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美國大選陷入巨大爭議,結果尚不明確, 特朗普不會輕易放棄
發佈時間: 12/3/2020 12:20:07 AM 被閲覽數: 5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美國大選陷入巨大爭議,結果尚不明確, 特朗普不會輕易放棄
         2020-12-02 22:55:55
陳破空:美國大選陷入巨大爭議,結果尚不明確, 特朗普不會輕易放棄
https://s.rfi.fr/media/display/c3dcdcd0-324c-11eb-a4dc-005056a98db9/w:980/p:16x9/2020-11-26T232926Z_667015414_RC2BBK9PVX1S_RTRMADP_3_USA-ELECTION-TRUMP.webp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作者:流芳
2020版美國總統大選充滿爭議。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獲選後,卸任總統特朗普始終不肯接受敗選,試圖通過法律手段提起訴訟,指控一些州存在廣泛的選舉操作行為。大選結果公布三周之後,就在世人對美國新老政權能否順利過渡充滿疑慮之際,特朗普有些出人意料地表示:準備接受啟動移交程序。這是否意味著政權的移交工作將如期順利完成?特朗普在正式移交政權之前可能做出怎樣的舉措? 對此,旅美政治評論家陳破空先生向我們闡述了他的觀點。
法廣:首先請談談您如何評判本次美國總統大選?
陳破空:這次美國總統大選,我覺得從常識和邏輯來看,都感覺到很不正常。這次美國大選應該說雙方都激起了空前的熱情。而且爭議最大。這是美國240多年歷史上可能說非常罕見的一次大選。因為這次大選,我說了,第一次有一個外國背景。那就是共產中國的背景。因為大瘟疫改變了美國、也改變了美國的大選。如果沒有這場從中國傳出來的大瘟疫的話,那麼經濟治理有方、而且是幾十年來最卓有成就的川普、應該說躺著選就贏了。但是,反過來有了這場大瘟疫,就成了一場公投、如何處置大瘟疫的公投。還有大瘟疫背後所發生的種種事情。包括黑命貴運動、打砸搶、或者法律秩序的爭議。所以這次大選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

大選的結果在媒體看來,主流媒體或者左派媒體看來,似乎是拜登贏了,但是給人感覺不正常的就是,拜登一直躲在地下室,然後又對著空空的停車場發表演講,每次演講的時候,不超過100人、聽眾;但是川普的競選場次都是非常的熱烈而爆滿,所以選舉最後是這麼一個結果讓人難以置信。就在感恩節前後拜登發表了一個感恩節致辭,收看他的感恩節演講的人只有1000人,但是居然說,在全國範圍內他得到了8000萬票,讓人難以置信。而有一天,拜登的車隊經過一個高速公路的時候,只有4個人在馬路邊歡呼,其他人都持冷漠的態度。這也很難相信說:拜登贏得了壓倒性的選舉。所以這場選舉的爭議正在持續之中。那麼選舉過後,是各州的認證、還有現在越來越多的法律官司。川普的團隊、共和黨方面、兵分數路發起了很多的法律訴訟,這些法律訴訟將使大選結果最後花落誰家? 現在還是一個進行式、或者是未知數。

法廣:特朗普在投票結果公布三周之後,才較為明確地表示準備啟動移交程序。這是否表明特朗普承認了敗選的事實?

陳破空:沒有,這個不是特朗普有這樣的表示啟動敗選程序。是說特朗普同意啟動程序。因為這個對他(來說)是一個聰明的做法。比如說總務署、總務署啟動這個程序,所以特朗普來說就表明了兩個態度,因為他現在是法律訴訟,法律訴訟可以上到州法院,上到巡迴法院、再上升到最高法院。那麼在美國是三權分立的國家,三權分立、然後都是互相監督、互相制衡。而川普很知道,要尊重司法獨立。既然他已經如稟法院,要法院來裁決,那麼他就要尊重司法獨立。要尊重司法獨立,他最好的姿態就是,50%認輸、50%要準備接受勝利。也就是說,50%的可能性他可能贏得司法訴訟;50%他可能輸掉司法訴訟。那麼,贏了,他接受、輸了他也接受。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同意啟動移交程序、關於總務署的,表明他的態度就是:他跟最高大法官之間,沒有什麼別的勾兌或者是聯絡。因為最高大法官現在是有利於保守派、有利於川普、有利於共和黨。最高法院是六比三、保守派對左派。在這樣的情況下,川普要避嫌。所以說他這樣做有兩手準備了,如果說,他在法律訴訟方面輸了,那麼他沒有耽誤這個國家:移交的過程在進行中;但是,如果說他贏了法律訴訟,那麼這個過渡的過程隨時可以結束。

另外,我們也看到,當總務署署長墨菲女士致拜登的一封信、在講到可以啟動移交的時候,講得非常清楚的幾點,第一點,她說她並不是在行政當局的任何壓力下、包括白宮的任何壓力下、推遲或者是移交還是不移交程序;第二,她指出:相反她收到無數的恐嚇、威脅,來自於左派的、來自於民主黨支持者的威脅,這些威脅不僅對她的家人、對她的工作人員、還對她的寵物的威脅,但是她也指出:她並不是在這些威脅和恐嚇下才開始啟動這個程序。她含蓄地批評了民主黨支持者今年的暴力傾向。另外,她再三說明:她這個機構並不認證總統、也不確定誰是總統。所以,儘管移交,但是並不意味著它承認拜登是當選總統。再有一點她就講,最後的認證總統的結果由選舉人團、還有司法的訴訟,所以最後究竟總統是誰?她強烈的暗示,她在這個移交過程中並沒有定論。然後國防部方面是做通常的、例行的通報,就像2008年小布什執政的最後時間出現了金融危機,那個時候總統大選根本就還沒有投票,還在辯論中。小布什當時就邀請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還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同時進入白宮,向他們通報當年的金融風暴、金融危機的情況。他知道他們中有一個可能會成為總統。所以那是個負責任的表現。

同樣,現在川普同意總務署和國防部部分的移交和國防部部分的情況通報,意味著他對國家負責任,美國畢竟是一個民主和憲政的大國。任何政治人物都要首先對國家盡責、對國家負責任。所以這個啟動過程,可以說半開始了,但是川普並沒有認輸。川普還是有堅定的信心,他是一個堅定的人、堅強的人、堅韌的人。他有堅定的信心想去贏得司法訴訟。而且他也有可能贏得司法訴訟。就是我說的:一半對一半,50對50的希望。

法廣:特朗普上訴的多數請求已在多個州被駁回,這樣的情況下,上訴程序是否還能展開?

陳破空:當然,因為說他在多數州被駁回了,這是主流媒體、左派媒體的報道。因為特朗普方面的訴求分幾個方面,一個是特朗普的律師團隊朱利安和愛麗絲,是他個人的律師代表。另一個就是,不是他律師代表,但是也在進行法律訴訟的大律師,像鮑威爾女士和林伍德大律師,都在另一個戰線上展開。另外還有各州的民主黨(共和黨)人提起的法律訴訟,比如在賓州、在密西根州、在喬治亞州以及亞利桑那州等等。所以有不同層面的法律訴訟。當主流媒體或者左派媒體報道說:大部分被回絕的時候,還有一些民間的一些訴訟的例子、還有一些民間人士在自動地進行訴訟,為這次選舉。所以他們說大部分被駁回的時候,他們是籠統而指的各種各樣的訴訟。的確,川普的團隊有的訴訟是在州法院被駁回,但是有的訴訟在州法院被採納像在賓州,大概有兩項被駁回、有兩項被採納。另外聯邦法官也叫停了賓州對選票的認定。這對川普有利。而且後來在三個州舉行的聽證會,就是賓州、密西根州和亞利桑那州舉行的聽證會,也對川普陣營有利。因為這個聽證會就大量的曝光了這次選舉不正常的情況,包括那種欺詐、舞弊、或者排斥監票員、尤其排斥共和黨人監票員的情況。所以在主流媒體封鎖、不報道的情況下,讓公眾得到了更多的信息。

在這樣的情況下看來,川普陣營、共和黨陣營的這個訴訟,有贏、有輸、有進、有退。有的情況是他們自己撤下的訴訟,像在密西根州、當密西根州的韋恩縣,有共和黨人堅持不認證的時候,如果說那個韋恩縣要認證,那麼川普方面有一個訴訟的案例,但是既然那裡沒有認證,共和黨人堅持不認證的時候,川普他們自動撤下了這個案例。還有些案例的撤下,是因為取證人家裡遭到了威脅,全家人都遭到了威脅、連小孩都受到了威脅,那麼要求取消相應的訴訟案子,那麼川普陣營也就被迫取消。所以在這樣錯綜複雜的情況下,現在並沒有看出定論。所以川普的法律訴訟還在繼續,儘管面臨很多不利的形勢。但是在不利方面,也不時地露出曙光。因為美國畢竟是民主和法治的國家,民主的程序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法治。所以川普他們走的是法治的法律訴訟之路。

法廣:11月21日,西藏流亡政府領導人洛桑森格到訪白宮。這是60年以來,美國首次以政府的名義、正式邀請西藏流亡政府官員到訪。特朗普政府此舉意義何在?

陳破空:對,這是特朗普政府在第一個任期最後兩個月做的大動作之一,就包括台灣和西藏。這次他不僅是白宮公開的、正式的、明確的邀請了西藏流亡政府,以前是達賴喇嘛、宗教領袖,現在是西藏流亡政府,就是西藏藏人社區民選的領導人-洛桑森格去白宮訪問。這個姿態顯示了對流亡政府的承認。

另外美國政府的西藏事務協調員羅伯特在會見洛桑森格的時候,表態說美國認知到西藏在歷史上是被其他國家侵犯和霸佔的一個國家,侵略的一個國家。這是美國政府第一次表態。就認為1950年之前,承認了那個歷史1950年之前,西藏是一個獨立國家。1950年中共的“解放軍”進軍西藏、侵佔和佔領了西藏,強行的把西藏變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是美國政府的表態,含蓄的承認:西藏並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尤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中共講的話剛好相反。事實是西藏從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一個歷史事實。毛澤東以前也都承認這一點。從袁世凱到毛澤東的領導人,在各種文件、文告、講話都承認這一點,我就不舉例了。

美國政府不僅採取了這個行動,我們還記得,跟他相應的、就是國務卿蓬佩奧在這之前有一個表態,就說:台灣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或者他說:台灣一直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也是一個歷史認知。對台灣的歷史、對台灣四百年的歷史是一個正確的認知。因為在台灣的歷史上,有很多外來政權,包括荷蘭政權、西班牙政權、後來的明末的鄭成功政權,後來是滿清為了消滅鄭成功,又去滿清奪取台灣。之後,滿清又把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由日本治理。再之後,是美國為了支解日本、在二戰之後,把台灣交給中華民國託管,這個歷史。

美國政府現在有了清醒的認知,而台灣被中華民國託管,那麼在台灣看來,都是外來政權,另外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更扯不上關係。所以也就是說,特朗普政府在第一任期的最後兩個月,做了兩個明確的表態,就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西藏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歷史事實。

至於現實怎麼去解決,那是將來的事,也就可以看出:特朗普在卸任前,要把美中關係的新冷戰格局、對立的格局、就是美國覺醒的這個格局,保持到最大化,即便是換了人、拜登上來都很難改變特朗普所打下的美中關係這個基礎。就是說:要往回走都很難,或者會遇到重重阻力。再加上參、眾兩院民主黨、共和黨都有最大的共識:反擊共產中國。所以在最後兩個月,特朗普政府所做的這些事情都有很重的歷史意義,或者說會留下美、中、台關係,美、中、藏關係,所有這些歷史遺產或者政治遺產。

RFI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美检方调查总统就职典礼滥用资金 伊万卡和梅拉尼娅被传唤
  • 视频拍到乔州格县曾在pc操作选票机数据,直播:该县正批量销毁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