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吕柏林:中国民主党是民运组织还是共运组织?/王军涛:再现辉煌/秦朝最后的疯狂
發佈時間: 11/9/2019 12:23:35 AM 被閲覽數: 68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独立评论

所跟帖: 老王社长 祝贺中国民主党组党史出版和《中国民主党组党史》序言   2019-11-04 00:43:09  


作者: 吕柏林   中国民主党是民运组织还是共运组织? 2019-11-04 14:28:04  [点击:987]
共运即指共产主义运动,拥护中共的共产主义运动即指拥护中共一党专政的运动,民运则是追求全民主权的运动,由此可知,共运是和民运不共戴天的运动,民运人士和共运人士是不共戴天的政治对立人士。加入中国民运组织的人士若蜕变成拥护中共的共运人士,民运组织就应将其除名,中国民主党若有党员蜕变成拥护中共的共运人士,就应将其开除党籍。《王司令还是民运人士?早就成拥共救共的共运人士啦!》证明,曾经的民运人士王希哲就是早已蜕变成拥护中共的共运人士。

然而,中国民主党老党员郑存柱先生却请早已蜕变为拥护中共的共运人士的王希哲为其编纂的《中国民主党组党史》作序,他作的序言也明白无误地坦白他的政治立场是拥护中共如他高度肯定和支持拥共的“至宪党”、“卫毛党”,如表示他“并不主张各政治倾向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竞争政权”,郑存柱先生也把王希哲所作的序言编入《中国民主党组党史》的序言。郑存柱先生的表现,不能不令人怀疑郑存柱先生究竟是民运人士还是披着中国民主党党员外衣的共运人士,就不能不令人怀疑他参加其中的中国民主党究竟是民运组织还是披着民运组织外衣的共运组织。
最后编辑时间: 2019-11-05 02:06:40




作者: 空椅子   王军涛: 再现辉煌 王丹:书写中国反抗运动的历史记忆 2019-11-04 02:03:51  [点击:1126]

再现辉煌

王军涛

中国民主党需要一部历史!中国需要一部中国民主党的历
史!感谢存柱先生,以此书开始这项工程!

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是中国政治史的一件大事。宪政民主
制度,是近几百年人类现代化在政治方面的必要建树。走向宪政
民主,是中华民族政治融入现代人类世界潮流的重要方面,也是
最艰难的方面。近百年中华民族现代化历史表明,科技和经济的
现代化,远比政治宪政民主化更容易被接受。我们的先辈曾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进行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亚洲第一个
现代宪政民主国家。然而,20 世纪中叶,这个宪政民主国家被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叛乱颠覆了。从此,中国大陆被二十世纪最野
蛮残暴之一的政权统治数十年。在经历人类和平时期罕见的灾难
和死亡后,我们这一代人终于再度认识到,只有宪政民主才能保
障基本人权,带来社会长治久安的和平秩序,让中华民族融入世
界进步潮流!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人再出发,重新开始创
建宪政民主的努力。而中国民主党是这一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因为,迄今为止成功运行的宪政民主政体中的公民,虽然是通过
各种自由机制表达利益和政见,但他们参与国家管理和建设是通
过政党组织的集体行动实现的。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标志着中
共统治下的中国民主运动走向成熟的重大步骤。此前,反对暴
政、要求民主的斗争中不乏组党的义士;有许多人被迫害乃至献
出生命。中国民主党的组党运动是争取建立一个通过合法公开活
动和平改造中共暴政的现代宪政民主政党。不论这种理念在中共
暴政中的可行性有多少争议,但这种政党的理念是必要的。如果
中国还有和平开放转型的机会,这样一个宪政民主政党将是发
动、引领和主导推动和平开放转型的重要力量。即使暴政是被革
命推翻,这样一个有现代政治文明取向的政党,也是减少转型代
价、创建宪政民主政体、恢复和平秩序的重要力量。

编写中国民主党党史,将有三个重要意义。第一,这是记
述、理解和研究中国现代政治进步史的重要举措。由于中国宪政
民主历史还在进行中,还在举步维艰的阶段,现代宪政民主政党
的意义还不被重视。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实现宪政民
主后,这些努力将是理解中国政治进步的关键环节之一。黑暗的
暴政会不遗余力地抹杀和消灭这些记忆,现在编写中国民主党党
史,是为未来中国学术研究和政治智慧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二,
这是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的必要措施。由于中共仍然坚持暴政,
中国民主化将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有无数
的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参与其中,他们会组建许多的组织。然
而, 正如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组织都在镇压和困苦中消失
了。他们仍是值得尊敬的英雄,但中国需要一个能引领中国结束
暴政,建立宪政民主中坚持到底并争取胜利的组织。作为今天被
中共最严厉镇压的组织,中国民主党也会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的斗
争过程。中国民主党需要不断引进新生力量,需要随着形势和环
境的变化而转型,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传统,对新生力量需要进行
党的教育,这是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在,第一代创建中
国民主党的人正在陆续离开我们,开始这一建设尤其重要。第
三,在中国进步的艰难转型中,中国民主党也会经历各种生死存
亡的考验,我们会在其中经历各种外部压力、内部冲突和个人缺
陷的折磨。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这些考验,中国民主党将是一段辉
煌的历史,而没有未来。我们需要各种精神资源帮助我们战胜困
难,我们自己的历史是这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写这样一部中国民主党党史,是早就该开始的工作。二十
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有美国和日本研究中国民主党史的专著,但
还没有中国人和中国民主党人自己的专著。这是中国民主党人思
想和组织尚不成熟的标志。今天,郑存柱先生的这部专著标志着
中国民主党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又迈进一步。这部历史文献的汇
编,让我们看到创党之初的中国民主党人的胸襟、视野、责任担
当、智慧、勇气和艰辛努力以及可歌可泣的牺牲。感谢存柱先
生。作为中国民主党人;他有更多的感觉把握中国民主党的历史
表述。

当然,编写中国民主党史,是一项恢弘的工程项目。这部资
料汇编仅仅是一个开端。存柱先生在邀请我为此书写序时告诉
我,他会继续编写中国民主党的历史。我期待着他的新作。中国
民主党、中国进步期待着这部新作。同时,我们中国民主党人期
待着更多的国人加入这项工作。

中国民主党人 王军涛

2019 年 10 月 28 日




书写中国反抗运动的历史记忆


1998 年 6 月开始,在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了一阵组党的政治风潮。这场组党运动虽然最后以受到当局的大力镇压而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但是它在中国人民近百年来追求民主与自由的历
史上,具备重大的意义。这是 1989 年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被镇压以后,时隔 9 年,中国民运人士再一次挑战中共极权主义的勇敢举动,它表现了中国民主力量生生不息的存在和奋斗,极大地鼓舞了国内外的中国人和全世界关心中国民主发展的人士;此外,这次组党运动的参与者,囊括了从 70 年代末到 1989 年“八九一代”的几批不同世代的异议人士,本身就代表著中国民主力
量的一次成功整合。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次组党运动才使得中共感到格外的恐惧,并对组党人士施以重手。这次组党行动,在中国四十年来的社会发展上,也是一个里程碑,起著承前
启后的历史作用:在此之前,大部分反对运动集中在高端的政治诉求上;而在组党受挫之后,中国的反对运动总结了经验教训,改为以“维权运动”的方式出现,把政治诉求转变为维护人民的具体权利。这个转变,与 1998 年的组党运动是有脉络上的连结的。

我一向认为,中国人在共产党的极权统治下追求民主的历史,从 1949 年就开始了,历经 1957 年的知识分子发言反抗,到1979 年的“西单民主牆”,从 1989 年全国规模的民主运动,再到 1998 年先锋力量的组党尝试,这 60 年来的反抗历史,彰显了中国人民从来都具有对民主自由的渴望,也表现出了很多义士为了理想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勇气,他们为后人树立了示范的雕
像。这样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即使在今天的中国,无法让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认识到,但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把这段历史整理出来,当作历史记忆去书写。
记忆本身,就是反抗极权的斗争。中国的民主运动,当然包括直接的政治行动,但是也应当包括书写历史这样的建设工作。这不仅是传承和延续那一段段历史,更是为了从过去的斗争中吸取经
验教训。因此,留下历史档案,是一项重要的民运工作。

很高兴看到郑存柱花费心血和时间,并具备这样的眼光,来从事中国民主党组党历史的资料收集和编辑出版的工作,更祝贺这样的工作的圆满完成。郑存柱是当年八九学运的参与者,是流亡海外的”八九一代“的中坚力量,他从事的这项工作,代表了‘八九一代”虽然经历了血腥的镇压,但是并没有失去我们的理想,仍在为中国的民主发展尽其所能地努力工作。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翻阅书中这些历史档案,从中感受精神的力量。

王丹
2019 年 10 月 30 日
最后编辑时间: 2019-11-04 02:06:41






作者: 曾节明   人民网转载文章暗示王岐山是李斯,王沪宁是赵高ZT 2019-11-03 19:04:50  [点击:1097]

赵高 秦朝最后的疯狂
陈 孟 《 环球人物 》(2008年第12期)


争霸中原550年的秦国、统一天下15年的秦帝国,是被谁推翻的?答案通常是陈胜、吴广、项羽、刘邦。大家轻易不会想到,他们的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同谋”。他没有和他们发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联络,但是他确实参与了这个重大的事件:结束短命的帝国。

这个人就是赵高。

法学天才

谁要说赵高不是人才,那一定是大错特错。事实上,他是一个法学天才。

在战国时代,许多人的姓氏暗藏玄机。赵高,就是赵国王族的远亲。他的母亲因为触犯法律,在秦国服刑,所以赵高兄弟几人,一生下就地位卑贱,被阉割成宦者。

但赵高不甘于卑贱。没有人知道,他在宫中究竟付出怎样的努力,才变成一个通晓法律的人。通晓到什么程度呢?竟然连秦始皇都知道了他的才能。于是,他被提拔做了中车府令,承担帝国刑狱、法令方面的工作。

换了别人,这只是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但这对赵高而言,就成了结交权贵、寻找靠山的机会——赵高结识了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他亲自对胡亥进行法律方面的教育,形同导师。当然,一个宦官和一个公子的来往,是需要瞒着秦始皇偷偷进行的。

秦始皇也非常信任赵高。举个例子,有一次,赵高惹了官司,秦始皇把他交给蒙毅处置,蒙毅判他死刑。结果,一向执法苛刻的秦始皇竟然“珍惜人才”,赦免了他。

成功夺权

秦始皇三十八年七月,这是一个令赵高终身难忘的时间。

秦始皇出巡,行至沙丘,忽然病重。随行者除赵高外,还有丞相李斯、幼子胡亥。秦始皇此前一直没有对后事做出安排,到了最后关头,不能不决定了。他想把皇位传给长子扶苏,但又不明说,只是吩咐让扶苏回首都主持葬礼。当然,谁都明白“葬礼主持人”和“皇位继承人”是同义词。秦始皇觉得,他不需要把话说明白。他发出的命令难道有人敢不执行吗?

有!赵高。

现在,遗命落在赵高的手里,这个唯一的传信人成了秦始皇意志的控制者。如何执行,全看他怎么想了——扶苏当上皇帝,我会是什么结果?扶苏的政见常常和秦始皇相左,对秦始皇身边的人,包括他赵高在内,都有看法。扶苏会重用自己吗?肯定不会。扶苏的亲信里,有替自己说话的人吗?没有,说坏话还差不多。蒙恬、蒙毅都是扶苏的亲信,忠贞耿直的蒙氏兄弟和赵高一向不和。如果胡亥当皇帝呢?毫无疑问,他不仅能保住小命,还会步步高升。好了,就这么决定了!

一场阴谋迅速展开。从前在蒙毅面前的忍气吞声,如今成为赵高奋斗的动力;从前烂熟于心的帝国律条,如今成了赵高夺权的技术保障。他有条不紊,率先提出封锁皇帝去世的消息,这一做法得到胡亥和李斯的赞同。秦始皇的遗体在臭鲍鱼的陪伴下继续向首都进发。

接下来,赵高开始真正的行动。第一步,是说服胡亥。说服一个人来当皇帝,这样的说客是最好当的。凭着与胡亥长期的友好关系,胡亥当然“笑纳”了赵高的建议。第二步,说服李斯。大逆不道的“篡位”行为,被赵高堂而皇之地说成了正义之举。而堂堂一国之相、荀子的得意门生李斯,为了自己的富贵,竟然被赵高一张宦官的嘴说服了。

至此,沙丘之谋,赵高取得了绝对的胜利。谁成了失败的一方呢?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公子扶苏。一道伪造的遗诏发出去:赐扶苏自杀。扶苏生性孝顺,他非但不怀疑这份诏书的真假,反而为父皇的“遗命”伤透了心,毫不犹豫地自杀了。

不过,真正让赵高解气的,是蒙氏兄弟的被诛杀。赵高向胡亥挑拨道:“我听说先帝很久以前就想立您为太子,可蒙毅劝阻说:‘不可以。’他知道您贤明有才,却长久拖延不让您册立,这说明他既不忠于您,又盅惑了先帝。以我的看法,不如杀死他。”胡亥言听计从。

指鹿为马

赵高、胡亥、李斯,这个权力的三角并不稳定。相比于前两者,李斯的内心还有一丝残留的良知。当全国范围内的诛杀愈演愈烈,李斯终于开始考虑帝国的安危了,他希望秦二世有所收敛,于是反复上书进谏。秦二世没有玩够,当然不同意李斯的谏言,但李斯是很有权威的丞相,又不能不接见,胡亥十分烦闷。

赵高及时出谋划策:“天子之所以尊贵,就是因为群臣只能听见声音而不能见面。您现在还年轻,朝廷之上,一旦举止言词不当,就会被大臣发现缺点。”

“那怎么办呢?”

“您深居宫中,减少与大臣的接触。这样,既可以为所欲为,又不会让大臣们发现。有事情时,臣为您传话就行了。”

秦二世十分高兴,好好表扬了赵高。从此,李斯等人要见皇帝可就太难了。看起来是皇权尊贵,实际上是赵高不费吹灰之力就垄断了对皇命的解释权,这本质上就是一次成功的夺权。

李斯苦于跟皇帝失去了联系。赵高又及时出现在李斯面前,用无比理解的口气说:我也一心想进谏,但身份卑微,皇上怎么会听我的呢?丞相大人为什么不进谏呢?李斯说:没有机会见啊。赵高大义凛然:这好办!皇帝一有空闲,我就通知丞相!

赵高的通知来了,李斯兴冲冲而去。结果,每次都是皇帝玩得正高兴、欲罢不能之时,李斯忽然跑进来,大谈特谈国家危机。秦二世哪有心思听,他只有对李斯的咬牙切齿而已。

见胡亥对李斯的怨恨积累得差不多了,赵高便悄悄对秦二世说:“沙丘之谋,丞相是共谋。现在您已称帝,可丞相并没有更加尊贵。或许他在图谋裂地称王!”这不过是犯罪动机猜想,赵高继续举证:“丞相长子李由任三川郡的太守,陈胜的老家就在丞相老家的邻县。因为这个缘故,陈胜的军队经过三川时,全郡都不作战。臣听说他们之间有书信往来。”

赵高杀李斯,是他才华的经典展现。他不是自己杀李斯,而是用帝国制度的漏洞来杀李斯。李斯一死,他被提拔为丞相,这时,还有谁是他的绊脚石呢?秦二世。

秦二世毕竟是皇帝,在收拾秦二世之前,赵高要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到底如何。一次,当着满朝文武,赵高指着一匹鹿告诉秦二世,这是一匹马。秦二世自然反驳:这怎么是马,分明是鹿嘛。赵高笑道,大家说说,究竟是鹿还是马?这不是看图识字,这是危险的政治游戏。所有回答是鹿的大臣,都遭到赵高的清洗。当大臣中都是“马派”的时候,赵高觉得好日子到了。

可秦帝国还有好日子吗?项羽已完成巨鹿之战,秦军主力覆没。秦二世终于发现赵高一直在骗自己。赵高铤而走险,迫使秦二世自杀,迎立胡亥哥哥的儿子子婴为三世。子婴设计,杀掉了赵高。

这时,刘邦率领的军队已经逼近关中。秦的灭亡,近在眼前。

小人难防

没有人能制止赵高这样的人出现——有大才华的小人,不是少见,而是多见。唯一有意义的反省是——一个庞大帝国,有高效运作的整套机制,可以征服四面八方的土地,可以统一成千上万的人民,为什么碰到一个小人,就会完全失灵呢?

类似的悲剧反复出现。秦始皇们缔造了一种秘密的权力运行机制,看起来稳定如山的统一帝国,其实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一个有漏洞的帝国,正如一道精密的防盗门,可以防君子,无从防小人。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徐水良:抛弃四个、五个现代化等支离破碎的陈旧低档次现代化理论
  • 上亿人听过他的演讲 陈秋实:被枪毙也无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