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奇人黃奇帆 一會香港 一會貿易戰 到底想說什麽/港媒:唱紅社會主義
發佈時間: 9/24/2019 10:47:56 PM 被閲覽數: 41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港媒:唱紅社會主義 習近平是今天中國最大的政治(圖)


香港01


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來頻頻造訪中國紅色革命聖地,並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媒體指出,盡管今天中國新聞輿論場被香港局勢、中美貿易戰所充斥,但是不可忘記,中國政治的關鍵抓手仍然在中南海。“習近平是今天中國最大的政治”這個判斷不會因爲香港、中美的“熱鬧”發生偏移。

據香港01引述多維文章,指社會主義加速回歸中國,習近平爲何頻訪“紅色聖地”。

該文章說,在西方人眼中,幾十年來,中國第一次有了一個有意識地繼承毛澤東遺産的領袖 習近平。這並非西方人的刻板之見,作爲紅色後代的習近平,無論是其出身經曆還是執政後對中共這個政黨展現出來的憂慮與謀劃,都突顯了其無可隱藏的“紅色印記”。在2019年這個特殊的年份,習近平的“紅色基因”再度被他有意識地放大,並試圖通過這樣的政治符號警示官員隊伍重回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以及對“紅色江山”的守護意識。

在9月中考察中部省份河南的行程中,習近平首站即向中共曾建立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陵園烈士紀念碑獻上花籃,瞻仰革命烈士紀念堂。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共建立的諸多革命根據地中面積第二大的,僅次于江西井岡山的中央蘇區。這裏甚至比江西的中央紅軍更早長征,自1927年中共武裝反抗國民黨政府開始,直至1949年建政,這塊根據地的武裝鬥爭在二十二年間從未停止過,被周恩來形容爲“意義不亞于井岡山”。這裏還成爲國共內戰後期,中共“劉(伯承)鄧(小平)大軍”挺進大別山,解放軍從內線轉向外線作戰、從防禦轉向進攻的突破口。這在中共軍事史上被稱爲“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

該文章說,就是在這塊最早打出中共旗幟的地方,習近平向當地紅軍後代、烈士家屬代表表示,“紅色政權是從哪裏來的?是千千萬萬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告慰他們,常學常新。我是中共中央的總書記,要接好這個班,打好這個旗。”雖然在場者皆是紅色後代家屬,但習近平想要喊話的對象恐不限于此。據《多維新聞》觀察,踏足中共革命中具有特殊含義的地點,釋放明晰的“紅色信號”,幾乎已成爲近來習近平地方考察的標准程式。

該文章指出,鄂豫皖根據地是這段時間內習近平紅色尋根之旅的最新一站,而較早傳遞出這種信號的則是5月中美第十一輪談判破裂,兩國展開激烈的輿論交鋒之際,習近平率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一行到訪江西。除了參觀當地一個稀土企業在當時被解讀爲向美展示姿態外,習近平還到了當年中央蘇區紅軍長征的集結出發地贛州市于都縣,宣稱“現在是新的長征,我們要重新再出發”,並指中共正在“開啓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據該文章說,在北戴河休假結束後,8月20日,習近平奔赴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祭拜了中共工農紅軍西路軍。西路軍在中共長征時期幾乎全軍覆滅,個中原因在中共內部一度具爭議性。多年來,習近平是第一位祭拜西路軍的中共總書記,此項行程安排因此備受外界關注,被認爲是對當前中國內外形勢的政治符號回應。緊接著9月12日,習近平赴北京香山參觀了毛澤東和其他中共領導人故居,回顧中共領導人在建政前半年間打敗國民黨軍隊,以及設計中共建政制度藍圖的曆史。

作爲一個講究政治傳承的執政黨,中共曆任領導者都熱衷通過視察某些在中共黨史上有特殊性的地方,追尋“革命記憶”,向外界展現“紅色”、“正統”、“不忘本”,江澤民、胡錦濤皆是如此。但是習近平作爲中共第五代領導者,被認爲是毛澤東和鄧小平繼承者的他,對于“初心使命”的強調與熱情,對于“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信念,遠超過江、胡。習近平在今年下半年如此集中地前往中共重要的革命“老區”,回顧中共的革命鬥爭史,並發出“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裏來”的表態。

據該文章說,盡管今天中國新聞輿論場被香港局勢、中美貿易戰所充斥,但是不可忘記,中國政治的關鍵抓手仍然在中南海。“習近平是今天中國最大的政治”這個判斷不會因爲香港、中美的“熱鬧”發生偏移。從最近習近平的一系列強調“紅色江山”、“鬥爭哲學”、“社會主義”的表述來看,這位紅色後代出身的中共領導人,在他未來的任期內將進行某種意義上的“正本清源”,“社會主義”、“紅色政權”的屬性將會加速“重回”中國社會肌體內部。





奇人黃奇帆 一會香港 一會貿易戰 到底想說什麽



與薄熙來共事而不倒的前重慶市市長黃奇帆
與薄熙來共事而不倒的前重慶市市長黃奇帆 網絡圖片


中國官場“不倒翁”黃奇帆,最近在兩個場合說的兩段話似乎判若兩人。前面說上海深圳再過幾十年也別想替代香港;後面說送點錢化解貿易戰是做夢,美國其實想要中國的命! 他到底想說什麽?




5月6日,中美貿易戰最激烈的時候,重慶市前市長、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在上海“SAIF.CAFR”名家講堂上發表講演,認爲中國做好“三零”,等于第二次入世,有利于結構調整。他這一番有關零關稅對中國有利的演說明顯是針對著死不肯改革的黨內保守派去的,讓他贏得黨內開明人士的好評。


近日廣爲流傳著黃奇帆對香港問題評論的視頻,他表示,香港一國兩制的地位,中國大陸任何一座城市,任何時候都別想取代,在官媒一度貶低香港,這對自大到以爲香港已經不在話下的夜郎們來說顯然是一擊。


尤其是,不久前中共高層決定在深圳建立示範區,外界分析,習近平大約有既然香港“離心離德”,大陸在這邊培植深圳,有一天取而代之的計劃。不過,即便是那個時候,也有一些明智的分析認爲,深圳、上海再多幾個GDP,也無法取代香港,說穿了,香港是自由港,全世界投資人信任。


黃奇帆最近在一個論壇上的這段講話似在提醒那些至今以爲香港可以被中國大陸某座城市取代的人:香港和上海,深圳,根本的分別在于香港實行“一國兩制”。


這句話點在要害上,香港不同就不同在“一國兩制”,香港反送中風暴,曆經百日氣勢不減,就是港人害怕步步逼近的北京當局進一步縮限香港的“一國兩制”,“一國兩制”下,他們享有的言論自由、司法獨立等等。


他說香港存在的意義就在于“一國兩制下的金融、貿易、經濟中心”。一國兩制如此重要,黃奇帆接著解釋:“在這個意義上,即使再過二十年,三十年,上海,深圳,青島,或者其他城市,它的經濟總量哪怕是香港的兩倍,三倍,甚至是五倍,香港的地位照樣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不要用GDP超過了香港,就好象香港可以替代,沒這回事,我們國家從來沒有這個想法。”


黃奇帆身世不凡,這位陪過薄熙來、陪過孫政才的前重慶市長,那兩位都已坐大獄了,他“獨善其身”,用一句話說叫做“道行很深”。他還有一句話,那是送給領導人聽的:


有輿論說中央有意用深圳取代香港,黃奇帆說“沒這回事”,“大家不要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度我們中央之腹……”。


不知該如何理解在同一場合講的這兩段話,給人感覺分明是指向同一種人,卻巧妙地分開“君子與小人”,“大家與領袖”。領袖聽到了一定會高興嗎?他還補充,曆任領導人包括現任總書記習近平,都覺得香港這個不同體制中有潛在優勢互補。黃奇帆特意強調這點,他清楚外界的輿論都認爲今日香港之災難,完全是習近平漠視一國兩制造成的惡果。


不過,黃奇帆另外一個評論中美貿易戰的講話似乎接上了“地氣”,與官方的說法除了他習慣性的形象生動蕩表述外,幾乎如出一轍。他說什麽呢?


他講到中美貿易戰四原則時說,想著送點錢的辦法化解貿易戰是幻覺,美國是要中國的命,“不是一個阿彌陀佛就能化解得了”。


他的所謂四原則,首先是毛澤東之前說過的“丟掉幻想,准備鬥爭”,“如果想著送點小錢的辦法來化解,那是幻覺,人家要你的命,不是一個阿彌陀佛就能化解的了”,他補充:中國不想打不願打,但不怕打,要打奉陪到底。他提出的第二項是要保持定力,增強信心,要看到大國優勢、體制性優勢,要看到國家在世界各個方面的地位。第三要守住底線,靈活對策;第四,關鍵的環節關鍵的領域自力更生,加快發展,像晶片等核心高科技的發展等等。


好像關于香港的評論說得太真實了,來一點關于美國的評論沖淡一下,後者的用詞口氣更接近官方官媒的表述。這也許是黃奇帆這位被稱之爲“政壇不倒翁”不倒的秘訣。當然,或許他時時有警示之言,最終在中國官場也未能升得很高很高。


親北京的多維在“黃奇帆把香港的地位講透了”一篇文章裏引述一個說法,“中共十八大後,習近平在會見新一屆中央委員時,與黃奇帆握手時說了一句令其動容的話:‘奇帆啊,不容易。’而中共前總理朱镕基也拍著黃奇帆的肩膀說:‘不容易,經受了考驗。’使得黃奇帆松了一口氣”。


從上面兩個場合黃所講的兩段話來看,好像說黃“如魚得水”也可,說黃“活得不容易”也行。

 


上兩條同類新聞:
  • 黄奇帆最新演讲:贸易战 美国人要的是中国的命(图)
  • 没有假学历办不成大事/美新任国安顾问对台友好曾预言一国两制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