, editor)
短篇小说short fiction
Sevastopolskiye rasskazy, 1855-1856 (Sebastopol, 1887)
The Kreutzer Sonata, The Devil, and Other Tales, 1940
Notes of a Madman, and Other Stories, 1943
Tolstoy Tales, 1947
Tolstoy’s Short Fiction, 1991, 2d. ed. 2008
Divine and Human, and Other Stories, 2000

参考书目
Rowe, William W. Leo Tolstoy. Twayne’s world Authors Series Russian Literature.1986. Twayne Publishers. Boston.
Brand, G. Leo Tolstoy.Critical Survey of Short Fiction,2011. Literaray Reference Center.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火鳳難燃劫後灰──讀余英時《余英時回憶錄》
  • 川普推荐雄文四卷 号召美国广大民众认真阅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