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特朗普妥協還是習近平讓步/紐時德意志銀行報道再度曝光中共高層腐敗/
發佈時間: 10/16/2019 10:59:00 PM 被閲覽數: 29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時事大家談:美中第一階段協議:特朗普妥協還是習近平讓步?

 


https://av.voanews.com/Videoroot/Pangeavideo/2019/10/1/16/16c003f2-301e-4b1f-b6b6-7303c41b84c4_manifest.mpd









上星期美中完成第一階段貿易談判,在農業、金融、知識産權等領域達成共識之後,國際媒體在整個周末都在密集分析和揣度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的利弊得失。


談判架構由美國原本一直堅持的“全面性的協議”變成了階段性協議,這種安排對哪一方更有利?


中方表示將購買大量農産品,並在開放金融、保護知識産權等方面做出承諾之後,美方僅僅取消了一部分加征的關稅,這是不是意味著習近平做出了更多的讓步?


特朗普宣稱美中關系從此由緊張階段進入了“愛情盛宴”,這種愛情能持續多久?


嘉賓:國際商業投資顧問、時評人張洵;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


胡平:達成部分協議顯示雙方都有緊迫感,但也意味著遺留問題更棘手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表示,這次達成部分協議,看起來美國是賺到了,因爲美國僅僅是答應暫停進一步加征關稅,就換來中方采購美國農産品和開放金融市場、保護知識産權等。但問題在于,早在一年多前中方就答應這些了。例如保護知識産權,現在還停留在承諾,監督實施機制到現在爲止還沒見到影子。在這方面美國到目前爲止實際上還沒有斬獲。


這次雙方達成部分協議,表明雙方都要達成某種協議的的緊迫需要,但是貿易戰打了這麽久,該擺出的問題都擺出來了,還是達不成全面協議,可見剩下的問題很困難很難解決。



胡平:對付專制國家“極限施壓”不一定有效,關鍵看中共內部兩派鬥爭高下如何


對于“極限施壓”的談判策略,胡平表示,這無非就是測試出對方的底線,測試出對方可能做出的最大讓步,然後在此基礎上達成對自己最有利的協議。特朗普自命商業談判行家,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是公認的國際貿易談判高手。美國在運用這種談判策略上確實很高明,當然這也有賴于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這個本錢。


但胡平也指出,這種策略用在別的國家都很靈驗,但用在中國就不一樣了。



第一,中國經濟體量超大;第二,中國的經濟對美國的依賴性較低;第三,更因爲中國是專制國家,政府對打貿易戰給自己帶來的經濟損失更扛得住。因此要使中國讓步,關鍵是要引發中共內部的鬥爭,而美國對中共內部鬥爭能鬥出什麽樣結果很難把握。


中共內部有一些人更傾向于經濟自由化,他們主張多讓步。他們認爲對中國而言,保持和美國的正常經貿往來很重要,爲此可以多讓步。而另一派強硬派則認爲,多讓步沒用,因爲美國的目的就是要阻礙要打壓中國發展,你越讓步它越緊逼。


胡平:美國自知錯失最佳簽約時機,此時先簽部分性協議再說


對于美國極限施壓、步步緊逼的做法不一定對中國奏效這一點,胡平打比方說,美國向中國提出10條要求,以加征關稅爲手段施壓,中國先答應了3條,美國又進一步加收關稅,中國又答應了5條,美國再加征關稅,中國又答應了6條,美國繼續加征,要求答應7條,這下中方不幹了。在中共內部,強硬派發話了,說你看你看,讓步沒用吧,原來就讓的太多了。改革派不好說話了。中國不但拒絕接受7條,而且還反悔了,連原來答應的6條都不幹了,不是退到6條,而是退到5條、退到4條半了。這時美國發現,當初中國接受6條已經是底線、是最大了,如果當時就簽約,美方收獲最大,現在要回到5條或4條半簽約,美國就虧了。因此美國只好和中國先達成一個部分性協議再說。



胡平:采購之外中方對美方部分要求也有正面回應,但在限制政府補貼上難有進展


胡平表示,光看這次協議,確實是除了采購農産品外,別的都很虛。但是我們不能光看協議,還要看協議之外發生了什麽事。過去這一年多來,中國已經就保護知識産權,放寬外資准入等問題出台了一系列法規,顯然就是對美方要求的正面回應,所以這些承諾並不是虛的,不少已經落到實處,但也不是很實,因爲監督實施機制還沒有建立。


另外,美國向中國提出的一個重大要求是限制政府補貼,是針對中國制造2025,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連中方的承諾都沒看見,可見是基本上沒進展。接下來哪怕特朗普成功連任,在這個問題上能達到多少仍然是有疑問的。


胡平:全面性協議路上主要有兩只攔路虎


對于本次談判後特朗普作出了反應,胡平表示,特朗普講話本來就有一大特點,就是特別有個性,比較誇張;而中共官方反應用的是官話,官話總是四平八穩,不動聲色。兩相對照,差異很鮮明,格外刺眼。


從現在的情況看。美中貿易談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得到一個好的全面性的協議還很困難,能否達到都成疑問。主要是兩大問題:一是監督實施機制,二是政府補貼、中國制造2025計劃。這兩大問題是美國很看重的,但很難有進展。


胡平指出,這次中方確實有讓步,但是也確實沒有超出其原則。中共承諾保護知識産權,但這一點由于缺少監督實施機制而很難保證;再就是政府補貼,事關“中國制造2025”等方面,中共連口頭承諾都沒有。



胡平:特朗普支持港人和平抗爭,但對街頭暴力有很大保留


胡平表示,特朗普總統對香港問題與貿易談判之間的關聯的講話,說難聽點叫把香港問題當作貿易談判的籌碼。說好聽點叫把香港問題和貿易談判挂鈎。這兩者其實一回事。


要說特朗普不關心香港是不對的,不要忘記,港府推出逃犯條例,最早做出最有力反應的正是特朗普政府。就在6月9日百萬港人和平遊行後的第二天,特朗普的國務院就發表聲明,對前一天幾十萬香港人的和平示威大加肯定,並且發出警告,如果通過逃犯條例,美國將根據香港關系法,考慮香港在國際事務中的特殊(包括獨立關稅區)地位,等等。6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宮對波蘭總統說起6月9日港人遊行時說:真的是一百萬人。這是我見到過的最大的示威。


可是自7月1日沖擊立法會事件後,勇武派的街頭暴力接連不斷。特朗普在8月1日講話,說這種現象稱之爲“騷亂”,還說這是香港和中國的事情。可見特朗普基本立場是,如果港府和北京破壞一國兩制、破壞香港的自由法治,美國將強力反制。特朗普支持港人的和平抗爭,但對街頭暴力有很大保留。



胡平:街頭暴力不利于挺港法案,美國不願落入兩難處境


胡平指出,昨天,美國參議員克魯茲訪問香港和泛民議員會面時說,《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衆議院通過不成問題,但在參議院能不能通過不確定,因商界方面有阻力,所以呼籲不要升級街頭暴力,以避免有人以暴力畫面抹黑對香港的支持,阻礙法案通過。克魯茲是最關心香港的議員之一。他呼籲不要升級街頭暴力,以免阻礙法案通過。這就是說,如果勇武派繼續街頭暴力甚至升級,不會促進法案通過而會阻礙法案通過。


這和很多港人流行的看法正好相反。很多港人認爲,正因爲有勇武派的街頭暴力,才吸引了美國的強烈關注,才促進了美國國會要通過法案。勇武派的攬炒策略是,通過不斷的街頭暴力,迫使當局二者擇一,要麽作出讓港人可以收獲的讓步,要麽悍然武力鎮壓。一旦當局動武,那就迫使美國二者擇一,要麽聽任香港失去其自由和法治也不進行制裁,以免損害美國在香港的巨大商業利益,要麽對港府對北京實行嚴厲制裁,取消其獨立關稅區地位,但這也就意味著美國在香港的巨大商業利益被犧牲。


美國不願意被動地落入這種二者擇一的兩難處境,因此它一方面需要告誡北京不要武力鎮壓香港,另一方面告誡香港的勇武派不要街頭暴力。



張洵:中方也想取消12月份關稅,簽協議前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國際商業投資顧問、時評人張洵認爲,目前這個第一階段協議簽的可能性非常大,這對美國也非常有利,因爲中方大量購買美國農産品可以讓美國從中取得收益,而美國付出的代價僅僅是10月15號的關稅暫時不加了。但張洵也指出,這裏邊還有很多問題。首先,現在協議還沒簽。他表示,特朗普宣布協議的當天,他就猜測劉鶴回國後依舊面臨中共鷹派的挑戰。果然,今早就有媒體報道說,在簽協議前還有更多談判,中方希望把12月份的關稅也要取消。所以現在還有很多不定性。


另外,中方要大量購買農産品,數量甚至要超過原來購買最高峰時的2.5倍到3倍,那美國農民能不能供得上?而且,農産品本身是一種供需彈性非常低的産品,你按照計劃做了,如果中方再反悔會怎樣?這些都是問題,沒有那麽簡單。



張洵:習近平在拖,特朗普也在拖;“美中蜜月期”不會有


說到特朗普所說的“美中蜜月期”,張洵覺得,這不僅是早已結束,而且特朗普總統自己就是“蜜月期”的終結者。從他上任以來,這個貿易戰帶來了美中關系以及中國政治、經濟、法制、國際關系和人權問題處理上的種種變化。比如華爲因涉嫌違法被起訴,比如現在香港問題可能成爲今年最大的“黑天鵝”,甚至是NBA最近發生的事也讓人們感到,跟中共做生意可能得犧牲美國人言論自由的底線。










紐時德意志銀行報道再度曝光中共高層腐敗







位于德國法蘭克福的德意志銀行分部(2016年9月30日,資料照片)。








紐約時報10月14日發表的有關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如何靠贈送高官奢侈禮物和雇傭權貴親屬而在中國發迹的長篇調查報道再度曝光中共高層的腐敗。報道涉及多名前任和現任中共最高層領導人。


紐約時報與德國南德意志報(Suddeutsche Zeitung)的調查發現,德意志銀行20年前爲打開在中國的業務,通過中間人接觸中共領導人、雇用在任中共高層領導和國有企業高管的親屬以及給中共領導人贈送奢侈禮物等手段使自己的在華業務在十年間迅速成長,並被彭博社(Bloomberg)評選爲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除日本外)頭號首次公開募股(IPO)管理銀行。


南德意志報將其獲得的德銀及其外部律師起草的機密文件分享給了紐約時報。這批文件時間跨度長達15年,包括電子表格、電子郵件、內部調查報告以及高管之間的內部談話紀要。


紐約時報的報道說,德意志銀行因進軍中國市場時間較晚,面臨激烈競爭。2002年至2012年擔任該行首席執行官的約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2002年從高盛(Goldman Sachs)挖來了該公司的北京辦事處負責人張紅力。張紅力後來當上了中國工商銀行的副行長。


張紅力加入德銀後招聘了幾十名年輕、缺乏經驗但人脈廣泛的員工。他們是中共領導人和中國大型國有企業高管的子女,包括時任中宣部部長劉雲山的兒子和曾在溫家寶內閣擔任國務院副秘書長的汪洋的女兒。劉雲山和汪洋後來都做到了中共權力核心的中央政治局常委。通過這些人脈關系,德意志銀行得以在中國國有企業一些最大的IPO交易中獲得一席之地。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排名靠前的栗戰書的小女兒被認爲不夠格進入銀行的企業公關部門,但也拿到了錄取。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戰書2018年3月11日在北京人大會堂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上交談。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戰書2018年3月11日在北京人大會堂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上交談。

紐約時報的報道說,在德意志銀行在中國贏得的數億美元交易中,至少有部分是依靠聘用有政治人脈的人獲得的。而這樣的聘用可能違反了美國的《海外反腐敗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據外部律師的統計,19名所謂的“關系雇員”給德銀帶來了1.89億美元的收入。


德意志銀行在中國發家的另一個手段是給政治領導人送大禮。紐約時報的報道說,阿克曼曾給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贈送了一只水晶老虎和一套鉑傲(Bang & Olufsen)音響,總價值1.8萬美元。1926年出生的江澤民屬虎。德意志銀行還在2002年向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支付了10萬美元。這家公司後來安排了阿克曼與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會面。


這家銀行也曾給屬馬的時任總理溫家寶贈送了一個價值1.5萬美元的水晶馬。現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擔任北京市市長期間也曾收受過該銀行的禮物。


紐約時報的這篇調查報道使外界再次把焦點集中在前中國總理溫家寶的身上。除了溫家寶本人收取了15000美元的水晶馬以外,溫家寶家族很多成員都從德意志銀行拿到了好處。該行以所謂的“推薦招聘”,通過給潛在客戶好處招攬業務。溫家寶在中國銀行業監管機構擔任要職的女婿推薦的人選和他女兒推薦的另一名人選雙雙獲聘。紐約時報2012年10月曾報道了溫家寶家族的隱秘財富。




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2012年5月13日,資料照片)
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2012年5月13日,資料照片)

2003年10月,德銀在北京舉辦高爾夫球邀請賽,獲邀者包括溫家寶的兒子溫雲松以及與溫家關系密切的生意夥伴黃緒懷。一個月後,張紅力、溫雲松和黃緒懷又前往泰國和德國繼續打高爾夫。


2005年,德意志銀行爲收購華夏銀行大量股份而制定了“雄雞計劃”,計劃的內容包括聘請張紅力的高爾夫球球友黃緒懷。黃本人並沒有任何銀行業經驗,但他曾在溫家寶夫人張蓓莉經營的一家鑽石公司工作。他的薪酬相當于200多萬美元。2006年,德銀再次聘請黃緒懷擔任顧問,負責“深入研究中國銀行業的金融安全”。黃收到了300萬美元的報酬。


紐約時報掌握的文件顯示,德意志銀行總共向七名顧問支付了1400多萬美元,所涉業務除了入股華夏銀行以外,還有贏得一些利潤頗豐的中國國有企業業務。盡管有的款項在內部被標記爲有問題,但最終還是獲得了通過。


前德意志銀行首席執行官阿克曼說,德銀的這些做法是在中國做生意的一部分。他說,“那個時候,事情就是這樣做的。”2013年,在美國調查摩根大通在中國的招聘行爲後,德意志銀行啓動了一項內部調查,發現了與政治有關的招聘模式,並將結果提交給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美國司法部。


今年8月,德意志銀行支付1600萬美元與SEC達成了和解。該行曾被SEC指控使用腐敗手段在中國和俄羅斯贏得業務,面臨數億美元的巨額罰款。


 


 


美國之音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撤資】美商會調查:逾六成企業考慮將業務遷離香港/香港人獲得2020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 法媒:习近平悔棋阴影未除 中美协议是否会有变数?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