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一生3次抵达巅峰/武汉病毒有解药;天心仁爱,神仙秘术献奇方/美中大战前瞻
發佈時間: 2/26/2020 10:42:12 PM 被閲覽數: 36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史上活得最明白的人:一生3次抵达巅峰,3次清零重启





  历史长河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豪杰,乱臣贼子,什么样的人物,应有尽有。

  但像他这样,一生功成名就,且活得明白透彻的人,实属凤毛麟角。

  他一生,三次抵达巅峰,三次清零重启,官位、财富、权力和荣誉,随时丢弃掉,毫不在意。最终在波诡云谲的时代中,全身而退,活到了高寿。

  后来人评价说,春秋战国近五百年,以功名始终者惟其一人而已。

  在他的事迹被记载并流传后,2500年来,他一直是中国人的理想人格镜像。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历史上的每个时代,都有无数人想参照他的活法,却鲜有人模仿成功。

  因为他的人生太过完美,所以被奉为经典范式。也因为如此,各种头衔在层累的历史中,不断加到他头上:一流的谋士,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顶级的商人,富豪,慈善家,中国商圣;道家代言人之一,民间的财神,完美爱情诠释者,游刃有余的成功者……

  他是范蠡。一个满身谜团的传奇人物。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范蠡(约公元前536—前448)

  1

  范蠡的出场,就是一个经典。

  他是楚国人。春秋末年的楚国,出了很多人才,我们后面将要看到的吴越争霸过程中,背后较量的两拨谋士基本都是楚国人。

  在人才济济的楚国,出身贫寒的范蠡,虽然腹有才学、胸藏韬略,但却没有机会崭露头角。怎么样攒人气,养名气呢?他采用的是当时的牛人惯用的手法,即《史记》所说的“佯狂倜傥负俗”——假装疯癫,“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

  恰好范蠡所在的宛县,当时的县令叫文种,也是个遗落人间、落落寡欢的英雄人物。文种的志向,就是找一个最佳拍档,一起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范蠡佯狂的举动,于是引起了眼光不凡的文种的注意。

  文种先派了个小吏,去请范蠡。小吏回来报告说:“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范蠡这个人啊,真的有病。意思是,文种您看走眼了。

  文种听后哈哈大笑:“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说白了,文种是在赌范蠡是真狂还是佯狂,是真有病还是装病,这个概率是五五开;加上当时的社会,正赶上一个秩序崩溃与重建的时代,一切人和事往往都是反着来的,所以文种也说“狂夫多贤士,众贱有君子”。这么一算下来,范蠡是贤士佯狂的概率大增。

  真的被文种赌对了。

  当他亲自去拜访范蠡的时候,第一次范蠡在他面前学狗叫,对着他狂吠,他毫不在意;第二次范蠡就放弃了疯癫之态,修整衣冠,以一个君子的形象出现在了文种面前。

  两人彻夜相谈,越聊越投机,相约前往当时的新兴国家——吴越两国,寻求实现个人抱负的机遇。

  春秋末期,列国的争霸事业,促成了各国之间人才的流动,以及职业经理人政客的出现。这些流动的政客,类似于现在的职业经理人,以辅佐君王建立霸业为根本目的,注重谋略和手段,而轻视是非与对错。这一时期,列国后起之秀,已从黄河流域的传统强国,逐步转向长江中下游的新兴三国——楚、吴、越。尤其是楚国,人才溢出效应明显。

  范蠡和文种结伴离开楚国,先到了吴国。但此时的吴国,已经有楚国人在那里主政,著名的伍子胥、太宰嚭都是楚国人。

  两人觉得在吴国留下来建功立业的胜算不大,只好继续前往实力更加弱小的越国。当时的越王允常,接纳了他们。

  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510年,距离战国时代开端仅有35年。此时的范蠡,25岁左右,风华正茂。

  接下来将近40年的吴越争霸,是春秋时期最后的大国崛起之战。两国虽然仅赶上了雄霸天下的末班车,但精彩程度和戏剧性丝毫不逊色。

  不过,翻开吴越争霸的历史,我们会发现,站在前台斗智斗勇的两帮人,基本都是楚国人。吴越两国则成了楚国人施展谋略和智慧的舞台,仅此而已。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楚吴越地图,图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2

  在吴越争霸中,范蠡最大的本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范蠡曾向越王勾践进谏,阐述了他的治国核心思想:“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具体来说,持盈靠天道,一个国家要维持强盛状态,应该顺应天道,盈而不溢;定倾靠人事,只有任用合适的人,才能使一个国家从危亡险境中安定下来;节事靠地道,国家要注重经济建设和生产,处事要有所节制,从而奠定强国之基。

  简单来说,范蠡的能力就是两个词:

  一个是“识机”——把握时机,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他都看得很准;

  另一个是“识相”——认清形势,该服软的时候服软,该强硬的时候强硬,绝无二话。

  我们来看范蠡的实战操作。

  在吴越最初的交手中,吴王阖闾几乎是常胜将军,越王允常却总吃败仗,最后含恨而死。

  公元前496年左右,允常的儿子勾践即位,阖闾认为新君不稳,这是攻击越国的最佳时机。没想到,越国在国丧期间受到攻击,反而激起极大的斗志。据说越国出动了一批敢死队,分成队列,步伐坚定地冲到吴国阵前,然后停下来,也不开战,而是大声叫喊一阵后,齐刷刷挥剑自杀。这种残酷的死士打法,把吴国军队打懵了。最后,当越国主力发起真正的进攻时,吴国乱了阵脚,大败而归,连吴王阖闾都被击伤,随后不治而亡。

  阖闾临死时,交代儿子夫差说:“绝不可忘记越国之仇。”夫差遂以复仇为志,专门找了一个人站在院子里,一看到夫差就大声提醒:“夫差,你忘了越王的杀父之仇吗?”夫差一定要回答:“不敢忘!”通过这种仇恨宣传,吴国上下弥漫着一股复仇的气息。

  越王勾践则叫嚣着要趁势灭掉吴国。但范蠡劝谏,反对越国出兵打吴国,理由是吴国的复仇斗志一如此前的越国,被激发起来后就难以被战胜。此时出兵,时机不对。

  勾践不听,于公元前494年发动了进攻。吴越双方激战于五湖(今太湖),越军果然一败涂地,狼狈逃回越国。吴国乘胜追击,连战连捷,勾践一退再退,最后在五千战士的护卫下,退守会稽山。越国面临亡国之灾。

  眼看社稷江山难保,勾践赶紧向范蠡求教如何摆脱危机。

  范蠡指出,事到如今,只能识相,向吴国委屈求和,卑辞厚礼。只要不被灭国,越国甘愿接受一切条件,称臣纳质,奴隶人民,什么都可以。

  勾践这次听从范蠡的建议,派出文种前往吴国军中求和。文种用美女和厚礼贿赂了太宰嚭,太宰嚭遂在夫差面前替勾践求情。伍子胥站出来,坚决反对饶过勾践和越国,他说,天要灭越国,如果吴国不接受,一定会反遭其殃。夫差有过三秒钟的犹豫,最终还是决定退兵,放过了勾践。

  条件是勾践夫妇一起到吴国,做吴王夫差的奴仆。

  出发前,勾践要带上文种。范蠡表示,自己愿代替文种,随勾践同行,他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文种擅长内政,理应留下来打理战败后的国家,而自己擅长外交,应当出发陪同越王一起为奴。

  在吴国,范蠡要越王勾践把“识相”二字贯彻到极致。在吴王夫差生病时,范蠡教导勾践亲自去尝夫差的粪便,以此迷惑和打动夫差。夫差果然动了恻隐之心,三年后允许勾践等人返回越国。

  与此同时,战胜了越国的吴国向北方扩张,夫差准备对齐国发动战争。伍子胥仍然表示反对,一再跟夫差强调要把力量用来防范越国。夫差不听,而进攻齐国也取得了胜利。对此,伍子胥认为,虽然胜利了,也不是好事。这时,另一个楚国人太宰嚭,跟伍子胥闹起了内讧,太宰嚭向夫差进谗言,说伍子胥是一个批评者,但不是一个爱国者,他并不爱吴国。

  吴王夫差已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选择相信太宰嚭而怀疑伍子胥,并命令伍子胥自杀,让太宰嚭主管国政。伍子胥临死的时候预言说,把我的头颅挂在城头吧,我会看到越国灭亡吴国的。夫差不以为然。

  而回到越国的勾践,接受了范蠡关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强国计划。可是,勾践卧薪尝胆的耐心,终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坚定。到第四年,他就坐不住了,想起兵伐吴。范蠡按住他,跟他说:时机未到,时机未到!

  以后几乎每一年,勾践都要催问范蠡:时机到了没?范蠡每次只能苦劝他耐心等待。

  伍子胥自杀后,勾践要伐吴,范蠡劝阻说,天时未尽。

  吴国遭灾,水稻歉收,勾践又要伐吴,范蠡又劝阻说,人事未尽。

  勾践闻言大怒说,我跟你谈人事,你就跟我谈天时;现在我跟你谈天时,你又跟我谈人事。你是存心耍我呢?

  范蠡解释说,人事必须与天时、地利相结合,方可大功告成。今吴国遭灾,人民恐慌,君臣上下反而会同心协力,共度内忧外患。大王仍宜歌舞欢饮,迷惑吴国,夫差见此,必然不修德政。待其百姓财枯力竭,心灰意散,便能一举成功。

  吴王夫差在黄池之会上,达成了吴国的霸业,但他没有料到,所谓的巅峰,过后尽是漫长的下坡。

  一直到公元前473年,越国终于向吴国发动了总进攻。因为夫差连年北上中原争霸,国力空虚的吴国很快就全线溃败。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固守,并派出使者向勾践乞和,希望勾践能像20年前自己对他那样宽容,允许保留吴国社稷,而自己也会像当年的勾践一样倒过来为之服役。

  勾践还真的心软了。

  这时,范蠡强硬地赶走了吴国使者,他说:“当年上天要灭亡越国,吴国放弃了,所以才有今天的报应。如今上天要灭亡吴国,越国能逆天而行吗?”说完,他击鼓兴师,灭了吴国。

  吴王夫差最终蒙面自杀。蒙面是为了死后不见伍子胥,他没有脸面去见伍子胥。

  吞并吴国之后,越王勾践北上与诸侯争霸,成为春秋最后一霸。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吴越争霸

  3

  而在越王勾践忍辱多年,终于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他的身边,早已没有了人生导师范蠡的身影。

  根据《国语》的记载,范蠡在从灭吴的前线返回越国的途中,走到五湖,未入越境就跟勾践辞行。是的,在所有人认为范蠡应当享受越国崛起的荣华富贵之时,这个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的智者,这次把手中所有的牌都出光了——无论是官位、荣誉、权力还是财富,他通通弃之如敝屣。

  勾践急了,一半诱惑一半威胁,说:“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你不走,我跟你分国而治,如果非要走,我绝不会对你和你的家人客气。

  范蠡不为所动,淡淡地说:“君行令,臣行意。”大家各行其是。

  《国语》记载,范蠡“遂乘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给历史留下一个功成身退的背影,仅此而已,没有人知道范蠡的最终去向。

  数百年后,到了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写《史记》,才补写了范蠡功成身退后的经历。

  《史记》记载,范蠡出海到了齐国,没有忘记与他共患难的老朋友文种,他千里致书,劝文种赶快离开越国,以免遭杀身之祸。书中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多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接到范蠡的信,或许是认为自己对越国有功,勾践不至于杀他,或许是实在放不下身边的荣华富贵,因而没有当机立断离越,只是“称病不朝”。

  这时有人向勾践进谗言,诬陷文种“作乱”。此时的勾践已经是春秋霸主了,哪里还记得卧薪尝胆的苦日子,身边也不需要什么贤士能臣了,于是赐剑给文种说:“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以先王试之。”话说得这么漂亮,实则非常残忍。你教我“伐吴七术”,我用了三招就灭了吴国,天下无敌了,你真厉害呀,剩下的四招,你留着去教教我那位生前老吃吴国败仗的父亲吧!用现在的话,其实就是“你去死吧”。

  面对绝情的勾践,文种最终伏剑自杀了。

  而范蠡早已“浮海出齐”,改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先是在海边耕作,父子共同劳动,艰苦奋斗。时间不长,就成为新一代富豪,齐人共推范蠡担任齐国的丞相。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太顺利,不管做官还是经营,都迅速达到极致,这样反而不吉利,于是归还相印,把家财分给朋友和乡亲,带着家人悄悄离开。

  最后,范蠡看中了陶(今山东定陶,或肥城)这个地方,认为居于天下的中心位置,四面通途,有利于从事贸易,发家致富。不久之后,果然财富积累巨万,人称“陶朱公”。

  《史记》说,范蠡离开越国后,“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就是说,范蠡晚年三次创业,三次都成了亿万富翁,每次,眼睛都不眨一下,把钱全捐了。

  司马迁将范蠡在越地、齐地、陶地生活空间的转换,称作“三徙”“三迁”。《史记》写道:“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又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可见,司马迁对范蠡三次重启人生、三次均能达致成功非常佩服。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这就是范蠡的成功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活得明明白白。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范蠡大概活到了88岁,相当高寿。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明代画家吴彬笔下的范蠡泛舟归隐图

  4

  在我看来,司马迁是按照“史上活得最明白的人”这一刻度在刻划范蠡这个人物的。

  一般认为,《国语》是战国时期的作品,离范蠡生活的年代更近,而《史记》的问世是在《国语》的两三百年后。所以问题来了,《国语》对于功成身退的范蠡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均没有交代,只说“莫知其所终”。而《史记》突然对这一切都有了清晰的交代,离历史现场越远,记载却越详细。这正是史学大师顾颉刚提出来的“层累地制造历史”,时代愈往后,历史人物的形象愈得到放大和强化。

  也就是说,至少从司马迁的时代开始,范蠡已经被传奇化了。

  回看春秋诸侯争霸的历史,其实非常模式化,彷佛是为了说明同一个道理而共同编写出来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任用贤人则王,轻信奸人则衰。吴越两国争霸,历经三四十年,两度兴亡,都在这个道理中循环。范蠡这个人在吴越争霸中,有两个镜像:一个是吴国的伍子胥,一个是越国的文种。

  论才能,同为谋臣、各为其主的范蠡和伍子胥,不分上下;论功绩,主军的范蠡与主政的文种,亦难分伯仲。但这三人中,只有范蠡得到善终,这才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缺失、最稀罕的品质:

  能力和功绩都是容易复制的,尤其是在一个人才大爆炸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但活得明白的人,永远只是凤毛麟角,甚至独一无二。无论是100年,还是1000年,甚至3000年,都跳脱不出这个定律。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功业,但当无数的大脑为了建功立业生死与之的时候,最终能走出来的那个唯一的全身而退者,才是打破定律、超越时代的存在。

  司马迁写范蠡,不排除传说和虚构,可能正是想突出这一层意义:人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因为司马迁生活的朝代,也是历史大循环中的一环。西汉立国之前的楚汉争霸,就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一个镜像,身陷其中的各种英豪都能在历史中找到他们对应的“原型”:

  刘邦——勾践;

  项羽——夫差;

  伍子胥——范增;

  文种——韩信;

  范蠡——张良;

  ……

  不管是为人,还是经历,这些人物对照组都有十分类似的地方。包括他们说出来的话,讲出来的道理,比如韩信被诬谋反,喊出那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不正是范蠡对文种留恋权位的告诫吗?而范蠡这一理想型人格,终于在时隔数百年后,找到了张良这个完美对应的镜像,以至于有不少学者质疑,司马迁到底是以张良的形象在重新塑造范蠡呢,还是以范蠡的形象在塑造张良?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楚汉争霸,是吴越争霸复刻版

  司马迁表面是在写历史,实际是在写政治寓言。通过吴越和楚汉这两个时代的人事纷争,揭示了历史的循环论。而他寄寓跳脱历史循环的完美人物,无疑就是范蠡—张良这一组镜像。坚持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力,智慧才有助于独立人格的建立。

  范蠡得到后世的尊崇,原因正在于此。

  到了东汉,人们给范蠡虚构了一个搭档叫西施(关于范蠡与西施的爱情,也成为后世一个经久不衰的虚构题材),并认为范蠡是神仙转世,在传奇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神化。唐宋时期,范蠡配享武成王庙,地位进一步提升。唐代诗人汪遵有一首《五湖》诗,对范蠡激赏不已:

  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

  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宋人黄震则评价说,“春秋战国近五百年,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

  最有意思的是偏居一隅的南宋,宋高宗赵构以越王勾践自居,大力弘扬卧薪尝胆精神,在君臣的对话中,经常以吴越争霸的历史作比喻。赵构曾以吕颐浩、秦桧并相,将他们比作范蠡、文种。而臣子们也用范蠡的话术,告诫皇帝“人事未尽”“天时未尽”,什么时候该强硬,什么时候该妥协等等。在这种政治语境下,范蠡成了南宋君臣相互利用的历史资源。可惜南宋最终呈现出来的时代格局,却走向了越国崛起历史的反面。

  到了近代,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范蠡因为他在商业上的成功,而被民间广泛奉为“财神”。

  然而,这些加诸其上的头衔,说到底只是历史对于成功人物的“马太效应”罢了,牛掰的人在层累创造之下,显得越发牛掰。

  尽管没有几个人做得到,但不可否认,范蠡就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理想型镜像。

  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世界上,满满当当都是,活得稀里糊涂、死得不明不白的人啊。

  功名自古是危机,谁似先生早拂衣?(赵孟頫《题范蠡五湖杜陵浣花》)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尚学锋等译注:《国语》,中华书局,2007年

  饶恒久:《范蠡生平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6期

  田素义:《西施与范蠡考》,《齐鲁学刊》,1993年第5期






大医精诚,武汉病毒有解药;天心仁爱,神仙秘术献奇方

作者:金复新1  于 2020-2-22--贝壳村



这一段时间推特上全是大陆因戴口罩、封路、抢购而武斗、上吊、跳楼、底层互害的视频,开始我还会点看,后来竟多得实在看不过来了。

即便国家已经如此狼狈,乱成一锅粥,五毛还在为党国涂脂抹粉,连我的微信里都收到老粉红转发的五毛视频,自豪地说:“中央一声令下,人口千万级的城市说封就能封,哪个国家做得到?中央一声令下,14亿人民统统居家隔离,哪个国家做得到?”把奴性吹嘘成“制度优势”。

所以我说,要是武汉肺炎再象以前那些灾祸那样不了了之,连一个中央首长都没挂掉,就算死再多民众,我党也不会有一丝的忏悔,反而还要当作“制度优势”来进一步忽悠群众,便讽刺道:“这算啥?人家日本人早就做到了,太君一声令下,南京十几万守军老老实实被几个太君押到江边枪毙呢。除非中央哪天也能做到一声令下,你们十四亿韭菜乖乖互缚双手,跑江边跪着,等候七常委来处决,那我才服!”老粉红差点气得背过气去。

有人劝我,千万不要在微信流露反党情绪,很多人的号都因此被封掉了,现在大家为了保号,都假装小粉红在微信里叫喊“武汉加油”欺骗网警呢。于是我也学小粉红喊起了口号:“感谢政府感谢党!没有党中央,我们早就被病毒销毁了!习主席千万不能死,你死了,叫我们怎么活呀!”

不光是匪共在利用疫情大做广告,轮仔们也没闲着。那个沐轮还在节目中威胁大家说,这次瘟疫就是来销毁那些不肯信轮教的人,大家只有念“九字真言”,加入轮教,才能保命。然而,今天有个叫scorpionmpst的网友就在我视频下揭露:“笃信发病不就医、不吃药,我在汉口疫区的表哥,就是按大法理论来处理自己的新冠感染肺炎,导致耽误病情,心肺衰竭,今天刚刚去世。老共隐瞒疫情,大法耽误病人,专制迷信,荼毒众生。”看来,当了大法弟子,也是逃不过武汉肺炎的。我回复道:“这是雷哄稚欠下人民的又一笔血债!”

有人问,复老,您作为多年行走江湖的游医,有没有法子医治武汉肺炎呢?我不敢说自己读书过目不忘,但读过的书多少还是有点印象的,我记得在一本《庸盦笔记》《清稗类钞》《右台仙馆笔记》这样的书里曾看到过一则记载,说是在同治年间,云南发生某种不明瘟疫,百药不效,整村整村绝户,死的人太多,以至于每到晚上,就见万千鬼火成队而行。然而在瘟疫发生之前不久,当地李树突然生出瓜一般大的果实,从不结果的楸树,也结了象豆子一样的果实。有人聪明,认为天生此异物,难道真的就没有意义吗?于是就收藏了一些。等瘟疫大起,聪明人觉得异物或可以治异疾,试之果然。由于收藏得少,奇货可居,竟卖出高价。等治好瘟疫,那些李树和楸树又不再结果了。人们感慨,虽在大劫之中,也能见到天心仁爱,给你关上一扇窗,必定再为你打开一扇门。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所谓“人众疾疫难,非时风雨难,星宿变怪难”,往往同时显现。如果现在还有聪明人,当知冰雹只在夏天出现。然而就在前几天,包括武汉在内的中国大部地区就发生了正月里打雷下冰雹的异象,如果谁能将那几场冰雹接下,化水服用,看能不能治愈武汉肺炎?如果你们已经错过了这个机会,也可以诚心持诵《药师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并在佛前发露忏悔自己以往的过恶,看看能否免灾。

现在来讲正题。综合各家消息,武汉肺炎的基本来历已经清楚了,这不容中共抵赖。原来,17年前的萨斯病毒实际也是中共违背签署的禁止发展生物武器的国际协议,偷偷开发恐怖组织才热衷的害人之术引起的。有媒体就找出当年吴仪的讲话,连吴仪都承认了这点。

尽管当时已经造成灾祸,但毕竟不了了之,于是中共心存侥幸,偷心不死,在包子上台之后,眼见西方各国昏君当政,野心便极度膨胀了起来。好好的日子不肯过,偏要自不量力,又做起了称霸世界、奴役全球、害人害己、“杨梅”吐气的中国梦。为此,大张旗鼓实施各种各样阴险战略,有毫不掩饰要控制它国政治经济的一带一路计划,有公然要盗窃美国科技的千人计划,有“弯道超车”的2025计划,统称“超限战”。

除了发展核武、海军、导弹,更为隐匿的,是继续发展可以毁灭全人类的生化武器。匪共先派丑鬼邱臭果夫妇打入白左之国加拿大的顶级实验室,盗回毒株。然后以科研为名,邀请法国为其在武汉建造P4病毒实验室,对毒株加以改造,在四个基因组加入艾滋病等蛋白,使病毒不仅毒性更强,而且更狡猾更难对付。很明显,这样做的目的绝不是为造福人类。

虽然法国人再三告诫中国人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千万不能使病毒外泄,并要求中国决不可私自建造类似的实验室。然而,法国白痴哪里了解我们中国人有多邪恶?哪里知道我们中国人满脑子想的都是消灭美帝,杀光日本人,奴役全球的邪念?哪里能想象我们中国人被饿死几千万时可怜兮兮,刚吃了几年饱饭,就会作征服全世界的美梦?哪里知道我们中国人一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轮仔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不参与政治,却又公开大搞政治,中国人都觉得“这很正常呀!这哪算罪恶呢?人就是应该这样说话不算话的呀。我平时也这样呀。”中共公开宣称遵守WTO规则,却我行我素,肆意践踏,中国人也不觉得有何不妥。这次中国人又一如既往,表面上哼哼哈哈,虚与委蛇,背地里却认为偷师学艺成功,自说自话在武汉以外又建造了另外四家实验室,疯狂地研发害人之术。

岂料,2019年发生了香港反送中事件,游行大半年不绝,中共无法控制局势,包子狼狈不堪。正无计可施之际,王沪宁等狗头军师竟想出一条毒计,叫武汉病毒实验室加紧开发主要传染亚裔的肺炎病毒,以期尽快散布到香港,迫使港人停止大规模聚集活动。

然而,包子和狗头军师们万没想到,负责开发的石正丽等人都是沽名钓誉、不学无术、利欲熏心,靠吹牛拍马、逆淘汰评上职称的伪科学家、科技流氓、文化败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更要命的是,该研究所的负责人,竟然是江绵恒那的淫棍马仔舒红兵小三上位的姘头王延轶。王延轶是靠文艺特长生的资格读的大学,靠读舒红兵的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凭两三篇挂名的论文,她那一脸邪淫、无法无天、地包天的老公就将其提拔为正厅级的武汉病毒实验室所长。这骚货专业水平一点没有,除了描眉打鬓,搔首弄姿勾引官二代,自我感觉良好,沉溺淫乱的感情生活外,哪有心思执行法国人劳什子规章制度?

包子却信心满满,天真地以为只要把任务交给这帮和自己一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奸夫淫妇、猪头蠢货,就万事大吉,便能战胜美帝,征服台湾,血洗日本,实现自己当世界老大的宏图大愿,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现在才后悔得跳脚,指示狗男女们要“注意生物安全”。但除了起到不打自招的作用外,已于事无补。

果然,没过多久,武汉P4实验室和所有中国单位一样,法国人严苛的规章制度就成了贴墙上的一纸空文。进出隔离区域再不履行消毒、穿戴、人员、排风的要求,污染物、遗弃物、动物尸体再不按规定销毁处理,更有甚者,那些所谓的“烟酒生”为了赚几个小钱,竟把做了病毒实验的动物拿到野味市场倒卖,做成卤肉下酒吃,致使病毒大规模传播,造成惨绝人寰的人类浩劫。这一切都是中国人那千年不绝、自不量力、疯狂狭隘的爱国情怀造的孽!结果,美国人没害到,自己却先中招了,爱国野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罪有应得!这些中华护旗手们可比蝙蝠、穿山甲、屎壳郎坏多了,不仅没有任何忏悔,反而把责任推给无辜的动物。

我在想,如果现在问那些被传染了病毒,正在死神面前垂死挣扎的爱国五毛小粉红:“你现在觉得太太平平过日子重要?还是爱国,杀光美国人,让习主席思想统治全世界重要?你是宁肯得武汉肺炎也要支持保留武汉病毒实验室继续害人呢,还是同意撤销实验室保住自己小命呢?”不知道它们此时会如何回答。

那么,在中共委托武汉病毒研究所研发毁灭人类的病毒期间,该所有没有哪位工作人员,或者业内哪位知情者出来表示反对?规劝石正丽、舒红兵、王延轶等人拒绝接受包子下达的任务?肯定是没有的。然而,我相信,如果在中国古代,一定会有人采用激烈的方式加以制止,三国时的吉平太医就是这样的人。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篡夺汉家天下,汉献帝偷传衣带诏给国舅董承,要他除掉曹操。董承无计可施,此情却偶为太医吉平所知。没想到吉平主动请缨,说除掉曹操易如反掌,只要自己在药里下点毒就成。

我读三国,佩服的不是那些大英雄,恰恰是吉平这些地位不高、名气不大、故事不多的真英雄。试想,董承执行汉献帝的指示完全在清理之中,因为刘家江山完了,他这个国舅也当不成了,有切身利益在里面。而朝中的权力斗争与吉平毫不相干,无论汉献帝还是曹操当皇帝,他都是太医,里外里都没吉平什么事,“浑身不搭界”,完全犯不着趟这浑水。而且,虽然曹操疑心病最重,华佗就因此而死,对吉平却很信任,开什么药都喝下,可以想象,要是曹操当了皇帝,吉平可能更受器重。

因此,当吉平自告奋勇要去行刺时,连董承都不相信,吉平情急之下,竟咬下自己一截手指以明心迹,嘴里喷着血说道:“决心杀贼,倘有反悔,天地不容!”

照现在喷子的道德标准,就会用阴谋论来揣测这一事件,说董承肯定是对吉平许了高官厚禄,吉平才肯下手。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吉平要是行刺失败,必死无疑。但即使行刺成功,曹操手下许褚、曹仁、曹休、曹洪、夏侯渊等爪牙也不会放过他,吉平一定连丞相府大门还没逃出就被砍成肉泥,哪里还有命去享受高官厚禄呢?吉平硬要管这桩闲事,完全出于自己对是非的判断,受自己价值观的驱使,哪怕豁出命不要,也要维护正义,与名利无关。当然,吉平的这些想法在现代人眼里完全是在发神经。

可惜吉平咬手指发誓的一幕被董承的家奴秦庆童看见,秦庆童因与董承的小妾私通,害怕受到处罚,便向曹操告发。曹操怎么也想不出吉平会有什么作案动机,对此半信半疑,只好假装生病,请吉平前来配药,暗中观察。直到亲眼看见吉平偷偷下毒才完全相信。当吉平从曹操言语间发现事机败露后,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上前一把揪住曹操的耳朵,另一只手试图将药灌进曹操嘴里。曹操早有防范,一把将药碗打翻,药力猛烈,连地砖都裂开了。

吉平被捕后,经受严刑拷打,身上无一寸好肉,仍拒不交待受谁主使,反骂声不绝,说“天使我来杀逆贼!”曹操问:“你原有十个手指,现在为什么只有九个?”吉平大声说:“我咬手指立誓,就是要杀死你这祸国害民的逆贼!”曹操叫狱卒取刀来:“给你一齐截了,让你为誓!”狱卒把吉平手指一齐剁下。吉平当时就痛得昏迷过去,醒来仍继续骂道:“我还有口可以吞贼,有舌可以骂贼。”曹操要割掉吉平的舌头,吉平瞅准一个机会,大叫:“我不能为国家除去逆贼,这是我的终身遗憾!”然后一头撞向台阶而死。

如果吉平活在现代,也在武汉病毒实验室工作,就不会袖手旁观,而会正告王延轶、石正丽等人勿从事这种危害全人类的勾当。并警告淫棍舒红兵:“病毒实验室负责人的职务相当重要,你勿视作儿戏,派你姘头来担任,害人害己,出了事,小心老子不客气。”自然,这些狗男女是不会听的,反而会抬出中国梦来吓人,说这是中央的命令:“你要再管闲事,小心我们叫国保把你丢进去!”

那就会逼吉平采取极端的方式了。哪天他带把尖刀上班,趁石正丽、舒红兵、王延轶等人不备,突然蹿出,“噗”的一声,一刀一个,从狗男女腰间扎入,再往上朝肾脏一搅,将淫棍狗男女活活痛死。那个祸国殃民的七常委闻讯,恐怕也得吓晕,怀疑民风彪悍,自己身边警卫员会不会也出一个吉平?即便以后武汉实验室再想偷偷摸摸搞实验,也没有哪个“科技狗男女”敢继承石正丽、舒红兵、王延轶的“未尽事业”了,生怕还有吉平跳出来。那么就不会造成今天惨绝人寰的悲剧,从而制止了疯狂的中国梦复兴梦。即使吉平为此送了命,却保住了无数人的生命,积了大德,死后必定成神。

所以,如果湖北人祭拜太医吉平,学习他那股精神,培养人间的正气,我相信是能够克制病毒蔓延,而百毒不侵的。

现在哪里还有吉平这种爱管闲事的人呢?这些年只出了个杨佳,仅仅为报私仇,就已经震慑上海警界了。要是中共知道每个单位都有深藏不露却很有脾气的吉平,都会突然爆发,采取极端手段的,中国何至于搞成今天这样?

三国时期之所以称得上群星璀璨,是因为那时的人讲的是忠义,不怕死,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为日本敬仰。而现在的中国没有继承古代中国人的美德,遗传的是狗奴淫棍的基因,一见到领导来视察,就胁肩谄媚,都是秦庆童的后代,都是伪中国人,与吉平等真中国人相比,恰恰是两个极端,难怪被日本人看不起。

伪中国人从小不仅受党文化的毒害,还受各种势力变异思想潜移默化的毒害而不自知。公知教他们要“理性”,洋人教他们要“博爱”,专家教他们要“守法”,轮功教他们要“慈悲”,民运教他们要“和平”,老师教他们要“文明”,从各方面培养他们的奴性,使他们逐渐远离真正的中华文化。他们反而会指责吉平“不讲职业道德”,说:“医生应该是救死扶伤的,不论好人坏人都要救治,我们情愿今后被武汉肺炎窒息而死,也绝不仿效吉平,决不利用医生的身份谋害首长的性命!”坚持认为将“理性、博爱、法律、慈悲、和平、文明”用在中共这样的恶魔身上也是有用的,是能够争取到自己想要的民主的。实际是在为自己的懦弱找借口。这样的民族实际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懦夫会为自己的懦弱狡辩,说:“哎呀,我们又没有枪,包子防范又严。”你没枪,总能找到一把尖刀吧?菜刀总有吧?包子防范严,你们单位的共干不会都里三层外三层有警卫员保护吧?如果局长、村长、恶警、书记配合中央为虎作伥、整人害人、贪污腐化,只要你看不顺眼,你都有权力下手,一刀捅了就完事了。只要中国经常发生群众刺杀基层官员的事件,就没有谁再敢轻易入党,去当中共的官了,中共的统治基础就崩溃了,什么样的政策都无法贯彻执行了,呼之不灵了,中烂海里的七常委就坐不住了。

孙策怀疑许贡勾结曹操要害自己,就把许贡杀了。许贡的三个默默无闻的门客却不以自己“没有手枪,孙策防范严密,我们只是吃了许贡一口饭而已”为托词而一哄而散,而是坚持不懈地寻找机会报仇。暗杀孙策其实要比暗杀包子难得多,因为孙策指挥千军万马,身边随时有一批爪牙,无论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还是丁奉、徐盛、陈武、潘彰,都不是中烂海保镖比得了的。而且孙策本人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人称“小霸王”,太史慈也顶多和他打个平手,这哪里是一脸死猪样的包子能比的呢?然而,即使这样,还是被三门客找准机会给做掉了,若非程普等人及时赶来,三人甚至可以顺利脱逃。

包子前年搞修宪称帝,你们朝野上下不是都反对的吗??但为什么只敢背地里给包子再起几个绰号,却没人敢当面指责呢?无论官民,甚至是中共元老,见了包子面,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两股颤栗,我不知道你们怕包子什么?这就是现在的假中国人,连猪头都怕,而三国时候的中国人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

董卓想废掉少帝,先是在通明园宴请所有的大臣,席间提出要废少帝,当场遭到丁原的斥责,双方立即吵了起来,并都拔出了宝剑。丁原虽然和董卓一样,统帅三支进京勤王军队中的一支,但当时毕竟身处董卓的地盘上,算得上是生死不惧。试想要是董卓当场下令刀斧手动手,丁原必死无疑。幸亏李儒看见丁原身后站着威风凛凛的吕布,有所忌惮,急忙劝架,丁原才免于一死。

董卓一次不成,又在家中宴请大臣,此时吕布已经投靠了董卓。董卓生怕再次有人反对,便在席间布置了千名甲兵,交吕布指挥,这才敢再提废立的主张。没想到司隶校尉袁绍又跳了出来,破口大骂,董卓拔出剑来吓唬,袁绍孤身一人,毫不畏惧,在千名甲兵包围下,也拔出剑来对峙。董卓始终未敢动手,让袁绍在众目睽睽之下昂然离开,回冀州当军阀去了,这才有后来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可叹今天有很多伪中国人还看不起袁绍,觉得比不上自己。试问,你们哪一个有袁绍的胆量?你连在包子面前打个喷嚏都不敢,还敢在董卓吕布面前拔剑?

最终董卓还是在朝堂上逼着少帝与何太后滚蛋。尚书丁管见少帝被欺负得哭哭啼啼,耐不住气愤,就一边拿手中的笏板朝董卓砸去,一边冲上前要和董卓拼命。董卓叫甲兵将丁管拿下斩首,丁管至死仍骂不绝口。

请问秦庆童的后人们,你们连维护自己的利益都不敢拼命,遇到那个场合,难道还有丁管的胆量?如果现在中国还有丁管这样的人,哪怕多几个不怕包子来抓的董瑶琼,包子这种胆小鬼也不至于这么无所顾忌呀?在这个奴性十足自贱自弃的国家,每个人却又觉得自己的命是最金贵的,都不肯为自己的理想献身,只是袖手等待美国来解放自己。可我要问了,你们这些秦庆童的子孙哪里配得上享受民主的待遇呢?你们这种烂国确实只配实行帝制。

董卓杀了丁管,以为再没人敢反对他了,于是放心大胆留宿宫中,还纵兵抢掠,残害百姓。他哪里知道除了偷偷摸摸在暗中算计他的司徒王允,还有敢于当面刺杀他的越骑校尉伍孚。其实董卓对伍孚还算友好,有一天下朝时,还亲切地拍着伍孚的后背送伍孚出门。万没想到,就在此时,伍孚突然变脸,抽出尖刀刺向董卓。可惜董卓毕竟是打过仗的,反应敏捷,躲过刀锋,双手将伍孚的手腕抓住。董卓膂力过人,伍孚一时挣脱不开,边上的吕布迅速将伍孚揪倒。董卓问伍孚:“为什么要造反?”伍孚回答:“你又不是君王,谈什么造反?”伍孚最后被凌迟处死时,毫无惧色,大骂不止。

现在十四亿伪中国人可能又有喷子会诋毁伍孚,说伍孚一定是想杀掉董卓,让刘协给他升官,才有这个胆量。有这个可能吗?伍孚行刺失败,必然得死,伍孚行刺成功,也难逃吕布毒手,哪里还有升官发财的一天?要今天告诉你,你去把包子杀了,可以升官发财,还能得到你梦想的民主,你敢去吗?

那时的中国人,有英雄的基因,连大反派曹操都曾是热血青年,受王允唆使去刺杀董卓。其实董卓这人大大咧咧,容易被人骗,竟放心大胆让包藏祸心的曹操进入自己的卧室,还当着曹操的面呼呼大睡。但曹操应该明白,无论刺杀成功还是失败,自己肯定是活不了的,门外董卓的爪牙就不会放过他。事实比这个还糟糕,虽然他的刺杀行动因意外情况而终止,却还是被吕布识破了意图,尽管他已经逃走,但朝廷一纸通缉令就让在他半路被陈宫捕获,若不是陈宫私下放水,他早就被砍了脑袋。所以,即使曹操都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完全没有功利的考量。

再看现在伪中国人,有那个比得过曹操呢?不这样作对比,哪里看得清这个的民族有多么不可救药?请问你们这些接受马列邪教的伪中国人,有何德何能敢代表中国,叫嚣统一台湾?人家港人想和你们伪中国人划清界限,当真中国人有什么错?你们自己做了包子的韭菜还不过瘾,还要逼港人去接受包子的统治,对黑警的暴行叫好?我看确实到了让病毒对这个烂透了的民族进行大淘汰的时候了。

按说香港人还带点真中国人的基因,敢跟恶警缠斗大半年,但毕竟被洋人的“文明”洗脑太久,不敢兑现嘴上说的“揽炒”。据说至今有2500港人不是自杀就是被黑警打死,却没有一个人敢与恶警同归于尽的。我就不明白,你连自杀都敢,怎么就不敢玩命?你搞不到手枪,厨房的尖刀总该有吧?你趁恶警不注意,突然冲出,捅死一个够本,捅死两个赚一个;或者恶警抓你时,你把恶警抱住,掏出刀子一刀扎下去再死也行;或者专找在港共干和中资企业高管下手,一刀一个。要是多几起这种事件发生,保证中国势力在香港再也待不下去了,老老实实退出香港,滚回北京,香港早就光复了。




美中大战前瞻

作者:qxw66  于 2020-2-23 --贝壳村

 

美国防部助理部长: 准备好与中国军事冲突并不让人意外,或许只有金灿荣例外。丫永远太乐观,说中国打台湾时,美国会说---你丫好自为之,偶走了。可这位助理部长意思,则美国不会在任何地方军事上让步。
当然也有很多主说,哇,中国那么弱的时候,就让美国吃了两次败仗。。。还说,哇,连塔利班都打不过。。。但别忘了,那些是陆战,美国的主要优势---海军不能发挥。要知道美国在海上从来没有败过,而据称世界海军的前两名是---美海军,美海军陆战队。
可中国如果只能唯唯诺诺,那龟儿子永远无法出头了,所以中美一战不可能避免。。。这样的大战也会很快升级导致全面核大战,人类毁灭。
于美国言,晚打不如早打,因为很快可能就打不过了。美国的工业能力比中国弱了很多,只是军火工业还比较强。此外,美国军费也是中国的若干倍。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民众的声音应勇滚蛋/希羅多德與司馬遷——及聖經與東西方歷史之互證
  • 打著右派旗號臥底海外民運的林希翎/翁如兰 中国建国后水平最高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