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美國警告:在華公民可能遭受肆意拘禁/德語媒體:領英上招攬的中國間諜
發佈時間: 7/12/2020 1:16:18 AM 被閲覽數: 29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美國警告:在華公民可能遭受肆意拘禁






中國武警5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南部的一個宣傳畫前站崗。
中國武警5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南部的一個宣傳畫前站崗。








美國政府警告說,中國肆意拘禁的執法風險有所增加,美國公民在中國要多加小心。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美國國務院星期六向在華美國公民發出的(11日)警告說,中國針對外國人的肆意執法風險有所增加,包括肆意拘留和禁止出境。


國務院指出,“美國公民可能被拘留,而且無法得到美國領事的服務或有關他們指控罪行的信息”。美國公民因爲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原因可能遭受“長時間的審問和拘押”。


國務院警告說,“安全人員可能因爲發送對中國政府持批評態度的私人電子信息而拘留美國公民或加以驅逐”。國務院沒有提供具體事例,也沒有透露發布安全警告的具體原因。


路透社說,美中近期都頒布了針對對方官員的簽證禁令。中國外交部星期三表示,澳大利亞發布的中國肆意拘留風險的類似警告是不實信息。

美國之音



德語媒體:領英上招攬的中國間諜


《每日鏡報》指出,自從習近平上台以來,為了維護共產黨的統治,情報部門變得愈發重要;中國如今會以非常規的手段在境外招攬間諜。同時德國經濟部長談及中國時有關德國「不是世界道德導師」的表態,也引起廣泛關注。


Symbolbild Jobsuche Social Media (Fotolia/Photo-K)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每日鏡報》於週五發表了題為"中國是如何在領英(LinkedIn)上招攬外國間諜"的文章,指出:"必須提防那些自稱是科研人員或獵頭的人:實際上他們想要達到的目的是,讓人成為中國的經濟間諜。"


作者Sebastian Christ在文章開頭寫道:"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早已經成為了中國間諜行動的目標。而從最近的發展來看,中國政府再一次大幅度提高了行動力度。而且如今改採取的是一些非常規的手段。"


該報的訊息來源是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BfV)本週最新推出的年報。關注到與中國相關的內容,《每日鏡報》寫道:"可見政治間諜和經濟間諜活動的規模大幅度提高,同時以軍事偵察為目的的訊息搜索活動也沒有減少。"


報導指出,尤其是中國對歐盟、G20會議之類的跨國機制的興趣不斷增大。"在經濟方面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涉及中國利益的領域,比如說5G網路建設、有關科技政策的爭端或者同美國的貿易戰。"


招攬間諜的流程


在介紹了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指出的幾次針對德國企業的網路攻擊、並推測這些攻擊有中國政府的背景後,文章寫道:"現在就連職場社交網路對於中國情報機關來說也變得愈發重要。比如說LinkedIn(領英)就會被用於招攬活動。(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的)報導稱'實際操作的流程幾乎總是一樣的:一些自稱是學者、職業介紹人或者獵頭的用戶會聯繫一些很有專業背景的個人……會向他們拋出極具誘惑力的條件,然後請他們去中國。然後就會被情報系統招攬'。"


報導關注到:"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的報告指出,中國也會在德國為其社會信用系統收集資料。受影響的包括在德國生活的中國人,也包括使用來自中國的網路服務、App或者支付服務的德國公民。被點名的包括阿裏巴巴、騰訊,也包括提供共享自行車服務的企業。"


作者在文章結尾部分寫道:"總的來說,自從習近平2012年出任國家主席後,情報機關在中國政治體制中的意義不斷增加。它所收集的所有訊息也是為了維護中國共產黨的統治權。"


«Seidenstraßen»-Gipfel in Peking (picture-alliance/dpa/O. Geibel)

2019年4月下旬,阿特邁爾代表德國政府前往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峰會


向中國發出的警告


針對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特邁爾(Peter Altmaier)最新接受《法蘭克福匯報》採訪時,有關"包括歐盟在內的西方國家的貿易政策從來就不曾只以對方國家是否民主作為唯一導向……他不是世界的道德導師"的表態,德國媒體紛紛追蹤報導。


德國《新奧斯納布呂克報》以"阿特邁爾為發展中國經濟關係辯護"為題關注阿特邁爾的最新表態。但在引語中突出他向中國當局發出的警告寫道:"聯邦經濟部長阿特邁爾警告稱,考慮到中國政府在香港的做法,德國會在經濟上採取行動。"


德國《商報》則直接以"阿特邁爾就香港國安法發出警告"為題,報導了這位經濟部長最新的表態,並在引言中寫道:"聯邦經濟部長不願意僅以其它國家是否民主為前提制定貿易政策。同時願意向香港的企業提供幫助"。


德國《經濟週刊》也就上述表態報導稱:阿特邁爾願意就國安法和香港企業展開對話。作者援引其表態寫道:"無論這些企業的員工擁有什麼國籍,我們必須幫助他們使其不致以陷入危險境地"。該報隨後指出,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去年公佈的數字,兩國之間貨物貿易的總規模已經達到2057億歐元。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德國之聲中文網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川普可能会把选举推后,11月可能不会有选举了 ZT視頻
  • 中美关系分析/轉載/FBI爆:猎狐计画胁迫美籍华人回国或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