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最让美国选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深深隐忧 为什么美国人相信会有二次内战
發佈時間: 11/4/2020 11:10:31 AM 被閲覽數: 12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最让美国选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文章来源:

      



正如舆论普遍预料,美国大选(US Election)11月3日投票日两党总统候选人未能决出胜负。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三个关键战场州计票延迟。但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率先宣布胜选,并威胁让百万选票作废,给此次大选接下来的走向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

在特朗普横扫南部多数州(除了亚利桑那州)、拜登(Joe Biden)稳拿东北各州的情况下,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三个关键战场州的结果就显得尤为重要。11月4日凌晨零时40分,这三个州计票过半,拜登在特拉华州宣布自己「会赢」,让支持者们对他获胜的可能性放心。

3个小时后,特朗普在白宫宣布自己已经赢得了大选,并宣称此次选举存在「欺诈」(fraud),要求最高法院介入,停止所有计票,将凌晨4时后统计的选票定位无效票。当时,这三个战场州尚有30%至40%左右的选票等待统计。

在战场州邮寄选票尚未统计结束,特朗普就单方面宣布胜选并威胁作废百万选票,这比2000年小布殊(George W. Bush)与戈尔(Al Gore)围绕佛罗里达州「蝴蝶选票」争议引发的长达一个月的选举争议和诉讼攻防战更严重。在美国需要通过此次大选恢复自身选举体制「信誉」的情况下,特朗普这番言行对信誉下滑的美国选举制度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可以说是对美国民主体制的一种侮辱。

根据《纽约时报》的数据,特朗普发表演讲时,三个关键战场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和宾夕法尼亚州计票率大概在60%左右,分别尚有大约190万、70万和191万的选票等待统计,而特朗普在这三个州所得普选票分别比拜登高30万、12万和67万。

从特朗普当时在白宫的讲话可以看出,他对丢掉亚利桑那州非常失望,自己还是存在败选的顾虑。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特朗普最怕三个战场州后续邮寄选票计票对自己不利。

显然,特朗普内部预估存在败选的可能性,特朗普在白宫高调宣布选举存在舞弊,威胁否定百万选票,目的就是舆论动员,为自己不承认邮寄选票结果做铺垫。若拜登反超,不排除特朗普怂恿自己的支持者对抗不利于自己的大选结果。在已严重撕裂的社会和政治氛围中,特朗普的这种动员很容易得到响应和支持。

在乔治亚和北卡由特朗普获胜的前提下,如果拜登拿下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三个州中的两个,他就有可能胜出。如果三个州全部倒向拜登,特朗普接受败选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当然,他也会尝试要求重新计票或否定邮寄选票的做法,和拜登方面打拉锯战或者法律仗。

总之,这次大选正在向美国民众所担心的争议方向发展。特朗普作为掌权的现任总统,在选举结果对自己不利的情势下,很有可能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质疑和否定选举结果,期间不排除滥权的可能性。

拜登和民主党方面也绝对不会妥协。这场争议如何、何时解决,都会对美国民主程序的公正与公平、民主体制的正常运转带来巨大冲击。






深深隐忧 为什么美国人相信会有二次内战

文章来源:

      



美国大选2020│ 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上连月来反种族歧视示威、白人至上主义者衝突持续扩张,令今届美国大选气氛异常紧张。极左的「安提法」(Antifa)、极右的「骄傲男孩」(Proud Boys),还有主张以武力重整社会秩序、欲挑动第二次内战的反政府团体「布加洛男孩」(Boogaloo Bois)等民间政治组织蠭起,示威现场互相持械对峙,擦枪走火,乃至攻击公职人员。社会分裂恶化,已超出单纯流于口角之争的程度。美国将会爆发第二次内战吗?在不少美国人看来,这并非天方夜谭。

「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拜登不主动提及并谴责『安提法』和其他极端左翼团体,但你今晚是否愿意亲自谴责白人至上主义者及其他恶意团体?」9月30日总统候选人首场辩论主持人华莱士(Chris Wallace)向特朗普问道。

「你要我怎样称呼他们(华莱士口中所指团体)?你给我一个名字才行。」特朗普反问。

「白人至上主义者。『骄傲男孩』(Proud Boys)。」拜登立刻插话。

「『骄傲男孩』,往后站和做好准备(stand back and stand by)。」特朗普吐出一句模稜两可的话,接着把话题转移到极端左翼。「有些人(暗指拜登)应该针对『安提法』及极端左翼份子做些事情。这不仅是右翼的问题。」就这样,在极其混乱的叠声情况下,政治光谱两个极端的团体:「安提法」和「骄傲男孩」双双在全国同步广播的总统选举辩论中被谈及,却没一方候选人愿意谴责。

在美国当今分裂的社会现况下,极端主义成为总统候选人正面互相攻击的筹码。极端政治组织与主流政治的互相利用,也许是今届大选一个表露无遗的现象。在民间,两派公然的武装对峙及暴力行为也变得猖獗。

企图绑架州长 「布加洛」煽动内战

新近上演的,还包括了一齣「绑架州长」阴谋。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于过去两周一共拘捕了13人,他们涉嫌有计划地以暴力推翻密歇根州政府、绑架及行刺民主党籍州长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联邦探员表示,其中7位被捕疑犯与「布加洛」运动理念一致的组织「Wolverine Watchmen」有联繫。

有人试图武力衝击州政府或公务人员,在过去半年已有迹可寻。早于今年4月,密歇根州因疫情而实施「封城」措施,已有反防疫示威者手持步枪走到州议会大楼,更一度包围州长办公室,要求惠特默结束紧急状态令。

图为密歇根州绑架州长案的法庭绘图。(AP)

8月29日,俄勒冈州波特兰(Portland)极右翼组织「爱国者祈祷」(Patriot Prayer)成员丹尼尔森(Aaron Danielson)出席特朗普竞选活动期间,遭一名被指是「安提法运动」支持者的38岁男子赖内尔(Michael Reinoehl)枪杀。五天后,赖内尔被探员追捕期间遭射杀身亡。

连番荷枪事件和人命伤亡敲响警世钟:美国政治团体极端化和社会意识形态两极分歧,已升温变成民间衝突。民调机构拉斯穆森报告(Rasmussen Reports)今年6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有31%美国人相信,五年内将会爆发内战。去年,乔治城大学综合民调数据得出的报告则指出,若以0至100分去评估美国爆发内战的可能性,美国人认为达到67.23分。

诡秘的「安提法」 贴上极左标籤

特朗普于5月在Twitter上表示,全国反种族示威之所以趋于暴力,都是极左翼分子「安提法」所挑起,声言要把它列入恐怖组织。不过,「安提法」本身较像是一场「无大台」的运动。「安提法」中文译名音译自「Anti-fa」,即「反法西斯主义」(anti-fascist)的英文缩写,主要反对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和种族主义。称作「安提法」成员的人都是一些参与关于反歧视,包括任何反种族歧视、反性别歧视、反性取向歧视,以及反资本主义的示威者,而部份人声言愿意使用暴力去达致以上诉求。

特朗普及其亲信官员多次在Twitter指摘「安提法」运动刻意激化各大城市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M)示威衝突,要求地方政府强力镇压,维持「法律与秩序」。然而,「安提法」究竟是否为一个实质组织,仍属疑问。「安提法」成员几乎全部蒙面示人。哪位是「安提法」成员?谁是「安提法」领袖?它们通过什麽方式串连动员?这些可能都难以找到答案。

Antifa成员与白人至上主义者针锋相对的情况,近年时常发生。(资料图片)

极右骄傲男孩 喜获总统「青睐」

除了「安提法」,总统选举首辩获两位候选人亲口提及的组织,还有个叫作「骄傲男孩」的团体。首辩结束后翌日,「骄傲男孩」立刻动员走上街头庆祝,认为组织的名字出现在辩论,是一场「胜利」。不过仅两天后,特朗普接受霍士新闻访问时点名谴责「骄傲男孩」,并将其与恶名昭彰的3K党相提并论。

相对于「安提法」的「无大台」示威,「骄傲男孩」虽然亦算是组织鬆散的民间政治组织,但起码能够追溯到组织的源起。「骄傲男孩」由北美网络媒体Vice Media创办人麦克尼斯(Gavin McInnes)在2016年成立(两年后麦克尼斯公开宣布与这个组织中断一切关係),其核心意识形态围绕着「西方沙文主义」(western chauvinism),相信绝对的自由主义(反对枪管)和西方优越主义(反对外来移民),同时反对法西斯、共产主义和极权主义。儘管过去有不少「骄傲男孩」支持者出现在白人至上主义示威集会当中,但组织声称与任何白人至上主义组织都没有联繫。

极右组织Proud Boys相信绝对的自由主义,并声称与白人至上主义组织没有任何联繫。(Getty Images)

「骄傲男孩」在2017年的夏洛茨维尔「团结右翼」(Unite the Right)集会后崭露头角,成为美国国内极右组织的主要代表,也被部份主流媒体认为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民族主义价值的拥戴者。对于BLM示威浪潮,「骄傲男孩」跟特朗普一样指摘「安提法」份子和无政府主义者激化暴力衝突,不满地方政府纵容不法之徒随处纵火、抢掠商舖。「骄傲男孩」支持者更多次与左翼团体在街头对峙,甚至有「骄傲男孩」成员在双方对峙期间,在头盔上贴着「安提法猎杀许可」(Antifa hunting permit)的贴纸,武力威吓意味极浓。

与其定义「布加洛男孩」属于政治光谱的哪一边,更加适合形容他们为一群经常携带攻击性武器、以求挑战现有社会秩序的半民兵团体。自由撰稿人Leah Sottile透过《纽约时报》发表深入揭秘「布加洛男孩」的长篇调查报道中,以「乱局代理人」(Chaos Agents)形容他们,点出他们正在利用一浪接一浪的政治乱局,测试自己奉为圭臬、并热切追求的「社会崩溃理论」。

他们拥护个人自由至上的观念,支持拥枪权等宪法赋予的自由权利,主张以武力推翻现今充满不公义的社会秩序,甚至不惜发起「第二次美国内战」,有相关组织在大选前夕策动刺杀密歇根州州长,正是以激进暴力的手法,正面挑战政府与执法机关。

BLM席捲全美,和平示威者固佔多数,但亦出现不少暴力事件,令整场运动成为流血衝突的火药库。(Getty Images)

「布加洛男孩」最早在2012年源起自右翼网络论坛4chan里讨论枪械的子版面,会员间组织鬆散,甚至组织内部成员的政治诉求都可能各有不同。他们认为反种族歧视示威与他们反对执法权力过度膨胀、抗议社会不公义等理念同出一辙,故大多数「布加洛男孩」都支持BLM,甚至不少成员进行暴力挑衅,与执法部队正面衝突。在他们眼中,「布加洛男孩」是负责维护所有人得享自由权利的拥枪组织,崇尚以暴制暴,实现武力推翻现今社会秩序的理想。

数月前,地方政府实施疫情禁令期间,各地的「布加洛男孩」也曾发起持枪游行,藉此威迫地方政府解除防疫封锁措施。6月,加州执法部门拘捕了两名被指与布加洛有联繫的疑犯,二人被指先后枪杀了两名执法人员。

「布加洛男孩」在短短八年间,由一个论坛子版面一跃而成荷枪实弹的半民兵团体,然而却结构鬆散,支持运动的组织及人士具体数目不明。

当穿着夏威夷恤衫为识别标志的「布加洛男孩」站在街头时,往往会揹上军装背囊、手持长枪,表面上与接受专业训练的职业军人几乎无异。「布加洛男孩」也不期然与枪械暴力划上等号,给别人威吓、惧怕的感觉,以追求颠覆社会秩序。

在密歇根州参与示威的「布加洛男孩」。(Getty Images)

身处网络世代,社交媒体根据用家爱好订製内容的强大演算法,进一步发挥极端光谱意识形态群的「围炉」效应。显然地,这类声音对维繫民主和修补党际派系裂缝有害无益,加剧当代美国社会左右分裂的情况。不幸地,美国在这充满动盪的一年,此现象急速恶化,从网络虚拟角力,上升到两党政治衝突的层面。

极左极右衝突的躁动声音,不会因11月总统大选结果出炉戛然而止。无论哪位候选人当选总统,都需要正面处理美国社会两极化的核心问题。一派厌恶种族歧视、当代极端资本主义和金权政治;一派憎恨激进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两者有求同存异的和解机会吗?这个问题不应流于两党候选人诉诸选举角力的筹码,它已昭示美国下一任总统未来亟待处理的深层次社会矛盾。

 


上兩條同類新聞:
  • 陆媒:美国最危险一周已到来?或重演2000年那幕
  • 【美信快讯】大降温!从周末起气温突降近10°,要做好保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