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因偷谷歌無人車機密跳槽Uber,現在被判要賠8.8個億(圖)
發佈時間: 1/13/2020 3:37:58 PM 被閲覽數: 8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因偷谷歌無人車機密跳槽Uber,現在被判要賠8.8個億(圖)
2020-01-12

來源:量子位


仲裁出爐,Uber和萊萬上訴失敗,賠償1.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8億元。


這還不包括未披露的法律事務費用。


最新消息,Uber爲前員工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和業務主管利奧·羅恩(Lior Ron)的又一次訴訟掙紮,再次失敗了。




 




 


依然是知名的跳槽事件,2016年,前谷歌無人車創始工程師萊萬和羅恩以Otto之名跳槽Uber,其後被曝出“商業竊密”,拷走了大量谷歌無人車的商業機密,隨後引發全球無人車第一大案。


谷歌無人車——後來的Waymo,一怒之下把Uber和萊萬等人告上法庭。


只是誰也沒想到,這場官司一打,Uber不僅折損了創始CEO卡蘭尼克,還拿出了價值約2.45億美元的股份作爲公司和解,最後挖來的萊萬等人,不僅離職走人,現在還要背負1.28億美元賠償。


在沒有競爭禁業一說的加州,跳槽無罪,但偷竊商業機密就會被重罰。



 






 


再次掙紮失敗


實際上,2019年3月,當時Waymo就贏得過臨時判決,萊萬多夫斯基需要賠償1.27億美元的,而他和羅恩總計還要額外賠償100萬美元。


只是萊萬和Uber不甘心,于是得到今日仲裁結果。


萊萬有1.28億美元嗎?可能沒有。之前在法庭上,他的代理律師說,萊萬淨資産爲7200萬美元——不過披露該數據是出于保釋,希望以此證明萊萬不會逃跑。



 






 


但Uber又爲何依舊夾雜其中?


因爲萊萬賠不起,可能還會由Uber買單。去年判決出爐時,Uber就表示過,作爲這兩位前員工達成賠償協議的一部分,最後公司可能不得不支付整個判決費用。


所以這麽一算,Uber因爲萊萬多夫斯基,因爲與Waymo的無人車專利大戰,支出的總賠償就要高達3.7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5.8億。


這還不包括雙方高額的律師相關費用,以及Uber受損的品牌聲譽,以及因此先後離職的萊萬、羅恩,以及Uber創始CEO卡蘭尼克。


一次“偷竊”,如此代價,令人唏噓。



 




 


案件完整回顧


最後回顧一下谷歌Waymo和Uber的這場風波。


一切從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說起。


萊萬多夫斯基是谷歌自動駕駛的核心工程師,並在2016年1月離職,5月份,他創立無人車開車公司Otto;8月份,創立不到3個月的Otto被Uber以6.8億美元的“天價”收購。



 




 


再過1個月,Otto完成了一次PR性質十足的無人卡車公開路測,一時鎂燈奪目,質疑也隨之而來:爲何如此神速?是否涉及知識産權問題?


更加匪夷所思的意外來自一封激光雷達合作郵件。


這封郵件中,谷歌發現有其他之前在Waymo、後來轉投Otto和Uber的員工下載了與谷歌激光雷達技術有關的其他高度機密信息,其中包括了供應商列表、制造細節和高度技術相關的工作陳述等內容。


懷疑由此開始,糾紛隨之而來。


已從谷歌完成分拆的Waymo發現,萊萬多夫斯基離職前,下載了1.4萬個高度機密的Waymo文件,包括Waymo專有的電路板設計方案,並且用這些竊取的文件開發Uber的自動駕駛。


一怒之下,2017年2月,Waymo正式將萊萬多夫斯基和Uber告上法庭,並且訴訟重點落在激光雷達技術的專利問題上。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一告竟然成了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泥潭2017的關鍵一擊。



 




 


當時Uber公司深陷內部性醜聞,作爲創始人及CEO的卡蘭尼克被內外诟病,但正是Waymo的專利訴訟案,讓Uber董事會發現了卡蘭尼克更大的秘密。


Uber大股東Benchmark發現,Uber天價收購Otto,極可能是一場卡蘭尼克自編自導的“好戲”,而且卡蘭尼克涉嫌故意隱瞞諸多已知信息,最後導致Uber與Waymo發生訴訟糾紛。


到底怎麽一回事?Benchmark在狀告卡蘭尼克的文件裏說得非常清楚。


據Benchmark訴狀披露,Uber和萊萬早在2015年5月20日,就開始討論某些技術問題。2015年10月-12月11日期間,萊萬和Uber的代表已會見過五次。


另外,在一次一對一的會面後,卡蘭尼克親自建議:萊萬應該創建一個公司,然後Uber來收購。


而且早在2016年1月,卡蘭尼克就預計到可能會和Waymo打官司。


更爲關鍵的是,作爲收購Otto盡職調查的一部分,Uber曾委托法務顧問Stroz Friedberg准備一份關于Otto或萊萬是否擁有屬于Waymo的任何文件或信息的報告。Stroz訪談了Otto團隊的五個人,並對他們的電腦和其他設備進行廣泛的審查。


Waymo認爲,這次調查足以讓Uber知道萊萬是否持有Waymo的資料。但值得注意的是,被調查人萊萬曾經試圖阻止在訴訟中使用Stroz的報告。


並且在2016年6月——收購案官宣前,卡蘭尼克已經得知Stroz報告的內容,但他單方面決定不向董事會披露調查結果,因爲他擔心這會影響他對董事會的控制。



 




 


更加不利的消息是,最近的公開信息表明,最早在2016年3月11日,萊萬多夫斯基就已經彙報給卡蘭尼克、Nina Qi、Cameron Poetzscher、Lior Ron,他擁有的五張光盤中包含谷歌的信息。


但這些信息,卡蘭尼克都選擇了“留中不發”。


一切的一切,都爲Waymo狀告Uber埋下了導火索,並且給了萊萬和卡蘭尼克關鍵一擊。


雖然在Waymo起訴Uber的幾個月裏,Uber方面還拒絕停止萊萬的工作。但2017年5月26日,萊萬多夫斯基最終還是被Uber解雇——當然,核心原因是卡蘭尼克自身難保。


解雇萊萬18天後,卡蘭尼克的Uber CEO之路也走到了盡頭,2017年6月13日,卡蘭尼克也在董事會的壓力下,公開宣布辭去Uber的CEO職位。



 




 


三方新進展


案件落錘,各安天命,三方都有新進展傳出。


Uber,在闖下無人駕駛撞人致死的滔天大禍後,慢慢複蘇,重整無人車旗鼓,依然當做一個重要未來業務發力,只是低調了很多。


萊萬多夫斯基,自己創立了一家無人卡車公司Kache.ai,但目前所有權還“寄”在其父母名下.



Waymo,依然是全球自動駕駛領域遙遙領先的公司。


剛剛宣布完成2000萬英裏的實際路測裏程,全球獨步。


Waymo的CEO約翰·克拉夫奇克(John Krafcik)說,最初的1000萬花了10年,而第二個1000萬只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上兩條同類新聞:
  • 28名博士25名硕士全部遇难,伊朗损失超西方想象,空军司令已道歉
  • 美英澳日等國祝賀蔡英文當選連任 北京表示不爽(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