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蔡英文對決韓國瑜」最新民調出爐/2020台灣總統大位將花落誰家?
發佈時間: 7/22/2019 11:56:35 PM 被閲覽數: 34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蔡英文對決韓國瑜」最新民調出爐(圖)


作者: 明思



蔡英文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圖片來源:flickr/總統府)



【看中國2019年7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明思綜合報導)兩岸政策協會17日公布「近期兩岸議題與2020總統大選投票意向」民意調查結果,在2020總統大選支持度方面,民調顯示現任總統蔡英文支持度較高。



綜合臺媒報導,兩岸政策協會17日公布民調顯示,2020大選若是藍綠對決,蔡英文總統支持度是45.9%,高雄市長韓國瑜支持度是39.0%;若是蔡、韓、臺北市長柯文哲3人參選,蔡支持度36.3%、韓33.7%、柯22.3%;若是蔡、韓、柯、鴻海創辦人郭臺銘4人參選,蔡支持度33.1%、韓29.9%、柯14.0%、郭16.9%。



民調還調查了「郭柯配」或「柯郭配」,結果顯示,如果郭臺銘與柯文哲搭檔參選,蔡支持度為33.5%、韓32.4%、郭柯或柯郭配支持度是26.3%。



在兩岸政策方面,61.9%民眾支持政府修訂國安五法,27.9%則反對。對於「中共代理人法」修法部分,44.5%民眾支持,41.5%不支持。



在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表現方面,45.0%民眾滿意,49.4%不滿意。外交政策方面,滿意民眾佔46.6%,不滿意者佔47.8%。從整體施政來看,有41.5%民眾滿意,54.5%不滿意。



對於美國通過對臺軍售,民調顯示63.9%民眾支持,不支持有32.1%。針對蔡英文近期出訪友邦,於美國紐約過境及在哥大演講,50.8%民眾肯定蔡總統的外交成績,38.4%民眾則持相反意見。



兩岸政策協會秘書長王智盛說明,先前藍綠兩黨內部初選的對比式民調中,應有「類機構效應」的產生,所以自然會有自己陣營參選人大勝對方陣營的狀況。



王智盛說,此次協會民調顯示,許多對戰組合的差距,都在誤差範圍內,這反應了藍綠對決仍是五五波,雙方都不應過度樂觀。



李艷秋分析藍綠初選民調



另外,資深媒體人李艷秋也針對近期藍綠釋出的多起民調進行分析,她認為藍綠兩黨的互比民調結果往往相差十萬八千裏。



她提及民進黨初選政黨對比民調顯示,韓24.5、蔡35.7、柯22.7;國民黨初選政黨對比民調則是,韓47.7、蔡15.8、柯18。韓大勝蔡32,贏柯30,兩份民調都超過八成的人表態。「除了自家人爽,這兩份民調真準嗎?」



她還提到,民進黨初選前,幾個民調幾乎都是賴清德領先,後來結果大翻轉,民調是否公正,早在綠營內部引發質疑,但賴清德俯首認輸,其他人也沒話講;



國民黨則網羅五家常態性的民調機構,以TVBS為例,在六月下旬對韓蔡柯做了民調。TVBS在6月22日民調,韓29、蔡37、柯20,7月15日民調,韓上升到45.3。



李艷秋說,「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韓國瑜翻了16趴,蔡則從贏韓8趴到至少輸30趴,這又是個什麼道理?」



而另一家全方位民調機構,同時受藍綠委託,結果卻是民進黨初選,韓25、蔡34、柯22;國民黨初選,韓46、蔡15、柯18,同一家機構、同樣的調查,結果卻是天差地別。



李艷秋感嘆,從現在到2020大選投票,可預見民調將會滿天飛,加上網路媒體,甚至連個人粉絲頁都搞投票,「只能說臺灣選民太聰明,民調在臺灣已經被耍了...」



來源:看中國






2020台灣總統大位將花落誰家?











台灣總統府(資料照片)

















隨著國民黨黨內初選的塵埃落定,台灣2020年總統大選藍綠兩大陣營皆已推出各自的候選人,而選戰也將日漸白熱化。台灣選民將在明年1月11日做出選擇,以決定在美中戰略競爭的背景下,這個自治的島嶼是回歸以中國市場爲依托的經濟發展道路,還是堅守主權獨立、捍衛自由民主的價值。



國民黨7月15日公布了2020年總統大選黨內初選民調結果, 高雄市長韓國瑜出人意料地以領先第二名、前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17個百分點的大比數獲勝,引發各界關注,也再度掀起了一股“韓流”。



“韓粉”的力量



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政治學系副教授俞振華表示,韓國瑜原本就在民調中領先國民黨其他參選人,他以較大優勢勝出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韓粉”,也就是韓國瑜鐵杆支持者超強的動員能力。“這個大概只有在韓國瑜身上才看得到,”他對美國之音說:“可以看到,不管是民進黨或者是國民黨的民調初選,誰有辦法能夠動員他的支持者在家等電話、接電話其實都會占很大的優勢。”



但一些分析人士質疑,在去年台灣九合一地方選舉和今年國民黨黨內初選一舉殺出的韓國瑜在接下來的總統大選中或許風光不再,因爲地方選舉和總統選舉的形式有所不同,所關注議題也有所不同。







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支持者“韓粉”在國民黨總部門前爲韓國瑜呐喊助威。(2019年7月15日,美國之音林楓拍攝)
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支持者“韓粉”在國民黨總部門前爲韓國瑜呐喊助威。(2019年7月15日,美國之音林楓拍攝)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範世平對美國之音表示,韓國瑜要想在總統大選中勝出,僅僅靠“韓粉”是不夠的。他說:“終究總統選舉是全國性的選舉,你不太可能像縣市長、像高雄市長選舉,去靠雙腳、去靠組織。”



範世平說,“韓粉”超強的凝聚力和組織能力在國民黨初選中成爲韓國瑜的致勝武器,但在總統大選與民進黨籍的現任總統蔡英文對陣時卻有可能成爲他的劣勢。“他怎麽樣去吸引中間選民?”範世平說,“他‘韓粉’是非常凝聚,但也是非常鄉土的,然後他們對外的攻擊性又很強,因爲他們的凝聚力實在太強,所以他們的攻擊力也很強。”



“基本上他們都是在經濟跟政治上這幾年來相對是弱勢者,包括像在政治上對中華民國有很強認同感,像外省族群,他們是年金被砍,他們是外省軍工教族群,他們在經濟上剝奪感很重。所以這些剝奪感很重的人凝聚在一起變成了‘韓粉’。”台灣政治大學的俞振華說。這些人把韓國瑜看成了庶民的代表。



兩岸議題將成大選主軸



台灣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廖達琪認爲,韓國瑜在高雄市長選舉時靠打經濟牌獲勝,但在台灣總統大選中,經濟議題在面對統獨、兩岸議題時將退居次位。她說:“在全國大選時,經濟問題不是不重要,但是碰到兩岸問題的時候,經濟問題的重要性、還有它被選民普遍思考主軸的關鍵性就會比較是secondary的,就會比較次要。”







台灣高雄市長韓國瑜2019年7月15日出席國民黨初選民意調查結構公布記者會。(美國之音林楓拍攝)
台灣高雄市長韓國瑜2019年7月15日出席國民黨初選民意調查結構公布記者會。(美國之音林楓拍攝)


在贏得黨內初選後,韓國瑜還沒有明確推出他的兩岸、外交和國防政策理念。但他今年4月在訪問美國時提出了“國防靠美國、科技靠日本、市場靠大陸、努力靠自己“的口號。他說,下屆台灣總統如果能做到“台灣安全、人民有錢”就是好總統。



然而在美中戰略競爭加劇、特別是美中貿易戰長期化的背景下,韓國瑜將不得不給台灣的選民一個更爲清晰的選項。廖達琪對美國之音說,兩岸議題一定是台灣2020總統大選的主軸。“連國外媒體在下標的時候都好像說是親美和親中的決賽,這當然就靠兩方,包括蔡英文和韓國瑜在話語上做進一步的诠釋。”她說。



紐約時報7月16日的報道說,“韓國瑜的提名讓台灣選民在明年1月的大選中做出殘酷抉擇,是要傾向于華盛頓的政府還是傾向于北京的政府。”



眼下,執政的民進黨陣營正牢牢抓住兩岸議題,高舉“護台灣、護主權”的大旗,以期凝聚更多的中間選民。正在加勒比海地區四個邦交國訪問的台灣總統蔡英文把她的這次出訪定調爲“自由民主永續之旅”。她在過境美國紐約時前往哥倫比亞大學發表講話。她說:“台海兩岸在文化及政治上的歧異日漸擴大。台灣選擇言論自由、人權及法治的每一天,都讓我們與獨裁政權漸行漸遠。”







台灣總統蔡英文與美國國會議員見面,在她左手邊的是衆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恩格爾(Rep. Eliot Enge),她右手邊的是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首席民主黨參議員梅嫩德斯(Sen. Bob Menendez)。(2019年7月12日,台灣總統府提供)
台灣總統蔡英文與美國國會議員見面,在她左手邊的是衆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恩格爾(Rep. Eliot Enge),她右手邊的是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首席民主黨參議員梅嫩德斯(Sen. Bob Menendez)。(2019年7月12日,台灣總統府提供)


在她啓程出訪之前,美國特朗普政府剛剛批准了價值22億多美元的對台軍售案,包括M1A2主戰坦克和毒刺防空導彈。這是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美國行政部門第四度批准對台軍售案,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在台灣進入大選模式之際,一些分析人士把這次軍售解讀爲華盛頓對蔡英文競選連任的背書。​民進黨還猛烈抨擊北京利用台灣自由民主開放的體制對台灣社會和民衆發動“假新聞”攻勢加以滲透。蔡英文說:“我們的民主得來不易,現在更面臨境外勢力的威脅與滲透。這些挑戰也是全世界民主國家共同面臨的挑戰,我們會和理念想盡的國家相互合作,一切確保民主制度的穩固。”



在台灣,民進黨計劃從8月份開始,在全台展開“反紅色滲透巡回座談會”。民進黨主席卓榮泰說,2020年大選將是台灣人民用選票決定台灣與大陸的距離有多遠。



大選結果取決于誰能設置競選議題



台灣政治大學的俞振華說,蔡英文顯然是要和選民說,她才是處理這個問題最好的領導人。“我們看到最近蔡英文的支持度上升,這當然跟一連串外部的原因,外部的環境也很有關系,包括像美中貿易戰加劇,香港的‘返送中’加溫,然後中國大陸‘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這些都讓蔡英文抓到了一個著力點,要以國家安全、護主權、護台灣,這樣一個角度出發。”



預計韓國瑜將在7月28日的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正式提名爲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在那之後,韓國瑜在兩岸關系、台灣外交、紅色滲透等議題上如何接招將成爲2020台灣總統選戰的關注點。



在兩岸關系上,韓國瑜大體上繼承了國民黨的基本主張,即認同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在經濟上,他也主張依托中國大陸市場拉動台灣經濟。但在香港爆發“反送中”大遊行後,他對北京的立場有所轉化。他說,如果當選總統,他不會接受北京的“一國兩制”框架。







台灣上萬群衆2019年6月23日手舉“台灣撐香港”的標語牌參加集會支持香港民衆反送中。
台灣上萬群衆2019年6月23日手舉“台灣撐香港”的標語牌參加集會支持香港民衆反送中。


“大選的時候其實就是拼誰的議題是最重要的。”台灣政治大學的俞振華說。然而在設置議題上,執政黨顯然占據了上風。



7月17日,金融時報報道說,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旗下的兩家電視台中天電視台和中國電視公司在過去一年裏對與中國友好的台灣第二大城市高雄的民粹主義市長給予了不間斷的報道,對催生“韓流”、幫助這位政治人物強勢回歸發揮了作用。



台灣主管中國大陸事務的陸委會很快認可了金融時報的這則新聞報道。陸委會在同一天發表聲明中說,“中共長期以來利用台灣民主開放社會,對我各領域進行統戰滲透及介選,更伸手進入我媒體、幹涉新聞自主,利用扭曲方式散步不實訊息,企圖改變民衆認知,以利傾向北京立場的候選人出現,這種現象在選前更加嚴重”。



俞振華認爲,韓國瑜可能會避開敏感的兩岸問題,轉而走民粹主義路線,抛出“庶民對抗權貴”的概念。



他說,“最後到底哪一個方向會獲得民衆的認同,我覺得就可能會是最後這個選舉的勝利者。”





林楓





美國之音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中国模式到尽头 不改变方向恐永远不会富有/何韵诗:台湾内政面临中国渗透 香港是前车之鉴
  • 韓國瑜國民黨內初選勝出 與蔡英文角逐下任台灣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