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美国伟大的女作家凯瑟/再谈黑格尔是否会讲中文/看《都挺好》说说我身边的阿尔兹海默症
發佈時間: 3/27/2019 1:11:08 PM 被閲覽數: 64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文学城

美国伟大的女作家凯瑟

深山不见林.
   
  

薇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年12月7日-1947年4月24日)是美国作家、诗人。著有长篇小说《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尼亚》等,凯瑟也是位短篇小说大师。

薇拉童年时没有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她的文化素养主要来自家庭和近邻,凯瑟不满 10岁就跟一位学识渊博、慈祥可亲的退休英国学者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一个邻居向她教授法语和德语,并把她带进法国文学的广阔天地;通过另一位邻居,曾经名噪一时的音乐家和钢琴家,薇拉又通晓了各种歌剧的主题歌和咏叹调,打开了通向另一个艺术世界的大门。

在13岁那年,她开始喜欢女扮男装,并把自己的名字签成威廉·凯瑟(William Cather)。她在小说中常常使用男性叙述视角。凯瑟虽然在考进内布拉斯加大学时打算学医,可当她的一篇文章被当地报纸采用后,改变了主意,选修文科,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一边念书,一边给杂志投稿。

1897年的短篇小说《神童》是一篇詹姆斯风格的故事,内容精湛,寓意深刻。作品描写了一个严酷的母亲怎样把自己的两个孩子训练成只知音乐的畸形“神童”。这位母亲由于婚姻问题而断送了音乐生涯,因此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他们继续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梦想。结果孩子们成了音乐神童,身心却倍受摧残。

1903年发表诗集《四月的黄昏》。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轮唱花园》出版于1905年。

1906年她移居纽约,在《麦克卢尔杂志》(McClure’s Magazine)工作,后任总编。业余从事写作,文风没有摆脱亨利·詹姆斯的影响,1912年辞去总编职务,悉心从事文学创作。

不久,薇拉结识了著名女作家萨拉·奥恩·朱维特,她是当时公认的一流的“乡土文学”作家。她的友谊和忠告对薇拉的创作影响很大,使薇拉笔下的中西部情景与人物的描写更为情真意切。

1913年出版《啊,拓荒者!》。书中的女主人公瑞典移民亚历山德拉幼时随父亲来到加州荒野拓荒,父亲去世后,她继承家业,在极端贫困的境况下艰苦奋斗。家境有所好转时,两个大弟弟为争夺家产阻挠她结婚;她悉心培养的小弟弟大学毕业后又死于情杀。面对一系列挫折和打击,她没有屈服,而是凭着勤劳和智慧,使荒山野岭变成千里沃土。

1918年出版《我的安东尼亚》。这是一部关于生态的,关于女移民到西部拓荒的故事。安东尼亚是一个波西米亚姑娘,随父迁到西部那片不毛之地。她在细节上一尘不染,凛然难犯,可是却遇人不淑,一意孤行,最后只得带着私生子回家,饱受兄长的歧视,顶着耻辱牌,在人前再也抬不起头来。但她承受住压力,结婚生子,象头牛一样干活。不论她失去什么,她知道她挚爱的东西都在那里,晨光下的苹果树,海水一样泛蓝的矢车菊,每一寸她流过汗水的土地,都让她感受到爱,让她觉得踏实。而且她心里留着美好的温情,她青梅竹马的伙伴,在大学就读的吉姆回到家乡来看望有了孩子的安东尼亚,她对他说:你知道么吉姆,我知道你也许不会再回来了,可是你一直在我身边,我感觉我一直在和你说话,讨论,就象小时候一样。

凯瑟以饱蘸深情的笔触和优美的抒情手法,从各个侧面描写美国中西部开拓者的创业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她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作品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个深入刻画妇女形象,表现出女性意识的作家。她在 1922 年荣获普利 策奖。

1944年,她作为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获该院最高金奖。她的作品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珍珠”。在略显浮躁的20世纪美国文坛,她是艺术良知的守护者和道德勇气的体现者。今天,她越来越受批评家们的重视和喜爱,他们把她与亨利·詹姆斯、海明威、福克纳等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相提并论,甚至把她推崇为“美国立国以来最伟大的一名女作家”。凯瑟的作品结构匀称,文字清新优美,语言流畅明快,节奏舒缓从容,小说主题思想深刻,生活气息浓厚,题材广泛。她的小说归纳起来可分四类:一是描写美国中西部边疆地区开拓者现实生活的小说,表现出她对土地的热爱,二是反映艺术家生活的小说,充满她对艺术人生的思考,以及追忆童年生活的小说和取材于大草原传说的作品。

凯瑟终生未婚,因与数位女性过从甚密,且在纽约工作时与女性同事共居一屋,曾被质疑为女同性恋者,但她本人否认。她平日来往的书信和旧手稿在死前被她焚毁,她是个非常注意隐私的人,虽有少数私人信件保存在美国大学图书馆,但她在遗书中言明不允许学者引用留存的信件内容,因而学界至今迟迟还未能证明她的真实性向。她和Edith Lewis一起生活了39年,她是凯瑟文学财产的信托者。2013年,在她的第二个文学执行者,也是她的侄子去世后,她的一些信件出版了,并没有披露她个人生活的细节,但可以看出她是个非常复杂的人,以及她对女性的感情偏好。

凯瑟说:自由常常意味着任何地方都不需要你。

 

 





看《都挺好》说说我身边的阿尔兹海默症

   

这部电视剧火了!这个剧抓住一些当下的社会热点:父母养老、啃老一族、海外华人生活等等,加上演员们的高超演技,美丽养眼的苏州城,悦耳的苏州评弹,就是觉得好看。在结尾的时候老爸患上阿尔兹海默症让人心疼不已,家人也冰释前嫌,赚够了观众的泪水,我不禁想起了我曾经经历过的阿尔兹海默症病人。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俗称为老年痴呆,德國病理学家阿尔兹海默在1906年最先描述了这个病症,这个病症由此命名。由于病因不明,所以治疗也是无从下手,只是靠药物控制和延缓症状。这些药物极其昂贵,是英国国民医疗NHS的一项很大花费。

我的一次近距离接触阿尔兹海默症病人还是七八年前帮忙照顾前男友的父亲,前后有大概一两年的时间。我认识男友的时候,他爸已经得病几年了,渐渐失去照顾自己的能力。为了照顾爸爸,他租了在爸爸老房子附近的一个足够大的房子,然后搬进去和爸爸同住。在老房子附近租是为了爸爸对周围环境熟悉,能常常去他喜欢的咖啡厅坐坐在那里吃午饭。当时为了让爸爸不觉得环境陌生,还把租来的房子的卧室漆成深蓝色(搬家的时候又漆回白色也是煞费苦心),为的是和他原来的家里一样。男友的工作比较忙,还经常出差,所以有护工每周来两次收拾房子,换洗衣物床单,熨衣服。雇用一个全职的护工没有三四千英镑不可能(如果只白天来一周五天也是要两千英镑,一天100-150英镑),而且爸爸那个时候还没有病到离不开人的程度。

这个病是一会儿明白一会儿糊涂,对过去的事情他记得很清楚。明白的时候,他会给我讲他当海军的事情,例如靠岸的时候就上岸,盼望能邂逅一位漂亮的姑娘。还有他年轻的时候做过演员,当然没演过主角,但是在伊丽莎白泰勒旁边演过卫兵,也见过理查波顿和泰勒吵架。他经常一遍又一遍重复这些故事,我们就在旁边一遍又一遍听着然后附和着。他明白的时候也会意识到自己得了这个病,会大哭,看着一个老人哭的滋味真不好啊!

这个病肯定是一天比一天重,他爸有时候认识他有时候不认识他,有时候还打他把他几十岁的儿子当成小孩子。但是慢慢地,他越来越不认识家了,回到家也会把门大敞四开忘了关门,关上门也会把钥匙留在上面。每次他走丢了,都有好心人找到他口袋里的卡片给我们打电话,我去附近接过他,有时候在商店里,有时候在警察局里。

过了一段时间他爸的病情已经不适合留在家里,他有可能伤到自己,家里实在没有能力监护他了。社工安排他进专门收治老年痴呆的养老院,但是得排队。最后我们终于等到了在北伦敦的Alexandra Palace附近的一间养老院的位置,他爸住了进去。但是每次我们去看他都心情不好,本来就慢慢痴呆再和一群已经痴呆的人待在一起只能是越来越痴呆啊。在养老院的阳光房里,坐着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互相傻笑。每每看到那个场景,我就觉得我们在年轻的时候真的应该好好珍惜时光,把生活过得充实,到了接近痴呆的那个时候即便有万贯家财又有什么用呢!

那家养老院的硬件很不错,房间宽敞,自己的卫浴间,伙食也不错,工作人员大部分是菲律宾人都挺尽心。但是,那么多老人,工作人员有限,饭再好也没有家里可口啊,端过来饭不吃也就算了,不像在家里我们还哄着他吃。三个月后他爸就瘦了很多,我们看出他瘦了但是也没注意到底瘦了多少。一个周末我们到养老院接他爸出来,去一家海鲜餐厅吃他喜欢的炸鱼和薯条。吃完男友去结账,我搀着他爸往门口走,走着走着他爸突然停了说,我裤子掉了。我低头一看,他爸的裤子掉在脚面上,好在上衣够长,没有露出内裤。我动作飞快,一把把裤子提上来,扭头看了看,顾客们纷纷扭过头去不看我们不让我们尴尬,饭店里一片寂静。我们这才知道他爸已经瘦到一定程度,必须重新买衣服,腰带要重新打眼儿。

电视剧里,明玉牺牲工作照顾爸爸,那是她有钱可以暂停工作,而且爸爸还基本能生活自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是要工作谋生的,而且很多有自己的小家,放弃一切去照顾父母是不太现实的。

后来,我和男友分手了,但是一直惦记着他爸的状况,我觉得他时间应该是不多了,因为他拒绝吃药mental和physical都每况愈下,也许他自己也想早点儿了结吧。再后来不久男友告诉我他爸在养老院去世了,安静有尊严地离开,没有插管抢救。到了最后家人其实也觉得离开人世是老人的一种解脱,男友说他们把老人剩下的一部分财产捐给阿尔兹海默症协会,希望有一天人类能攻克这个病......

希望这部电视剧让更多人了解阿尔兹海默症,给这些老人更多理解和关爱。





再谈黑格尔是否会讲中文

之前曾提到黑格尔很可能会讲中文的一个依据:他在《历史哲学》中居然谈论中文里Po字因不同发音而具有的好几种不同的意思。通常来说,一个人应该是会讲一种语言才可能谈论那种语言的发音。

虽然《历史哲学》是他晚年的一部著作,但是从该书对从中国到印度到中东到欧洲的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巨细靡遗的描述来看,那绝非一日之功。他花在了解那些国家的历史文化上的功夫应该不比他在了解从古希腊以降的西方哲学理论的时间要少。恐怕没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准备是很难做到的,而在那么一个漫长的时间里,如果他有理由且有兴趣学一门语言,那完全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该们语言的。

另外,从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对中国历史的讨论来看,他也完全有理由去学中文,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历史。以他对世界各国的历史的兴趣来说,既然他认为中国是历史保存最完整的国家,那么如果能够掌握第一手的资料自然应该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诱惑。

下面是从王造时先生的译文中选出的黑格尔对中国文化的一段细节描述,从中可以看出他在了解中国文化上所下的功夫: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中國生存環境崩潰現狀/中國反腐模式是制度失敗的産物
  • 古希腊诗人荷马/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德国诗人和新闻工作者之一海涅名言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