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美国真正的危机/十年磨一剑 催我走上前/中国第一条铁路的艰辛
發佈時間: 3/27/2019 1:31:11 PM 被閲覽數: 549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wenxuecity



中国第一条铁路的艰辛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大清政府没当回事,签署《南京条约》时,光绪皇帝都不知道香港是个什么地方,况且只是割让香港的一小部分,当时香港就是个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至于赔点钱就更不当回事了,1千多万两白银大清也掏得起,只当是赏给洋人了。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真正把大清打疼了,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还把圆明园烧了。都城都被攻破了,这还了得,以前攻破都城就意味着要改朝换代了。这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在心里面不再把西方当成蛮夷小国,真正的平等对待了。

当时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首的四大臣开始执行洋务运动,左、张等人觉得除了技术外,还得学习西方体制,如议政制度,但这是捅肺管子的事,肯定是没法通过的。最后定下来八字方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到现在也貌似这个原则,只是加了几个糊弄人的字眼“中国特色”。

1872年三月曾国藩病逝,老先生只活了61岁。死前半个月上了一个详细的奏折,是关于派遣小留学生出国学习,回来使用和管理的细节,后来真是送了不少留学生出国。

曾国藩

李鸿章是坚定的洋务运动支持者,他认为要想发展经济,就得先搞基础设施建设--修铁路,但这却是一个艰苦的,让现代人苦笑不得的过程。

李鸿章,我觉得他们比现在的高官们更忧国忧民

在那之前的百来年,西方人是真心地想跟中国做生意,但中国和中国人对洋玩意真是不大感兴趣,种种矛盾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等等后事。

1865年,英国资本金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自己掏钱修了一条铁路,想借此博得清政府对铁路的认可。但结果是引起了清政府的恐慌,慈禧以“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为由下令拆除了。

第二条铁路出现在1875年的上海,当时上海是开放口岸,为了运货,英国人自筹资金修建了中国历史第一条营运性铁路,全长14.5公里。在给清政府的申请中只是说修条路,没提修什么样的路。

第一条吴淞铁路

这条铁路引起轩然大波,朝廷中的反对派给慈禧的奏章中提出反对,理由跟上述类似,主要是有了铁路洋兵可以长驱直入,修铁路惊动土地爷、山神、龙王一类。

李鸿章原本想以此为例推广铁路,没想到阻力这么大。没办法只能代表政府跟洋人谈判,以他们欺骗朝廷为理由,花了28.5万两白银将铁路买回并拆除。英国人也挺高兴,花了不到10万两,这不到16个月,回报率还挺高。

李鸿章愁啊,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干了一件事。当时他主办的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煤矿,唐山煤矿(开平矿物局)开始出煤,日产300吨。为了把煤快速运到胥各庄(那是个港口,可以通到天津),偷偷修了条9.7公里的铁路。

这事引起的动静太大了,慈禧过问,李鸿章只好说,修的不是铁路,是马路。他也没太撒谎,当时中国没有蒸汽机车,是用马拉着火车皮在铁路上跑。即使这样,也比单独的马车效率高多了,毕竟量大,阻力小。

姜文拍的“让子弹飞”里的马拉火车,还真不是瞎编,历史上真有此事。

为了让慈禧接受铁路这个概念,李费尽心机,时不时的给她带去些洋玩意儿,什么闹钟,灯泡一类。1889年光绪大婚,让他得到了一个机会。他在中南海里修了条1500米的小铁路,法国商人赞助,包括机车和六节车厢。

这一次使得慈禧大开眼界,终于让李鸿章拿到了修路许可证。此时距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近30年,这效率真是让人无语。后来才有第一条中国真正的自己设计施工的铁路,由詹天佑为首的京张铁路。

看着这段让人无语的历史,想想现在,很多是如此的相似。也许后人也用同样的眼光和嘲笑的口吻看现在天朝的事情。



十年磨一剑 催我走上前

十年前的三月二十六号,我们一家四口加上公公婆婆,登上了回美国的飞机。一路上,心里的重担让我想哭都哭不出:两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两个还不懂事的小孩,一个手术后不久的病人,我是唯一的可以挑起担子的健康人。

一晃十年了,从最初的三个月复查到半年一查再到一年一查,后来三年一查五年一查,开始复查我还很紧张,慢慢就不紧张了,现在连复查都不记挂了。

这十年,我硕士毕业并断断续续地有了工作,拿到了绿卡,买了房子,儿子上了大学,女儿读了高中。全家安好。这十年的辛苦和紧张,常常在当时有过不下去的感觉,现在想起来好像也没什么,真是船到桥头自然直。不过,因着他的疾病,我必须要成长为孩子们的依靠,我要让孩子们感觉到:妈在,家就在,我们就有保护伞。所以,我越来越强大,当生活里没有了太阳,我把自己活成了太阳,温暖了孩子们。

有人说,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意义。他得病后,我们修正了原来不好的生活方式,注意体检,里里外外的操劳也帮助了我的成长,让我越来越能干,并且让家庭关系成为我们生活的重心,我们比以前更珍惜家庭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癌症成为了常见病,时不时就听说身边熟悉的人得了癌症,除了遗传基因,大概与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卫生不好(滥用抗生素、食品添加剂多用、霉菌污染等)、熬夜、少运动少出汗少排毒、还有工作压力大等等都有关系吧。生活不易,祝福自己,且行且珍惜。



美国真正的危机

这个危机,是美国的人口衰退。
 
美国一直被认为是西方生育率最强的,现在也不行了,不知道多少人觉得是晴天霹雳。
 
 
这里还有些细节。
 
第一是少数种族也降得很厉害:
 
 
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拉美裔美国本土长大新一代在美国的教育是产生效果了:见到自己兄弟姐妹一大堆(基本上是天主教徒家庭,天主教不仅不能人工堕胎,连避孕都不允许尽管在美国很多人不遵守),吃的穿的都没保障,吓住了。
 
这个数据还揭示了一个不为常人留意的事实。一年前我对美国媒体着迷于白人人口相对下降的预测做了个分析:美国白人还远远不会变成少数,断定大家都犯了个出等错误(可惜大家觉得没劲)。基于同样的理由,你可以判断西班牙葡萄牙后裔之外的欧洲后裔的生育率比报道的还低。
 
第二是白人人口首次出现下降:
 
都是些不祥之兆。
 
大家对生化改善导致出生率下降这一规律熟悉,也不废话了,但美国有些意外,只是简单生化选择多了还是有些其它的潜在因素还有待考证。我列举几个相关的例子。
 
 
Why Sperm Counts Are Dropping For Men Today
 
 
男人精子数量的下降大家累有报道,但说的不多,只是专家和政策研究才担心。不过不说不想说,事实并不能消失。你也可以觉得无所谓,因为还是绰绰有余。不过这一结果显然不是进化的结果,时间过短,那就是说是一种病态。如上图先生,大家觉得这与塑料成为生活必需品有关。
 
第二个。
 
大家是被家庭事业压力压倒,或者说外界娱乐过于丰富以致难以考虑后一代吗?也许你没听说过,新的一代连性欲都没了。
 
Despite the easing of taboos and the rise of hookup apps, Americans are in the midst of a sex recession
 
https://cdn.theatlantic.com/assets/media/img/issues/2018/11/20/1218_Cover/420.jpg?1542726464
 
 
这一现象主要是讲目前中年、青年的几代。文章涉及的范围很广,言及的因素也很多,虽然没有一个单一的原因,现代化,尤其是信息化之后导致的社会环境流动性(这是我瞎造的一个概念,就是伴随物质丰富和个人自由而来的观念、信息、通讯的民主化),传统较为单一的思维多样化,人从一个动物体变成了一个动物+信息合成体。人已经不是自己想象的人了。
 
那新的一代呢?
 
Parents, therapists and schools are struggling to figure out whether helping anxious teenagers means protecting them or pushing them to face their fears
 
咋看起来,焦虑(anxiety)还远远不是抑郁(depression),可是我一年多前一读此文,举得例子的中学生都恨不得不活了,只能跑到专门的训练班才把症状压制住,换言之,不仅仅不是焦虑,连忧郁都不够格,几乎疯了。
 
这个学生聪明上进,好像是“爬藤”心态给压死了
 
如果你是爬藤族,想想你没有把子女逼过头了吧?爬藤是好事,但是大部分人没戏,否则就不用爬了。所有的研究都说明年轻人,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甚至刚刚工作的,都不会把自己真实的情况跟父母说,很多时候连朋友都不说,不仅自己捂着,外表还一副热情不减的样子,到出事的时候往往很严重了。
 
我说的都是些态度、行为上观察,它们的现状和趋势一两年内饰看不出来的,至少得十年,所以大家一般置之不顾,尤其是政治家。不是说以后一定如此,而是说这些现象不注意的时候基本不存在,等到“惊醒”,一般都是到了棺材边了。
 
这一系列现象完完全全是个美国内在的社会现象,基本不能归咎于世界大环境。历史上类似的不少,社会本身的态度,往往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盛衰。
 
说几句倒胃口的话。前几天在没有自由和放弃自由里说现在是专制制度下没自由,民主制大家放弃自由,也许自由是个虚渺的概念,大家都随波逐流,不是缺乏愿望、意志,也不是缺乏主意,只是生活本身就够折腾的,能视而不见,是减少烦恼无可奈何的办法。
 
 
【注】
出生率下降不是个发达国家特有的现象,中国目前也面临这一难题,如果说中国人为政策造成的,那美国就是社会体制造成的。
 
言及中欧合作,中国欧洲都面临人口问题,而北非,主要是穆斯林信徒,预测会发生人口爆炸式增长,北非的经济发展对欧洲是个战略性生死的问题,如失败,数亿人口涌向欧洲,远比美欧、中美关系厉害。中欧合作是引导北非迈入良性发展最主要的联盟。如果欧洲听信美国的建议与美形成掎角之势以孤立中国,那真的是自己的利益吗?所以前天我在习近平出击欧洲一文里说:
 
马基雅维利并不只是算计,而是看清什么是真正的利益,比如维护公正,即使有时对己不利,也是利益;适当退让也可能符合自己的利益。最值得大家注重的,是判断出什么是现在的利益,什么是将来的利益,将来的利益往往是真正的利益
 
历史教训几乎就发生在昨天。2011阿拉伯之春如火如荼,西方一片欢呼,“西方价值”终于打通了最顽固的地区,接着(法国)萨科齐和(英国)布莱尔一定要把利比亚的卡扎菲干下来,顺便转移国内视线,那一打,欧洲全套家当原来狗屁不是,只好眼巴巴求老大。那时奥巴马还是不愿意折腾,不过当时美国外交是“三巾帼”所操纵(Hillary CLinton,Susan Rice,Samantha Powers),那个红专,逼奥巴马就范。之后利比亚,叙利亚挡住的北非和叙利亚两地的难民潮一拥而入。
 
今天还有阴谋论的觉得那是美国干倒欧洲的阴招。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美国伟大的女作家凯瑟/再谈黑格尔是否会讲中文/看《都挺好》说说我身边的阿尔兹海默症
  • 中國生存環境崩潰現狀/中國反腐模式是制度失敗的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