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新麥卡錫主義卷土重來?美國極右翼崛起對華裔絕非佳音
發佈時間: 7/12/2020 9:57:14 AM 被閲覽數: 9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新麥卡錫主義卷土重來?美國極右翼崛起對華裔絕非佳音
2020-07-11

世界民意論坛  Comment:支持圍剿共産黨,清除共産主義思潮的麥卡錫主義運動。這一運動是正確的,上一次,針對蘇聯,這一次,針對中國。


多維新聞/人民網


美國曆史上的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指的是美蘇冷戰期間,在參議員麥卡錫(McCarthy)的帶動和影響下,美國政府在沒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以國家安全名義指控他人和企業不忠、顛覆、叛國等罪,這被稱之爲“麥卡錫主義”。

而從1950年代中期起,麥卡錫主義逐漸衰敗。但60多年後的今天,興盛于美國的“第二次紅色恐慌”時期(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似乎在中美之間的對抗和博弈中重新走上舞台。



中國外長王毅說:“中國不會也不可能變成另一個美國。”圖爲5月22日,王毅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主持新聞發布會。(AP)

北京時間7月9日,中國國務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向中美智庫媒體視頻論壇——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聯合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視頻方式進行的論壇——發表致辭時表示,中美關系面臨建交以來最嚴重的挑戰。美方一些人出于意識形態偏見,正不遺余力把中國渲染成對手甚至敵人。【相關新聞:較量日漸白熱化 王毅抛中美最大危機論】

他在致辭中稱:“當前美國的對華政策基于缺乏事實依據的戰略誤判,充滿情緒化的宣泄和麥卡錫式的偏執。美方對中國的無端猜忌已經到了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的地步。似乎每一項中國投資都包含政治目的,每一位留學人員都帶有間諜背景,每一項合作倡議都別有所圖。”

王毅話音剛落,美國聯邦司法部當地時間7月9日宣布,俄亥俄州立大學風濕病學教授和研究學者鄭頌國(Song Guo Zheng,也有譯作鄭宋國),被控利用美國的研究資金幫助中國從事科研,當日出庭受審,法官拒絕保釋。

美國聯邦司法部表示,鄭頌國是中國政府“千人計劃”成員。他有意隱瞞與中國一所大學的合作關系,隱瞞從中國政府那裏拿到的研究經費,“在一項複雜的陰謀中”利用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大約41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幫助中國從事風濕病和免疫學領域的研究。

“千人計劃”又稱“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在2008年12月起組織實施該計劃,由中共組織部、中國人社部等機構負責推動。在2018年6月之後,多位申報或被招攬的“海外高層次人才”被美國相關機構調查,甚至遭到“間諜罪”起訴。在此之後,“千人計劃”消失于中國官方公開文件和官方報道之中。









美國司法部指出,鄭頌國2013年參加了中國政府的“千人計劃”,以後就利用在美國的研究去爲中國服務。鄭被控沒有向美方的雇主和國家衛生院報告自己存在的利益沖突和他對外國的承諾。

盡管旨在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劃”已在中國國內悄然消失,但是美國似乎並未因此停止調查。最近兩年,曾有多位“千人計劃”科學家被捕,鄭頌國只是其中的一位。

2020年6月,因被指隱瞞參與中國“千人計劃”,美國哈佛大學化學和生化系前主任、知名納米研究學者利伯(Charles Lieber)被美司法部起訴,他于2020年1月被捕,原因是他被指控隱瞞自己參與了中國的“千人計劃”。

2020年5月13日,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前雇員、“千人計劃”學者王擎在家中被捕。他被控電信詐騙和未告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參與千人計劃。

2020年5月8日,美國阿肯色大學電機系高密度電子中心主任、華裔教授洪思忠也被捕,他被司法部指控電信欺詐。法庭文件顯示,他曾鼓勵同事從千人計劃那裏獲得資助。

另外,美國司法部5月的另一份聲明稱,執教于亞特蘭大埃默裏大學的李曉江博士承認提交虛假納稅申報單的重罪指控,在申報單中抹去了從千人計劃獲得的約50萬美元。他被判緩刑一年,並支付3.5萬美元的賠償。

2018年7月5日,中國“千人計劃”專家,通用電氣工程師鄭小清被FBI逮捕,他被指控涉嫌竊取蒸汽渦輪制造流程圖等技術機密轉移。

2017年9月20日,“千人計劃”專家、前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教授張以恒被捕,2019年2月24日已被判處欺詐罪等三項罪名。

以上這些,還只是不完全統計。

2018年9月,美國網絡傳出聯邦調查局已將“千人計劃”學者列爲調查重點,並按名單一個一個查,並指“千人計劃”恐將淪爲“入獄計劃”。一位美國知名大學華人教授曾媒體透露說,仍留在美國的千人學者,有一些已經被FBI約談,有些地方甚至連警察局也在參與排查。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之前甚至宣稱,美國大學當時共計約36萬名的中國留學生中,“幾乎每一個”都是間諜。甚至,連美國自己的教授,僅僅因爲同中國的院校有過正常的學術交流,就被解聘甚至被捕入獄。這讓人不得不懷疑,已經被扔進曆史垃圾堆的麥卡錫主義,是不是又回來了?

當然,目前爲止,與麥卡錫時代“不少美國人被指爲共産黨人或同情共産主義者,被迫在政府或私營部門、委員會等地接受不恰當的調查和審問”相比,現時美國的動作還停留在針對中國的“千人計劃”參與者層面。未來會否擴大化,還需觀察。

但美國政府的上述行爲,無疑就是王毅批判的“麥卡錫式的偏執”典型。或者,我們可以稱之爲針對中國的“新麥卡錫主義”。就像美國前參議員、前駐華大使馬克斯•鮑克斯(Max Baucus)在接受采訪時所說的,美國實際上已經出現了新的麥卡錫主義。這種情況,曆史上只見于上世紀的美蘇“冷戰”時期和戰爭年代。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當年美蘇之間長達半世紀的、被稱爲“冷戰”的政治對抗。中美已經陷入“新冷戰”,是很多觀察家的共識。特朗普政府5月20日發布的向國會遞交的《美國對華戰略方針》,就被認爲是美國的“新冷戰宣言”。



挾民粹主義入主白宮的特朗普,將中國作爲最大戰略競爭對手甚至敵人,在政治、經貿、金融、科技、安全等所有領域,遏制中國的發展和崛起。圖爲2020年7月4日,特朗普在白宮演講。(Reuters)

該報告字裏行間透露出白宮對中國未能按照其設想完成國內政治經濟轉型的失望與不滿,不加掩飾其對華的強硬與遏華的急迫。而所謂“政治經濟轉型”,在對美國抱有警惕的中國人看來,實際上就是對中國的“和平演變”,是當年和平演變蘇聯的翻版。

正如多維新聞此前文章《中美關系會走向更壞嗎? 從北京前高官的警示談起》所指出的,事實上,中美正在進行一場“非常規戰爭”——世界老大美國針對追趕者中國的全方位遏制戰爭。

不過,這場戰爭有別于美蘇之間全然沒有經濟聯系,以及兩大陣營意識形態激烈對抗,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摧毀對方的爭霸。目前爲止,與當年美蘇兩國之間的爭鋒相對不同,中國沒有要美國爭霸的意圖。王毅在上述場合中說:“這個世界不應非黑即白,制度差異也不應導致零和。中國不會也不可能變成另一個美國。”“中美雖然社會制度不同,但完全可以並行不悖,和平共存。”

北京方面強調“和平共存”,並不意味著對中美關系滑向“新冷戰”沒有警惕。2020年5月24日,在中國的兩會記者會上,王毅24日在北京就中美關系表示,美國一些政治勢力正在綁架中美關系,試圖將中美關系推向所謂“新冷戰”,這種危險的做法是在開曆史倒車。

2020年5月中國兩會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近年來,美國連續向中國發起貿易戰、科技戰,以及調兵遣將對中國實施軍事極限施壓,加上中國實施的反制,外界多認爲中美恐不可避免陷入“新冷戰”,加速雙方“脫鈎”。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回答這一問題時說,中國一直摒棄冷戰思維,脫鈎對誰都沒好處。


國際觀察:警惕“麥卡錫主義”幽靈重回美國

“過分了,像麥卡錫時期也像希特勒時期。”日前,美國前駐華大使馬克斯·博卡斯在接受CNN采訪時表示,當前美國政府借疫情反華的論調可以與當年的“麥卡錫主義”和希特勒時期相提並論。這位前美國駐華大使的論斷乍聽之下似乎有點“聳人聽聞”,但觀察一下美國的防疫局面便知一點也不過分。

當前,美國國內疫情逐步走向失控,美國政府不去全力抗擊疫情,反而將“炮火”集中對准中國,栽贓汙蔑、抹黑陷害,無所不用其極。“甩鍋”中國就是政治正確,說句公道話反而成爲“異己”,美國政壇正充滿著一股歪風邪氣。上世紀五十年代,由共和黨人約瑟夫·麥卡錫一手締造的“白色恐怖”似乎正卷土重來,“麥卡錫”們比比皆是。

約瑟夫·麥卡錫,1908年生于威斯康星州,靠膽大和欺騙早年成名,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作爲共和黨參議員,以反共、排外名噪一時,成爲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主義”代表人物,許多美國有良知的進步人士被以“親共”罪名投入監獄,當時美國籠罩在恐怖氣氛之中。

當前的“麥卡錫”以美衆議院少數黨領袖凱文·麥卡錫爲主要代表。兩位麥卡錫最大的政治共同點是意識形態上的強硬反共,約瑟夫·麥卡錫反的主要是前蘇聯,凱文·麥卡錫針對的主要是中國。前者豎起了“麥卡錫主義”的黑旗,後者則在5月7日宣布成立衆議院共和黨“中國特別工作小組”,“以應對中國在各個層面對美國的‘攻擊’”。

“我們不能再等了,必須采取行動了。”凱文·麥卡錫在講話中,攻擊中國“掩蓋疫情導致目前危機”,鼓吹“不僅要追究中方在疫情方面的責任,還必須采取大膽行動,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與中國競爭”。由此可見,凱文·麥卡錫“誓與中國見高低”的“決心”和“硬度”決不亞于半個多世紀以前約瑟夫·麥卡錫之對于前蘇聯。

利益一致、立場相同、臭味相投,兩個麥卡錫似乎有了“跨世紀的擁抱”。此次,博卡斯大使直接點出“麥卡錫主義”回歸的現實可能性,是基于當前美國政府面臨的嚴峻挑戰和錯誤對策的客觀分析。在美國疫情防控一團糟的形勢下,美國政府不知自省糾錯,反而對內壓制不同意見,對外自樹強敵、尋找替罪羊。過去是針對蘇聯,現在是針對中國,過去搞“麥卡錫主義”,現在或搞“新麥卡錫主義”。

目前,美國政壇萦繞著“白色恐怖”氛圍。蓬佩奧們給政敵、敢于說真話的科學家、媒體人扣上了“親華”的帽子,或許哪一天將直稱“親共”。這與當年約瑟夫·麥卡錫按圖索骥抓“親共分子”何其相似。難怪連博卡斯大使也驚呼“可怕”。

需要明確的是,凱文·麥卡錫在當前背景下想讓“麥卡錫主義”死灰複燃,是一個看上去很時髦,但是充滿危險和變數的活兒。姑且不論“新麥卡錫主義”在美國國內能否站得住,單看它針對的是中國,就知道行不通!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世界不是那個世界了,美國不是那個美國了,中國更不是當年的蘇聯。

(作者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原副會長、前駐外大使)


麥卡錫主義:一個制造恐懼及侵犯公民權利的年代

在上世紀50年代,成千上萬來自各行各業辛勤工作的美國人——有政府雇員、電影業員工、在軍中服役的英雄——同樣都要在國會調查委員會面前回答一個問題:“你現在或過去有沒有加入共産黨?”

上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對共産主義的恐懼感給這個時代的美國政治文化刻上了烙印。對于許多美國人而言,這個“紅色恐慌”的代表人物就是威斯康星州的共和黨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麥卡錫參議員因擔心共産主義對美國政府産生滲透,用了近五年時間,采取了不當手段試圖清理共産主義在美國政府中的影響,最終遭到國會的強烈譴責。

這個時期可以稱爲麥卡錫主義時代。麥卡錫主義形成的因素其實有很多,可以追溯到1917至1920年,當時共産主義在世界各地成爲一種公認的政治力量,在美國的共産黨成員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直到1940-41年左右,人數達到了約75,000人。

隨著二戰的結束及冷戰的爆發,以及1949年前蘇聯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當時美國人每次看報紙,似乎就看到一次新的原子彈威脅,因而恐懼共産主義統治世界的氣氛籠罩著二戰後的整個美國。

1950年2月,麥卡錫在西弗吉尼亞州“俄亥俄縣婦女共和黨俱樂部”的集會上發表講話。這次講話使他迅速成爲全國的焦點。他揮舞著一張白紙,表示手上握有一份205人的共産黨員名單。他指稱這些人都是在美國國務院負責制定政策工作的人。幾天後,他在鹽湖城重複發表同樣的講話。麥卡錫的講話很快成爲全國的頭條新聞。

接下來的一個月,參議院要求他成立國會小組委員會展開調查,最終沒有發現任何顛覆活動。此外,許多麥卡錫的共和黨同僚,包括艾森豪威爾就任總統後也不贊成他的策略,但因擔心譴責麥卡錫會導致分裂共和黨人,所以也沒有譴責及阻止他。因此他得以繼續他所謂的“紅色誘釣運動”。



麥卡錫在聽證會中 (圖片: 美國參議院)1953年,麥卡錫開始第二個參議員任期並負責政府運作委員會(Committee on Government Operations),在聯邦政府更廣泛地調查共産主義滲透的工作。在不斷舉行的一次又一次的聽證會上,他窮追不舍的盤問手段被認爲是一種公然侵犯公民權利的行爲。盡管缺乏任何證據,但2000多名聯邦政府雇員因爲受到麥卡錫的調查而失去了工作。

1954年,麥卡錫的調查伸延到美國軍隊中,從四月到六月舉行向全國進行電視直播的聽證會。美國人看到了麥卡錫對軍官的盤問以及他頗富爭議的恐嚇證人的方法,還有被他盤問的軍官中有許多都是二戰英雄。最終麥卡錫在聽證會上攻擊軍隊的行爲,被認爲是美國政治曆史中的一個可恥的時刻。

聽證會結束後,他盤問證人的方法及舉動被認爲是侵犯公民權的行爲。在其後的參議院中期選舉中,共和黨在參議院中失去多數席位。麥卡錫因爲在聽證會中的舉動而失去了大部分的盟友並被免去衆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主席的職務。1954年12月2日,美國參議院投票以65對22票對麥卡錫的行爲予以譴責,指責他“不可原諒”、“應該受到譴責”及其“庸俗和侮辱性的行爲”有失參議員的體面。他雖然保住了參議員的職位,但巳失去所有權力,直到于1957年48歲時去世。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李嘉誠投資10億英鎊在倫敦打造香港城 已獲得批准
  • 中國病毒學家挺身而出指控北京掩蓋新冠疫情(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