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加州今宣布重新開放6大條件 解禁後的生活這樣過(組圖)
發佈時間: 4/15/2020 9:41:15 PM 被閲覽數: 79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加州今宣布重新開放6大條件 解禁後的生活這樣過(組圖)
2020-04-15

灣區吃貨小分隊

4月14日,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近期民衆最關注的加州“解禁計劃”。

①影響居家隔離令解除的6大指標

②解禁具體時間沒有確認,如果病例開始下降,將在五月初修改目前的居家令

③複工後學校、餐廳、企業、超市該如何控制病毒傳播



圖片來源:CNN

加州州長紐森指出,目前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幹預措施起到了顯著的效果,然而,這些禁令也對加州的經濟和整體的醫療保健系統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任何與居家隔離禁令相關的修改考慮都必須在一個漸進的、基于科學和數據驅動的框架下進行。需要以科學主導,而不是政治主導。

加州重新開放必須滿足這6大原則:

檢測跟蹤能力跟上。

政府部門必須有能力通過檢測、追蹤、隔離及監測確診患者來保護加州所有社區;

保護弱勢群體。

政府部門可以有效預防新冠確診患者因爲感染病情惡化;

醫療物資充足。

加州醫院及衛生系統有應對確診病例激增的能力,包括有足夠的口罩,防護服等個人防護設備,ICU病床,呼吸機等;

救治能力強。

加州醫療部門有開發不同療法以滿足醫療需求的能力;

公共場所社交距離。

企業、學校和兒童保育機構需要支持民衆保持6英尺社交距離;

根據疫情狀況隨時調整居家令。

政府部門有強而有力的行政團隊,如果發現疫情有變動,將馬上采取更嚴格的居家令。



圖片來源:gov.ca

除了解禁的原則外,還有 4 個目標需要達成:

確保醫院有照顧病人的能力(有足夠的口罩,防護服等個人防護設備,ICU病床,呼吸機);

預防患有嚴重疾病,免疫力低下的高危人群被感染;

建立保護公衆健康和福祉的能力(重新繪制公司,學校,公共場所動線圖:拉開社交距離,限制人流);

減少疫情對社會、情感和經濟的幹擾。

發布會上,加州州長紐森和衛生官員就複工之後的檢測力度、學校、餐廳、企業、超市的相關疑問進行了回答:

還需要做多少檢測來防止社區傳播?

加州的衛生官員希望能夠測試所有被認爲感染的人,並監視與他們密切接觸的所有人。

爲了跟蹤確診病例,政府正在增加人員,並且正在評估各種手機應用程序,以幫助跟上被感染的患者及其聯系人以監測其症狀。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返校,未來學校該怎麽做?

目前學校的這個學期已經結束了,秋季返校時建議錯開開學時間,減少孩子們的接觸,改變午餐流程,最好不在同一時間吃飯,重新考慮體育課的安排,改變更衣室的擺放方式,增加線上教學的課程。

企業,餐廳會重新開放嗎?在一系列限制下它們該如何運營?

對于矽谷的衆多科技公司來說,遠程辦公已經是一種大家比較習慣的工作方式,在可行的情況下,work form home可能會繼續。

建議餐廳可能必須減少桌子,以保持社交距離。餐廳服務員可能必須戴口罩和橡膠手套,菜單需要是一次性的,食客可能需要在門口被測體溫。

超市的消毒措施和社交距離規定可能沿用到零售商和辦公室,辦公室周圍和收銀台上都要裝上玻璃噴嚏護具,加上六英尺的標記,可以在排隊結賬時讓購物者保持距離。

夏天的各種音樂會,節日遊行會舉辦嗎?

在群體免疫和疫苗正式普及之前,群體聚集基本是不可能的。此前,舊金山市長London Breed周一在記者發布會上明確表示,關于許多人期待的一年一度的4.20 Festival,今年不會被允許,舊金山將不容忍任何人當天在Hippie Hill集會。

往年420,大量市民和遊客會聚集在Robin Williams Meadows一起high,爲了防止聚集性感染,市長說,今年該地區將被圍起來,會有警察在周圍巡邏,並在必要時逮捕違規者。

雖然發布會上並沒有宣布太多關于重新開放的時間線,但是從州長和衛生官員的態度來看,整體的開放和複工計劃都是相對保守的,這在家已經呆到長草的灣區居民來說也是希望,越保守的政策意味著疫情會穩步的控制,幾個月都宅過去了,再忍一忍會是值得的。

加州加油!矽谷我們等你恢複~~~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疫情損失:失血20萬億美元 全球經濟大幅倒退/白宮:台灣去年底曾通報人傳人 遭WHO已讀不回
  • 美國連環重擊 逼問世衛:領導層是否收額外中國補助/加拿大掀起制裁中國官员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