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蒋介石自辩书/10个民族/司马懿坐收渔翁之利/最大的误解/纣王亡国之谜
發佈時間: 3/8/2019 7:16:08 PM 被閲覽數: 43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中国历史上的10个民族的最后结局




为什么会丢了大陆?蒋介石的自辩书





  “老实说,在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象我们今天这样颓唐腐败;也没有象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1948年1月蒋介石如是说。

  

  1947年2月21日,随着经济滑向彻底崩溃的边缘,随着解放军的饮马长江,随着老百姓对南京政府幻想的破灭,蒋介石无可奈何地辞去了总统职位。虽然他退居到了浙江老家溪口,在游山玩水中领略了秀丽的风光和家庭的天伦之乐,可他一直在觊觎着政局的发展。对蒋介石来说,这正是他一生中惊心动魄的考验时期。他领导了国民党二十多年却已昙花一现,深感羞容满面时,唯一的一缕哀思就是想想为什么会失败了?

  当时来溪口的拜访者络绎不绝,有陈立夫、壬世杰、张道藩、陶希圣、谷正纲、陈诚、吴礼卿和张其昀,蒋介石就此问题一一移樽就教。三个月后,蒋介石的答案是:“军事和政府部门对过去的失败都负有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责任,这一点不能否认,是因为党的瘫痪,党员、党的组织机构和党的领导方式问题重重。因此,党成了行尸走肉,政府和军队也就丧魂失魄,结果是军队崩败,社会动乱。”

  到台湾后,蒋介石重新当上了总统,才组成以陈诚为首,地位很高的中央改造委员会,着手检讨党的主要问题,并清洗了那些与共产党和谈及逃往国外去的人。

  

  对于在大陆的失败,他认为:

  所有的军队内,政工人员制度不健全。

  蒋介石认为,这个制度早在20年代的时候是有的,但是,在北伐以后,为了统一军队的指挥予以取消了。因为没有政工人员,对军官就没有监督和检查,结果就没有办法核实有关战报的准确性,于是,什么样的贪污腐败的事情都发生了。

  同样,没有政工人员,部队的政治教育取消了,当然,战斗意志削弱了,战斗力也就完全丧失了。特别是,部队不仅不知道保护和团结民众,而且还肆意骚扰他们。这样,根本就谈不上纪律了。

  共产党的情报人员四处出没,无孔不入。

  蒋介石认为,大陆的垮台与其说是被敌人的军事所击败,不如说是自己内部的混乱、畏惧和猜忌造成的,而这些又是共产党的情报人员一手操纵的。可以说,我们的几百万军队,没有同共军作过一番较量,就被解决了,无数优良的装备送给了共产党,用来消.灭我们自己。

  对与美国的结盟表示不满

  蒋介石认为,国民党的军队在技术上比解放军有优势。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因为美援的短缺和拖延,造成国民党军队武器弹药的不够。但他对美国难免还是牢骚满腹。例如,他表示“我们错误地相信了马歇尔的调停。”结果,国民党军队犯了战略上的错误,把精锐部队派往了东北,其他各地则暴露在中共白暾击之下。这种指责是违背事实的。因为,在1945年11月魏德迈将军就向蒋介石提出过,反对派大量的军队进入东北,认为首先应该巩固对长城以南地区的控制。”

  他也很懊悔由于同美国人结盟,而对他的部下产生的心理影响。他的军队总是渴望从与美军的盟约中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技术,结果,养成了好逸恶劳的心理。从整个社会看,一般人也丢弃了传统的自力更生的想法,变得依赖美援。因此,1949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自皮书》表示美国不再给予援助时。一般人就认为反共胜利的希望已是虚无飘渺了。

  无可用人才,处于进退维谷的尬尴局面

  陈纳德曾说“因为蒋介石深感无可用之人才;所以确实是处于进退维谷的尬尴局面。例如,如果他撤掉那些半瓶子酷的军官,可谁来接替他们呢?”蒋介石为什么不愿听取革新运动的叫喊,清除那些臭名昭著、贪污腐化的改学系官僚。其实,蒋介石知道他们庸碌无能。但是,在他看来,即使他把革新运动分子擢之高位,也不见得就能助他一臂之力。

  

  当然,还有一点是蒋介石一直也没搞明白的:

  不懂民众需求,难以理解问题的实质。

  蒋介石不懂得他所设立的政治机构缴及他所制定的政策,正是他的政权垮台的导火线。由于他掌握的那套政治体制根本与外界的批评和压力天各一方,所以他对官僚的舞弊堕落就熟视无睹。他不明白士兵不愿打仗,农民抵制纳税和拒不当兵,是因为他未曾落实那些能够唤起他们去打仗、来相助的政策。在1949年到1950年期间,蒋介石偶尔也承认国民党被共产党打败的原因,即在于背弃了民生主义。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他似乎从来没有彻底省悟过,所以也就不会把它视为最重要的原因了。

  他从来没有考虑过用政治组织可以唤起民众的意志,使他们和政府协调一致可以促动社会和经济的改革,为民众带来福利。而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使他在同共产党的斗争中,得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司马懿为什么能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死后一年,曹操的儿子曹丕便篡夺汉位,隔年,刘备在西川自立为皇、孙权则前后皆自称为吴王。天下划分为三国,东吴虽面积不比魏国小,但在文化、经济方面均无法与魏国比拟,而西蜀又更无力与两国比肩。

  虽然国力强弱差异甚大,但三国的平衡仍持续了数十年,因为每国内部都存在着更多迫在眉睫的问题。此外,吴国有辽阔的长河保护、蜀国则有海山撑著……魏国因不擅长水师而无法攻打吴国,又因地形问题无法立即攻下蜀国,且害怕吴国从背后偷袭。

  魏文帝曹丕仅在位7年便逝世。其子曹叡继位,号为魏明帝。明帝奢侈荒淫,使得国内政治败坏。在辽东,公孙言起义谋反,明帝便派司马懿去平乱。由于此战,魏国的兵权全都掌握于司马懿手中。明帝在位13年因重病去世,皇位被传给了年幼的曹芳。

  击退了诸葛亮的袭击后,司马懿以功臣之姿回到朝廷。明帝曹叡非常信任他,将他封为大将军。在曹叡去世前,他委托了司马懿及曹爽帮忙辅佐他的幼子曹芳。

  

  当时,魏国的权力由司马懿与曹爽共同拥有。然而,凭借著政治手段,曹爽逐渐架空了司马懿的所有实权,常不经司马懿的同意便自作主张。在名义上,司马懿仍是军队的领导者,但在朝堂上却是「有名无实」。曹爽独握了所有权力。

  247年,司马懿告病,上请回乡养病。但曹爽一直警惕着他。曹爽派自己的得力助手李胜担任次史京州,去司马懿住处试探他的态度。当李胜到达时,只见司马懿颤抖著伸手拿衣服,可衣服却从他手中滑落,落到地上。司马懿又向仆人示意,表示他想用膳。仆人拿来一碗粥,司马懿舀了一小口吃,但大部分的粥却从他的嘴角流出,一路流至胸口。

  眼见这场景,李胜心里非常高兴,他认为司马懿已经成为一个废物,没什么好忌惮的。接着,司马懿还刻意装傻,故意三次读错李胜任职的地方。然后,他还叫来两个儿子,司马师及司马昭来留下遗言。李胜完全相信司马懿就快因病而死。

  回来后,李胜连忙去向曹爽报告他所见到的全部事情。曹爽听了后非常高兴,从而更不把司马懿放在眼里,更加肆无忌惮。但这也是他大难临头的时候。

  249年,司马懿出手,他利用曹爽护驾曹芳祭拜先帝曹叡时,在京城发动了战争。他关闭洛阳所有城门,派人向曹芳送信,揭穿曹爽的恶行恶状并请求曹芳处置。

  

  曹爽非常恐慌,不知该如何是好。谋士桓范劝曹爽带着曹芳奔走到许昌,然后集结各地将领反攻司马懿。但曹爽犹豫不决,怕东怕西。最后,曹爽天真地相信司马懿的劝降(承诺保留曹爽所有职位)。但没想到,司马懿根本不守承诺,下令因轻君之罪株连曹爽九族。

  司马懿篡位魏帝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他精湛的演技和曹爽所犯下那政治家最大的错误……不管什么时代,无论是东方或西方。自从曹爽有:「这个死老头重病将死,我就没什么好担心了。」的念头开始,他就输了。因为曹爽错了,在李胜回去后,司马懿就「从闭关状态,突然复出回来带军」并从那时起便准备出手。

  司马懿推翻曹爽的计划非常具胆识且聪明。该计划可以看到五个关键步骤:

  第一个步:做「隐身之龙」,与其摆出龙的姿态,不如示弱隐藏起来,让别人相信他只是一条蛇。司马懿装病扮老,掩饰自己的力量以蒙蔽曹爽的眼睛。让曹爽上钩以为司马懿不值得担心了,从而产生骄傲,不再处处警觉,放松防备。

  第二个步:司马懿等待适合的时机,做出决定。趁敌人毫无防备时全力出击,他这么做,纵使敌人再强大,也会因措手不及而无法即时做出反应。当曹爽和明帝离开京城时,这就是「时机」,司马懿迅速果断地实行自己的计划。这被称为「反客为主」,化被动为主动。

  第三个步:在控制兵权之后,名正言顺(帮助皇帝除去奸臣,而不是篡位),司马懿运用心计收拾了曹爽。司马懿还让曹爽以为他只是想减少自己手中的军权,而不是想杀死自己。为了达到最终的目的,司马懿做出了非常明智的取舍,消灭敌人不急于一时。

  第四个步:为了不让明帝听信曹爽,司马懿使用离间计,上表给明帝以安其心。该奏表的内容是倾诉曹爽狼子野心想抢夺魏国王位,而司马懿在京都的行动都只是为了保护王位而已。因此当桓范力劝曹爽与皇帝至许都起兵打司马懿,明帝才丝毫不同意,使得曹爽被逼上绝路。

  第五个步:虽然使曹爽兄弟不知所措了,但司马懿仍怕曹爽兄弟听从桓范的话,使政治变故成为内战,对其造成不利。因为内战不仅耗兵损将,而且难免会走漏消息让吴、蜀两国有机可乘。于是,司马懿才召许允、陈泰去当说客,后来还派尹大目来破桓范的计和诱曹爽中计。

  

  司马懿与曹爽间的斗争胜负取决于两人掌握机会的能力。司马懿最终扳倒曹爽、篡位成功,但此一计划无疑是:「以少胜多,以小胜大,以简单克服困难。」若曹爽听从桓范,死不投降且处事果断的话,司马懿将遭遇更多的困难;相反,如今曹爽直接投降司马懿,这让司马懿简直豪不费吹灰之力便取得胜利。后来,直到夏侯霸与姜维联络,魏国内部情势才稳定下来。

  曹操历经困难才成立魏国,而司马懿却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把魏国所有基业全收拢在自己手中。这也就是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的规律。曹操造出时势,但时势又造出司马懿。

  司马懿的军事能力远不及曹操与孔明,但当曹操与孔明双双去世后,司马懿便是军事及政治的冠军。由于司马懿耐心等待机会,时间没到就不出手,所以司马懿才能获得胜利。而当有把握成功时,司马懿才进攻,而且是全心全力地进攻,因为兵事贵于神速!

  司马懿很害怕曹操的谋略和猜忌心,所以当曹操在世时,司马懿从未表现出自己的野心。但曹操常跟亲近人说,司马懿有「狼顾」相,意思是回头看但身体不动,像一只狼一样。有个故事是这样的,某天曹操叫司马懿来,让他走到自己前面,然后下令让他回头。果然,司马懿回头了但身体却丝毫不动。曹操跟自己的儿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宁愿在别人手下的人。」后来,司马懿逐渐养成了自己的势力,果然颠覆曹魏,成立晋朝。

  尽管怀疑,但由于知道忍耐所以司马懿才能度过一切,让曹丕从防备到重用。总之,司马懿的成功包括两个因素:时势和忍耐。时势造出英雄,没有天时、地利、人和就难以成大事;由于忍耐,司马懿才储存了很多元气、智力,不像诸葛亮全被耗损光。虽然才能不及诸葛亮,但因为这两个因素,使得他最终的成就远大于诸葛亮。






三妻四妾是现代人对古代人最大的误解


三妻四妾是现代人对古代人最大的误解





  现代人对自己单身最大的误解,莫过于觉得要是有穿越的机会,凭借自身的颜值,回到古代一定能有三妻四妾。

  

  首先三妻四妾是犯法的,搁古代也是,你可以做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而想在古代,解锁一夫一妻多妾成就,困难指数高达五颗星,甚至比现代娶到自己爱豆还难,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点。

  

  前置任务一,对的时间,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能找到一个完美的时间,且分毫不差的穿越,那可能比中五百万还难。

  

  

  不用考虑的朝代:元明清

  从元朝开始,一夫一妻制被正式官宣,元朝成为第一个明文规定,老百姓不能娶妾的朝代,但还是有人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最硬核的理由,为广大男同胞争取到了一个娶妾的机会。

  

  毕竟都明文规定了不能娶妾,你想要额外的福利自然有条件,于是元朝娶妾的条件就是年过40+无子嗣。

  

  同样,明清时期延续了元朝的规定,肯定有人要说了“你瞎说,韦小宝不是清朝的吗?他不就有七个老婆吗?”

  

  绕着走的朝代:晋朝(特指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曾规定“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意思是女孩子17岁还未嫁,就由国家分配对象了,这么看上去,简直是古代削减单身战士第一人。

  

  司马炎在开始选秀后,全国男性都懵逼了,他在选秀期间下令,全国的女性不允许婚嫁都得入宫参选,意思就是我先挑,你们再捡剩下的。

  

  选妃不是关键,关键是司马炎真的不挑剔,差不多是个女的就行,凭借这项政策司马炎轻松拿下,“史上后宫最多的皇帝”奖项,后宫人数占了晋国人口的千分之一。

  

  可以比较放心选的朝代:唐朝

  理由很简单,因为唐朝它开放啊!作为人们最想穿越的朝代之一,唐朝,尤其是盛唐,生活美滋滋人美地好,社交生活丰富,还不愁没手机打发时间。

  

  其他朝代还得多面临些兵荒马乱,或者老天爷不时地开开玩笑,什么商汤七年不降雨之类的,所以,选唐朝自然是比较稳的。

  

  前置任务二,对的地点

  对的地点不是指穿越去到一个漫天樱花,正好树下有一人等你求婚的地方,而是出生地点选没选对。

  

  古代不仅重男轻女,甚至还有产女则杀之的现象,更有资料显示,商代殷墟王邑的男女比例是183:100,而明朝时期长洲县男女比例甚至达到300:100,你以为的古代

  

  实际上的古代

  

  那为什么现代人总有种,古代不缺女子的错觉的呢?原因都在他们身上

  

  流传到现在能让你能看到的都是文人墨客写的,而青楼是他们挥发灵感常去的地方,总给人一种风流快活不缺妹子的感觉,普通老百姓大多是文盲还得忙着干活,谁有空谈情说爱还去写下来,所以给人营造了一种古代不缺女子的错觉。

  

  所以妹子本身就供不应求,其次养人也是要钱的,普通老百姓自己饭都不够吃,哪还有闲钱去养个干不了重活帮不了忙的妾,所以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想要有妾?你先得要有钱

  

  而地位的不同,也直接决定了你妾的数量的不同,《春秋公羊传》记载——诸侯一聘九女,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拥有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可以娶九个人。

  

  汉朝《独断》记载——“卿大夫一妻二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

  身为三公九卿中的卿大夫,都只能有两个妾,但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特别规定想要再多几个也不是不可以,给我去加班干活当社畜吧。

  

  到了唐朝,《唐六典》中规定,亲王可以娶十二个老婆,郡王和一品官员可娶十个,依次递减,每少一品就少两个对象,普通官员也可以享受多妾福利,当然前提还是

  

  所以对的地点真的很重要,如果投胎到平民人家你只能当个柠檬精,像历史著名老光棍牧犊子一样,母胎solo到70岁,看到野鸡秀恩爱都气得创作欲大发,当场创作单身情歌《雉朝飞》。

  

  所以看完以上前置条件,你应该也明白了,穿越与否其实不重要,因为从古至今,社会虽然一直在进步,但其实本质一直没变,那就是有钱人,永远都不缺对象,不过别伤心,你的本质也没变,一直努力坚强的,保持着穷和没对象。

  

  


   

 


纣王亡国之谜,却被甲骨文解开,学者感慨:纣王改革太激进了!





  在传统史学叙述中,纣王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最终,周武王和八百诸侯举兵,替天行道,推翻了商朝统治,这是典型的“正义战胜邪恶”。

  然而,随着甲骨文的不断出土,纣王亡国之谜慢慢被解开,也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纣王形象,甚至有些内容还颠覆了历史。一些学者研究之后感慨,纣王是一个伟人,不是纣王太残暴,而是纣王改革太激进,触犯了大多数诸侯的利益,所以商朝灭亡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纣王究竟有哪一些罪状?在《尚书》和《史记》中,都有触目惊心的记载。

  牧野之战前,周武王和姜子牙发出檄文,列数了纣王四大罪状,每一条都是滔天大罪。

  今殷王纣唯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昏弃其家国;遗其王父兄弟不用,乃唯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

  这一段话翻译白话文,就是纣王听信妇人之言,不使用传统方式祭祀(改革),不用兄弟亲戚治国,却用犯罪或奴隶,对百姓残暴等等。

  900年后,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对纣王的讨伐就更多了,有“好酒淫乐,嬖於妇人”,“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淫乱不止”等的描述。总之,在司马迁的笔下,纣王是千古一暴君。

  正因如此残暴,所以百姓诸侯离心离德,《史记》中说“西伯归(周文王被纣王囚禁之后放了回去),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最终举国推翻了残暴的纣王。

  

  然而,在殷墟甲骨文的记载中,却有不一样的记载,纣王亡国不是因为残暴,不是周文王周武王的仁义,而是因为改革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

  上文提及的“西伯”(周部落首领),被纣王囚禁时,周部落就扫荡了西方的芮国、莘国、奚国,然后把战俘570人、奚族美女160人、莘族美女24人献给纣王。于是,纣王一高兴,就放了西伯。

  这是《小臣墙刻辞》中的一段记载,但这里有一点很关键,就是按照商朝的祭祀制度,一旦在宗庙里举行祭祀仪式,那么必然要杀人,有时是丧心病狂的杀人。

  甲骨文中另有记载,“癸酉卜,贞,多妣献小臣卅、小妾卅于帚。”

  总之,商纣王把这一些俘虏,组织起来表演西方胡人的歌舞(包括男女罗胜奔逐),代替原先的祭祀仪式。在《史记·殷本纪》中,列了这么一条罪状,“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纣王用歌舞代替原先的杀人祭祀,是不是有根据呢?考古专家研究认为,西方这种裸体祭祀盛行于上古中亚地区,中土文献记载为“株离之舞”,汉朝学者郑玄说“西方之舞曰株离”。

  有人认为,这只是纣王“淫乱不止”的证据,不能说明他想改革祭祀制度。其实,只要再翻看纣王的经历,基本就能说明,纣王是真的在改革!

  纣王一生征战,甚至有些“穷兵黩武”,将商朝疆域从黄河扩张至长江。在和夷方、人方、东夷作战中,俘虏了大量敌人。按照惯例,这些俘虏中,有很大一部分将成为祭祀的“牺牲品”。然而,纣王却饶了他们一命,只是将他们作为奴隶。

  专家翻遍甲骨文,统计了一遍之后,惊讶的发现,被儒者推崇为“仁君”的武丁,用了9200多个活人祭祀,是最多的一个。但暴君纣王,却不过数十人,甚至比一些小诸侯国都少。

  因此,纣王有改革祭祀仪式的决心和行动。客观的说,纣王这一改革有进步性,至少相比用活人祭祀,纣王可谓是“以人为本”了。

  

  然而,在商场诸侯和权贵眼里,纣王这一举动却是离经叛道,认为不用人牲祭祀,会激怒天神和祖先。需要说明的是,古人看来,“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如何祭祀是国本。纣王动摇了国本,诸侯和贵族自然与他离心离德了。

  否则,即便周文王、周武王再处心积虑的拉拢,也不可能有八百诸侯背叛纣王。在负责祭祀的太师和少师帮助下,将纣王精锐大军在南方和东方作战,内部空虚的消息,通报给周武王之后,才有后来的牧野之战。纣王仓促之间,组织起10多万俘虏,没想到俘虏临阵倒戈,纣王无奈自焚摘星楼。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纣王的改革太过于激进,如果慢慢推进,或许结果大不同。毕竟,史书上也能看到,纣王是一代雄主,如果不是触犯了太多诸侯的利益,导致八百诸侯群起而攻之,仅凭周部落的实力,还真很难推翻商朝。当天下诸侯起兵,还在商朝内部空虚时攻之,商朝又如何能不灭亡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的“小臣某某”,多数出身卑微,可能是奴隶或战俘。但反对纣王之人,多是纣王的亲戚,例如微子、箕子、比干等人。客观的说,纣王不拘一格的用人观很先进,但也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自然会遭到反对。说到底,还是纣王改革太激烈,让别人“无路可走”了。

  其实,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任何激进的改革,都没有好下场,秦朝和隋朝都是激进改革的典型,最终的下场都是二世而亡,就是因为损害太多人的利




三妻四妾是现代人对古代人最大的误解





  现代人对自己单身最大的误解,莫过于觉得要是有穿越的机会,凭借自身的颜值,回到古代一定能有三妻四妾。

  

  首先三妻四妾是犯法的,搁古代也是,你可以做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而想在古代,解锁一夫一妻多妾成就,困难指数高达五颗星,甚至比现代娶到自己爱豆还难,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点。

  

  前置任务一,对的时间,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能找到一个完美的时间,且分毫不差的穿越,那可能比中五百万还难。

  

  

  不用考虑的朝代:元明清

  从元朝开始,一夫一妻制被正式官宣,元朝成为第一个明文规定,老百姓不能娶妾的朝代,但还是有人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最硬核的理由,为广大男同胞争取到了一个娶妾的机会。

  

  毕竟都明文规定了不能娶妾,你想要额外的福利自然有条件,于是元朝娶妾的条件就是年过40+无子嗣。

  

  同样,明清时期延续了元朝的规定,肯定有人要说了“你瞎说,韦小宝不是清朝的吗?他不就有七个老婆吗?”

  

  绕着走的朝代:晋朝(特指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曾规定“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意思是女孩子17岁还未嫁,就由国家分配对象了,这么看上去,简直是古代削减单身战士第一人。

  

  司马炎在开始选秀后,全国男性都懵逼了,他在选秀期间下令,全国的女性不允许婚嫁都得入宫参选,意思就是我先挑,你们再捡剩下的。

  

  选妃不是关键,关键是司马炎真的不挑剔,差不多是个女的就行,凭借这项政策司马炎轻松拿下,“史上后宫最多的皇帝”奖项,后宫人数占了晋国人口的千分之一。

  

  可以比较放心选的朝代:唐朝

  理由很简单,因为唐朝它开放啊!作为人们最想穿越的朝代之一,唐朝,尤其是盛唐,生活美滋滋人美地好,社交生活丰富,还不愁没手机打发时间。

  

  其他朝代还得多面临些兵荒马乱,或者老天爷不时地开开玩笑,什么商汤七年不降雨之类的,所以,选唐朝自然是比较稳的。

  

  前置任务二,对的地点

  对的地点不是指穿越去到一个漫天樱花,正好树下有一人等你求婚的地方,而是出生地点选没选对。

  

  古代不仅重男轻女,甚至还有产女则杀之的现象,更有资料显示,商代殷墟王邑的男女比例是183:100,而明朝时期长洲县男女比例甚至达到300:100,你以为的古代

  

  实际上的古代

  

  那为什么现代人总有种,古代不缺女子的错觉的呢?原因都在他们身上

  

  流传到现在能让你能看到的都是文人墨客写的,而青楼是他们挥发灵感常去的地方,总给人一种风流快活不缺妹子的感觉,普通老百姓大多是文盲还得忙着干活,谁有空谈情说爱还去写下来,所以给人营造了一种古代不缺女子的错觉。

  

  所以妹子本身就供不应求,其次养人也是要钱的,普通老百姓自己饭都不够吃,哪还有闲钱去养个干不了重活帮不了忙的妾,所以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想要有妾?你先得要有钱

  

  而地位的不同,也直接决定了你妾的数量的不同,《春秋公羊传》记载——诸侯一聘九女,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拥有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可以娶九个人。

  

  汉朝《独断》记载——“卿大夫一妻二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

  身为三公九卿中的卿大夫,都只能有两个妾,但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特别规定想要再多几个也不是不可以,给我去加班干活当社畜吧。

  

  到了唐朝,《唐六典》中规定,亲王可以娶十二个老婆,郡王和一品官员可娶十个,依次递减,每少一品就少两个对象,普通官员也可以享受多妾福利,当然前提还是

  

  所以对的地点真的很重要,如果投胎到平民人家你只能当个柠檬精,像历史著名老光棍牧犊子一样,母胎solo到70岁,看到野鸡秀恩爱都气得创作欲大发,当场创作单身情歌《雉朝飞》。

  

  所以看完以上前置条件,你应该也明白了,穿越与否其实不重要,因为从古至今,社会虽然一直在进步,但其实本质一直没变,那就是有钱人,永远都不缺对象,不过别伤心,你的本质也没变,一直努力坚强的,保持着穷和没对象。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海派文化/在位最长和最短的君主们/哈佛教授否认撰文吹捧毛泽东
  • 獻給2019年一份歷史性檔案/中共审查之手伸向海外/中国恐怖蔓延美国/国民党秘密撤离青岛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