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港鐵周二脫軌 致8傷 /經濟數據全面下滑 中共被迫政策大轉彎!?
發佈時間: 9/19/2019 9:46:36 AM 被閲覽數: 36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港鐵周二脫軌 致8傷 



   






周二早八點過,香港鐵路的一班列車在駛入紅磡站時發生脫軌事故,造成至少8名乘客受傷。

當天早上8點半左右,位于九龍半島東南部、毗鄰維多利亞港的紅磡站附近發生了列車事故。現場圖片顯示,發生事故的車廂斷成兩截,列車車門飛脫。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當日視察事故現場後表示,這起事故非常嚴重。至于出事原因,當局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近月,一些香港示威者因爲不滿港鐵允許警察進入站內暴力執法,損毀了幾個地鐵站的站內設施。但目前尚未有證據表明,這起事故與目前當地的政治危機有關。

這類運輸事故在香港非常罕見。當局表示,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責編:家傲)RFA




經濟數據全面下滑 中共被迫政策大轉彎!?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9月18日訊】中共當局日前發布了8月份消費、投資等多項關鍵宏觀經濟數據,不僅全線出現下滑態勢,且都低於預期,尤其工業增速刷新17年半低點,甚至跌穿路透調查預估區間的下限。


資深財經媒體人王劍觀察,公開的數據已經粉飾過,實際經濟情況比公開的數據還嚴峻。這也是迫使中共9月初開始經濟政策大轉彎,如央行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取消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額度限制,轉變最大的便是突然願意與美國繼續就貿易爭端進行談判。


依據中共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工業增長4.4%,跌穿了2002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主要是因製造業僅增長4.3%。


以區域來看,工業增長最差的是東部,增長2.8%、中部增6.5 %、西部增5.3%。以企業屬性來分,國企增長4. 1% 、股份企業5.3%、外企1.3% 、私企6.0%。


由此不難看出,中美貿易戰的後果,發達的東部地區、外資企業最受影響。工廠關門,產業鏈外移的滯後效果逐步浮現,工業增長動力不足。


經濟「三駕馬車」全線收縮

拉擡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8月份數據顯示出全面下滑。


投資方面,今年1~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40萬億人民幣,增長5.5%,比1~7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主要房地產投資放緩。


8月份的投資中,內企投資增長5.6%、港澳台增1.7%、外資2.5%。足見外來的投資表現最為不振。


消費方面,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5%,但不至於如官方稱的內部消費已經成為經濟增長動力。除去汽車消費,消費增長 9.3%,說明汽車消費特別疲弱。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稱,目前的問題在於,如果不刺激地產,其它方面很難有快速的改善,還有汽車的拖累,兩大消費主力品種都欲振乏力。


出口方面,受貿易戰影響的出口產能逐漸反應出來。8月份貿易順差348.3億美元,比7月份少了97.5億美元,出口環比下跌3.4%,進口增長5.2%,令經常帳目收支進一步惡化。


貿易戰難招架 經濟政策大轉彎

自貿易戰開打以來,中國經濟惡化後,9月初北京開始一系列政策調整,首先中美貿易談判開始調整。原先中共宣稱貿易戰對經濟有影響,「總體可控、不搞大水漫灌」,如今已轉向非常激進的貨幣寬鬆,如降準、人民幣貶值破七、可能進一步減息等,同時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RQFII)投資額度限制,以期提振經濟。


日前中共統計局公布「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報告顯示,豬肉價的影響比預期的大得多,豬肉8月份較去年同月份漲了近50%。豬肉對食品價格的衝擊顯現,以往中國食品價格的上漲都是通貨膨脹的開始。現在中國的通貨膨脹已呼之欲出。


加上近日沙特油田被炸事件,16日國際油價大漲12%。中國是全世界石油最大進口國,每年進口金額超過3000億美元,油價上漲對運輸等民生生活影響很大。


年底前經濟情勢恐怕更差

年底前經濟情勢,首先是產業鏈外移,中國出口只會更差。衡量出口的前瞻指標8月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了4.3%。去年經常項目儘管全年將近500億美元順差,但是比2017年下降了70%,其中經常項目降幅的73%歸因於貨物貿易順差的減少。


第二是投資回落,尤其是房地產投資預計會斷崖式下跌 。


中共政府在「房住不炒」的政策指示下,對買家限購限貸,又對房地產商限價銷售。另一方面,當局抽緊開發商的信託融資。31個省市自治區25個省房地產開發新開工面積下跌 。與此同時,房地產業開發商未來三年有債券15,000億人民幣到期,在銷售受限的情況下,資金回籠遲緩,違約風險大增。


按克而瑞統計,8月份就重點監測城市累計成交量而言, 8月份同比、環比分別下跌4%和6%。房地產過去20年持續上升的趨勢似乎結束了,房地產的拐點到來了。


第三消費方面,由於經濟景氣差,居民收入不會大幅提高,中國居民負債又很高,房貸就占一大部分,擠壓了中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據統計,2018年12月底,居民貸款規模是47.9萬億,到了今年6月31日升高到51.6萬億,期間增加了約4萬億。


中國居民負債向銀行或各類私營借貸的所有借貸,債務槓桿率(即債務對GDP的比率)估算約為74.5%, 比發達國家的62.1% 高出12個百分點。可見中國居民的債務負擔沈重。


中國經濟前景不容樂觀,中共近來出台多項政策調整,但若結構性不轉向市場經濟,成效如何令人質疑。


──轉自《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葉萍)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國慶70周年閱兵 中共元老或齊登天安門力挺習近平(圖)
  • 新規:中國記者須通過習思想考試/港媒:特首林郑月娥顶级顾问透露港府让步底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