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川普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国文明整合世界》发表十五年之后
發佈時間: 10/29/2019 9:49:18 AM 被閲覽數: 20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川普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谢选骏:川普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川普时代终结 已见先兆?》(2019-10-23 香港01)报道:
   
   犹记得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当时还是共和党候选人的川普大言不惭的宣示:"就算我站在纽约第五大道开枪射人,我也不会流失选票。"自9月底"通乌门"争议爆出后,支持和反对弹劾川普的民意已出现前所未见的死亡交叉,这是否川普2020年选战丧钟的第一响?

   
   众议院的"通乌门"调查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丑事愈爆愈多。周二(10月22日)到国会作证的署任美国驻乌克兰大使泰勒(William Taylor),指证美国对乌外交政策有"不正常、不正式的渠道",当中包括川普私人律师朱利亚尼(Rudy Giuliani),破坏美国一贯援乌抗俄的外交政策。
   
   同时,泰勒也多次或明或暗的指出川普政府有意利用对乌军援、到访白宫邀请等作筹码,要求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公开明示对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之子任职的乌克兰天然气公司,以及乌克兰涉嫌干预2016年美国大选的传言启动调查。
   
   泰勒本人早已退休,其大使一职只是前任大使约万诺维奇(Marie Yovanovitch)疑被朱利亚尼以流言在2019年5月赶走后的临危受命。他是军人出身,曾派驻阿富汗、伊拉克,而他亦曾于2006年受前总统小布殊(George W. Bush)任命为驻乌克兰大使。此等军方背景,加上曾受命共和党总统的往蹟,使其指控更具说服力,连《华盛顿检查者报》(Washington Examiner)等保守派媒体,也刊登评论文章,指泰勒的证词已将川普的盟友和参议院共和党人"逼至墙角"。
   
   "川普党"军心不稳
   
   在通乌门不断发酵的同时,一直支持川普的共和党,以及保守派媒体也愈来愈有疏远川普的趋势。例如川普周二(10月22日)在社交媒体上以其惯常"政治不正确"的方式,呼吁共和党要谨记民主党对他的弹劾案是"吊死黑人的私刑"(lynching)。往日对于此等言论甚少表态的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却马上划清界线,指出有鉴于美国过去的黑奴历史,总统不应以此比喻弹劾。
   
   手握参议院大权的麦康奈尔,近来对川普的言诛笔伐可谓多不胜数:除了公开表明若众议院通过川普口中"非法又不公"的弹劾案后,参议院会依从程序对川普展开审讯外,他在上周六(10月19日)更于被川普视为公敌的《华盛顿邮报》中发表评论文章——事有巧合,白宫在周二宣布将停止订阅《华盛顿邮报》——力批川普从叙利亚撤军的决定是"重大战策性错误"。文章虽然未有提及"川普"一词,却暗指川普违反美国反恐原则,而国会此时应当介入;文末更暗嘲川普一句"美国的战争之所以会『没完没了』,全因美国拒绝打赢"。
   
   相较于因批评川普而遭后者大开"键盘战线"的共和党犹他州(Utah)参议员罗姆尼(Mitt Romney),川普对能大大影响弹劾审讯进程的麦康奈尔却是默不作声,未敢发言回击。可见对掌握民情起落甚有心得的川普,也许知道此刻实在不能随便将麦康奈尔此等共和党大老打成敌人。
   
   同时,一直支持川普、也一直获川普支持的霍士新闻台(Fox News)也有与川普渐行渐远之势。霍士新闻台在10月9日以"支持弹劾川普创新高"为题公布其弹劾民调,指有51%受访民众支持弹劾川普并革除其职务,而反对者只得40%。配合该台早前有节目受访专家直指"通乌门"牵涉刑事罪,让川普极为不满,大骂霍士新闻台水准"大不如前",对其弹劾民调的批评更延续至上周六而未息。
   
   海明威式的政治破产?
   
   霍士新闻台的民调的确反映了美国民众对弹劾态度的改变。根据民调网站FiveThirtyEight的综合报告,在短短一个月内(由9月24日起计算),支持弹劾川普的比例由40%上升至49.4%,而反对者则由51.1%滑落至43.4%。同时,无论是民主党、中立派,还是共和党,支持弹劾的民意也有所上升:在民主党选民中,由71.9%升至84.2%;在中立选民中,由34.7%升至47.5%;在共和党选民中,则由8.8%升至12.1%。
   
   相较之下,川普的支持度只较一个月前的43.1%稍微下跌至如今的41.3%,并未触及其上任以来的低点,也维持其一直获稍稍超过40%民意支持的惯常状态,可算是引证了其"第五大道乱枪射人也不会流失选票"的狂言。
   
   不过,今天民主党要打的主牌,并非要争取这些川普死忠派的支持,而是要透过"反对川普"的大旗,制造自己的死忠支持者,一方面团结民主党人,另一方面争取中立派选民转向,再动摇选情早系于一线、心不甘情不愿被"川普化"的共和党政界军心。这一手牌,照目前形势看来,配合川普在诸如叙利亚撤军问题上的莽撞,确实打得甚为漂亮。
   
   至今仍是如2016年一般豪言壮语、大言不惭的川普,看起来依然是威风十足,权力紧握在手。然而,正如美国大文豪海明威所书,"破产"有"两个阶段",先是"慢慢的",然后是"突如其来的"(原文为:"How did you get bankrupt? Two Ways. Gradually, then suddenly)。川普的政治破产,如今也许已处于"慢慢的"那个阶段,至于下一个阶段会否来临、何时来临,实在值得我们仔细观察。
   
   谢选骏指出:不知道香港01还要仔细观察什么?看看川普本人的面额就知道了——失败的印记已经刻在他灰头土脸的面额上了。那是一个政治死亡的标记。川普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现在就看他能不能较为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了。
(2019/10/25 发表)






《中国文明整合世界》发表十五年之后

   谢选骏:《中国文明整合世界》发表十五年之后
   
   《<在北京是中午>:中国时代下的世界》(法广 10/04/2019)报道:
   
   在10月3日星期四下午上市的法国世界报上,该报刊出了一篇和中国有关的书评。相关的书的书名是:《在北京是中午》,由埃里克·乔 和 吉尔·方丹(Eric Chol et Gilles Fontaine)这两名记者撰写。两名记者通过38个采访报道,显示了中国在全球各大陆上的影响,有些是真实的影响,有些则是虚幻的。

   
   这篇由弗雷德里克·勒迈特(Frederic Lemaitre)撰写的书评写道,很正常,中国的崛起让人们在过去的几年中,出版了不少的书籍,探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埃里克·乔 和 吉尔·方丹两位记者,则利用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契机,出版了这本书,名为《在北京是中午,中国时代下的世界》。书评写道,虽然这本书的时间划分是人为的,但那38份报告说明了中国人在全球的影响力,这是一套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创作品。
   
   书评写道,书作者除了那些不能不提的事件,如在吉布提修建的军事基地,对委内瑞拉的财政承诺,对澳大利亚的政治影响,在温哥华获得假释的华为领导人的不幸,等等。除了这些,作者也关注了那些没有引发舆论广泛报道的事件:如南极的部分可以军事化的中汉基地;对全球汽车来说必不可少的刚果钴矿,甚至让美国总统都担忧的对格陵兰的稀土投资。
   
   书评继续写道,中国在原材料,国防,太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量子物理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在世界各大洲(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书作者毫不费力地表明:“北京的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旨在再次成为‘为整个地球腾出时间的帝国’”。但它成功了吗?对于埃里克·乔尔和吉尔·芳丹两位作者来说,“可以肯定的是,在2049年10月1日中国庆祝共产主义革命100周年之际,世界将进入中国世纪。” 书评表示,这些预测确实是有可能的,但仍然是大胆的预计。书评作者说,在阅读本书的38章之后,有可能你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书评继续写道,不论是在哪里,如果不是和当地人民对着干或者是和国际社会的一部份对着干的话,中国真的无法实现其目标。在印度总理掌控克什米尔,国际社会对此几乎完全无动于衷的情况下;中国人则不论是对台湾、还是对南中国海、甚至是对香港的任何干预都有可能引发国际危机。
   
   事实上,就像人们过去不希望是莫斯科时代或华盛顿时代那样,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人也都不喜欢进入中国时代。
   
   【《中国文明整合世界》发表十五年之后,法国人才发现,“整个世界都在与北京对时”——】
   
   从全球38个不同地区,观察中国近年来在海外的发展,展示中国成为无所不在的经济大国的道路。作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时,将当时全国五个不同时区,统一为以北京时间为准的一个时区为比喻,认为70年后,如今整个世界都在与北京对时。从波尔多葡萄园,到稀土矿藏丰富的深渊,北京“压路机”无所不至,几乎在所有地区都留下足迹。作者认为,这样的局面并非偶然天成,而是一种深思熟虑而且速度令人难以置信的努力的结果。60年代的中国还曾因饥荒而自相残杀,如今中国紧追世界第一大国。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中国实现了月球背面探测,在世界各地开辟新的道路。令人敬佩,也令人害怕。
   
   法国《回声报》文章指出,这本书的意义,正在于综合各种有意义的事实,找出内在关联。中国一方面保护自己的森林,另一方面不停地在西伯利亚砍伐桦树、落叶松及松树,中国市场上的木材几乎三分之一来自俄罗斯。这本书中关于西伯利亚城市托木斯克的章节概括出中国新殖民的全貌。非洲国家加纳,当地渔民已经无法获得他们传统食用的小沙丁鱼、马鲛鱼等鱼类,因为面对中国工业捕鱼船,他们的独木舟无法竞争。结果就是,加纳如今需要进口鱼类。《回声报》文章写道,中国的征服故事不单是一种猎取,而且也是要恢复失去的地位。1959年时,中国不是南极条约的签署国,如今中国决心不缺席,利用地理,不放过任何海洋议题,在那里部署人员,部署雷达,美国人常常认为中国在窃听。这未必是空穴来风。新丝绸之路步步推进,讲述着这个征服故事。2009年,有谁知道Khargos在哪里?但那里2009年建成的车站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陆地港口之一,从中国各地经过此地,通往欧洲,只需要15天的时间,它的所在地哈萨克斯坦有全球最大的铀矿,其一半产出卖给中国。这个密布各地的中国网络,无所不有,阿根廷的太空基地、刚果的钴矿、里昂的足球队员、加拉加斯的方舟医院、在联合国的超大影响力等等。部署在津巴布韦街头的中国监控摄像头减少了当地车祸死亡人数,但在此之外,也没有什么能逃过北京的眼睛……《回声报》文章结尾时利用文字游戏写道,合上这本书,看看时间,北京已是正午,欧洲还差一小时。
   
   谢选骏指出:这是2019年9月25日法国财经报刊《回声报》在“观点争鸣版”所介绍的法国记者Eric Chol 和Gilles Fontaine合著的新书:《Il est midi à Pékin》(在北京是中午)。不过法国人,不论写书者还是书评者都不懂也无法懂得的是,这个北京还是个没上正轨的中国!或说,这最多只是一个正在逐渐接近上轨的中国。要是有一天中国上了正轨,那就是全球政府形成的日子了——不论这个全球政府由谁担当。为何法国人不懂也无法懂得中国呢?因为说到底,法国不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区,正如欧洲各国相当于中国的另外一些省区。局部怎么可能看透全局呢?所以传说法兰西最伟人、科西嘉小岛民拿破仑直说“等中国醒来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拿破仑到死也不懂,还没有他的宗主国法国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为中国而震动过几次了。因为拿破仑所在的科西嘉岛,面积8680平方公里,居民有33万人——不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专区甚至一个县区。局部怎么可能看透全局呢?拿破仑怎么可能懂得中国呢。就像后来的黑格尔、马克思、爱因斯坦,也是一样的。
(2019/10/25 发表)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多名民主人士及人权捍卫者今日出狱/豆瓣热文:在爱国主义旗帜下 一切的恨都有了正当理由
  • 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官方史料指称西藏自古不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