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中国海军阅舰式前 万吨大驱航行画面首度公开/台立法院審議法案 大幅提高兩岸政治協商門檻
發佈時間: 4/25/2019 2:42:39 PM 被閲覽數: 37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中国海军阅舰式前 万吨大驱航行画面首度公开(组图)

文章来源:

           

在4月23日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前一天,中国海军发布最新宣传片《中国海军 和平力量》。

(image)

在这则宣传片中,055万吨级驱逐舰首舰现身其中,舷号为101,这表明055或已进入海军现役序列。同时,这也是官媒首次曝出中国055大驱海上航行画面。

为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将于4月22日—25日在青岛海空域举行,包括高层研讨会、联合军乐展示、主题灯光秀等。

19日,新加坡海军“坚强”号护卫舰抵达青岛港,这也是海军活动到访的第一艘外国海军舰艇。21日,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印度、韩国等多艘外国舰船将陆续抵达青岛,他们将参加23日举行的各国海军舰艇海上阅兵。

明天的各国海军舰艇海上阅兵仪式上,055是否会亮相,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根据观察者网此前的报道,055型驱逐舰首舰在3月30日从江南造船厂出发,用平均17节航速航行1天又17个小时以后抵达青岛古镇口军港,这或许是为了4月份的国际海上阅兵做准备。

微博@瘦驼 在民航上拍摄到的图片显示,在古镇口,055驱逐舰首次与辽宁舰航母同框亮相。“辽宁号”航母和052D型117“西宁舰”日前也已经抵达青岛军港。

(image)

图源:微博@瘦驼

尽管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曾于今年3月28日被问及055是否会出现在检阅仪式上时,称“该型驱逐舰目前正在开展相关试验。关于服役时间,我与大家一样期待。”

2017年6月28日,满载排水量12500吨的055型导弹驱逐舰下水仪式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公司举行。该舰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去年8月24日,该舰进行了首次航行试验。

新华网4月19日披露了该舰首任舰长——高克,他拥有包括航母在内的7种舰型舰艇工作经历,接受过航空兵专业培训,曾执行过中俄联演、亚丁湾护航等20多项重大任务。

为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将于4月22日-25日在青岛海空域举行,包括高层研讨会、联合军乐展示、主题灯光秀等,来自60多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将会前往青岛参加活动。

19日,新加坡海军“坚强”号护卫舰抵达青岛港,这也是海军活动到访的第一艘外国海军舰艇。21日,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印度、韩国等多艘外国舰船将陆续抵达青岛,他们将参加23日举行的各国海军舰艇海上阅兵。

4月21日上午,参加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韩国海军“京畿”号(GYEONG GI )护卫舰,抵达青岛大港码头,并举行了针对在华韩国民众代表的舰艇开放活动。“京畿”号属于韩国新锐的“仁川”级护卫舰,舰龄仅5岁,全长114米,宽14米,搭载舰对舰导弹、舰炮和鱼雷,最大航速为30节。

(image)

(image)

4月21日上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级护卫舰“墨尔本号”抵达青岛大港码头,参加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墨尔本”号护卫舰属于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阿德莱德级5号舰,1992年正式服役,舰长138米,宽14米,满载排水量4100吨。

(image)

(image)

4月21日上午,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抵达青岛大港码头,参加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在圣彼得堡设计建造的“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护卫舰,是俄罗斯第四代搭载制导导弹的战舰,是22350型护卫舰的首舰。

(image)

(image)

4月21日上午,印度派出的P-15A型首舰“加尔各答”号导弹驱逐舰(INS Kolkata D63)与迪帕克级综合补给舰“沙克提”号(INS Shakti A57)相继抵达青岛大港码头,参加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加尔各答”号是印度海军最新型防空导弹驱逐舰加尔各答级的首舰。

(image)

(image)

4月21日上午,孟加拉国“决心”号护卫舰(BNS PROTTOY号)抵达青岛大港码头,参加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这艘军舰是中国海军056型轻型护卫舰的出口型。

(image)

(image)

4月21日上午,日本海上自卫队秋月级驱逐舰“凉月号”(JS Suzutsuki DD-117)抵达青岛大港码头,参加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

(image)

(image)

4月21日上午,文莱“达鲁塔克瓦”号巡逻舰(KDB DARUTTAQWA,P-09)抵达青岛大港码头,参加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

(image)

(image)





台立法院審議法案 大幅提高兩岸政治協商門檻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22日受訪澄清與中國大陸建交是他的主張。(記者 黃春梅攝)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22日受訪澄清與中國大陸建交是他的主張。(記者 黃春梅攝)
 

在台灣,立法院周一(22日)審議陸委會提出的《兩岸人民關系條例》修訂草案,大幅提高行政部門跟大陸政治協商的門檻,不論啓動談判或是最後通過兩岸協議,均要經過立法院和全民公投大比數通過。有立法委員直言,修訂是爲了防止在政黨輪替執政後,有人私自跟大陸協商,甚至接受大陸提出的一國兩制。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周一(22日)審議《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簡稱兩岸人民關系條例)第5之3條修正草案,未來兩岸政治協議須經立法院雙審議及公投。


此前,《自由時報》以《政府出招?兩岸關系可考慮建交和歐盟模式》爲題,報道了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的專訪,引發輿論關注。







陳明通22日赴立法院接受質詢前受訪澄清,媒體專訪標題不是他的本意,他所提到的歐盟模式或是建交等,是過去社會上曾經有人提過這些說法。不過,陳明通強調,政府沒有討論過這個事情、不是政策,這也不是他的建議。


陳明通:“主要是強調主權國家地位跟民主憲政體制,不能作爲協商的議題,要捍衛主權地位,任何政治談判也不能有前提。”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日前曾抛出,若國民黨重新執政,要與中國大陸協商簽兩岸和平協議。這引發台灣社會一些人士的擔憂。根據《兩岸人民關系條例》修正草案規定,行政院應于協商90天前提出影響評估報告,經立委3/4出席、出席立委3/4同意才能開啓簽署協議的協商,開啓談判後,經立委3/4出席、出席立委3/4同意後,再交由公民投票,有效同意票需超過投票權人總額半數,協議才能生效;若協商談判時,立法院判斷雙方談判協商已無法依照締約計劃進行時,得經全體立委1/2以上同意通過決議,要求負責協議的機關終止協商。


執政的民進黨立委余天上午在質詢陳明通時抛疑問說,一般民衆根本不知道和平協議是好是壞,以爲跟對岸簽署和平協議對台灣不是很有利嗎?陳明通說,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後,和平協議一定是政治協議,和平協議就是統一協議。


民進黨立委余天:你覺得一國兩制有什麽不好?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我們是個主權的國家爲什麽要接受? 你看看香港的例子,我們怎麽可能接受。


民進黨立委余天:萬一2020年1月11日執政權也不是我們、立委(多數席次)也少了,國民黨還是會提出來重新修正?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只要我們執政一天,我們一定捍衛我們國家主權,爲台灣這塊土地。這個民進黨很清楚。


余天點出許多台灣人對和平協議的盲點與疑問。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投入總統大選之後,郭台銘的兩岸政策受到台灣廣泛討論。關于和平協議部分,郭台銘曾在2015年馬習會後,接受台媒天下雜志專訪時提及,馬習會還是要有所肯定,爲什麽?因爲會帶來兩岸關系的穩定及和平。


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22日在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透過修法把簽署政治協議的門檻提高、將其法治化,如此一來,就能確保未來台灣因爲政權輪替或是領導者更替,所産生的不確定性。


徐永明:“(這就是)爲什麽朝野目前覺得是適當時機來修。透過修法,可以降低前面我們比較擔心的不確定性。”


修法若通過將對兩岸談判劃下紅線


台灣非政府組織台灣公民陣線與經濟民主連合周一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這是台灣推動民主防衛機制的第一步,要爲對中政治談判畫下紅線。




台灣公民陣線與經濟民主連合呼籲對中談判畫紅線。(記者 黃春梅攝)

台灣公民陣線與經濟民主連合呼籲對中談判畫紅線。(記者 黃春梅攝) Photo: RFA


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指出,應建立主權不能賣,自由民主不能賣的政治談判底線。無論總統、立法院、行政院在推動與對岸中國進行政治談判時,不能超越憲法基本原則。賴中強要問,有哪個立委敢站出來說,這個規定是錯的,當他們取得多數之後要刪除它。


賴中強:“我倒要問,他是告訴我們,主權國家地位可以談判、可以毀棄? 還是他要告訴我們,我們的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可以談判、可以毀棄,請他自己站出來對選民說。”


美國在台協會(AIT)22日在社交媒體臉書的賬號附上一則報導,並在貼文上寫著,來看看中國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就“一國兩制”提出的令人憂心的真相說明。在維護國家安全一事上,“只有一國之責,沒有兩制之分”。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黃春梅台北報道    責編:胡力漢、申铧  網編:洪偉

 


上兩條同類新聞:
  • 韓國瑜:無法參加現行制度初選 /台灣數字政委唐鳳:中國監控 台灣透明
  • 蔡英文反駁郭台銘:沒有民主只能要飯吃/趙鵬:臺灣快完了?是因為你看到的世界太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