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專訪: 中國情報界如何熊抱科技企業/阿富汗逮捕當地華間諜 北京圖掩蓋 印媒:中國若道歉可考慮特赦
發佈時間: 12/27/2020 2:56:22 PM 被閲覽數: 4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專訪: 中國情報界如何“熊抱”科技企業
2020-12-27 00:50:56
專訪: 中國情報界如何“熊抱”科技企業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unshiwaijiao/jt-12232020143926.html/@@images/79d222e4-2c3a-4fc0-a2a4-2777ceadef73.jpeg
專訪: 中國情報界如何“熊抱”科技企業
美國智庫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的國家安全項目資深撰稿人紮克.多爾夫曼(Zach Dorfman)近日在《外交政策》雜志上發表一系列調查報道,還原過去十年來美國與中國在情報及數據競逐的內幕。他接受本台記者唐家婕專訪,談及這費時一年多的調查發現。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21日開始發布連續三篇獨家調查報道。作者多爾夫曼在從第一篇“中國盜竊上億數據,破壞美國的情報系統”講起,談論中國如何在2010年以來,重新整建情報及數據分析隊伍。第二篇主要談論奧巴馬時期,美國在中國的情報網遭破壞後,逐漸開始正視中國威脅。

中國情報界如何“熊抱”科技企業

記者: 多爾夫曼先生您好,今天剛刊出的是你這一系列調查報道的最後一篇,時間放在特朗普時代,著重在講中國情報界與科技公司的合作,您的主要發現是什麽?

多爾夫曼: 我想先非常清楚地表明,這個調查報道的背景是我對超過三十名以上現任和前任美國情報和國家安全官員的訪談。

第三篇報道的主要發現是,中國情報部門與中國企業的熊抱(bear hug)關系越來越緊密。這有些是公開資訊,比如2017年通過的《國家情報法》,中國公司必須配合中國情報部門,如國安、公安部的要求。

透過調查我還了解到的是,中國情報部門基本上把數據處理需求“外包”給主要的中國科技公司。比如中國情報單位想要鎖定某個人,而沒有足夠的能力或資源,就交給大公司去處理大數據的交叉分析,讓有能力的中國公司爲情報單位服務。

美國官員告訴我,到了特朗普時代,他們掌握到更多這類的活動證據。

中國沒有“普通公司”

記者: 你在報道裏引述一段美國情報官員很生動的比喻,他說,這就像是美國情報界能夠自由指揮谷歌、亞馬遜、微軟,說“來,我們需要這個分析,下周交給我們”,中國有百度、阿裏巴巴等幫助中國情報系統壯大規模,他說這在美國是不可能發生的。那麽,中國情報界與中國科技公司這樣的關系,對美國的意義是什麽?

多爾夫曼: 我認爲最大的重點在于,這些中國大型科技公司是不可能按照美國或歐洲的標准,稱自己是一個“普通公司”的身份在運營。即使這些公司可能有大量業務與情報搜集無關,但因爲它們已經被嵌入到一個政治體系中,而這個政治體系要求它們在必要時,必須成爲捍衛(中共)體制的輔助者。

這也意味著美國的政策決策者、美國公衆看待這些中國公司的方式,必須與看待其他國家公司有所不同。

記者: 特朗普政府四年來對于中國科技企業祭出的管制,美國國安情報界怎麽評價?

多爾夫曼: 我認爲,美國甚至是歐洲已經有廣泛共識,對于在海外運營的中國公司所帶來的潛在安全威脅必須要有更多提防及管控。但在識別威脅程度和具體做法上,仍有分歧。

當我們在談字節跳動、華爲或中興通訊,它們是不同的實體也從事不同的業務,可能造成的威脅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另一點,人們對于特朗普政府把打擊中國科技巨頭當成貿易戰籌碼也感到遲疑。比如特朗普在(2018年)對中國電信公司中興通訊(ZTE)禁令的反複,還有(2018年)暗示美國可能放棄引渡華爲財務長孟晚舟作爲貿易戰籌碼等。

這聽起來彷彿像是實際上並不擔心中國科技公司是真正威脅。對于那些支持對中國企業采取果斷態度的人來說,是令人沮喪的情況。

“這是美國從未有過的競爭對手”

記者: 綜述您這這三篇關于美中大數據情報戰的報道,您最希望讀者能夠讀到什麽?能有什麽樣的討論?

多爾夫曼: 這是一個好的問題。可以的話,我想說兩點:

首先,中國情報部門擁有的能力是美國從未有過的競爭對手。過去十年,中國情報部門非常重視發展數據,把數據武器化。當數據只是單一的,它是沒有價值的。但當你有能力把數據連接在一起,再加上複雜的人工智能及分析系統的建構,這將成爲一種新型的、動態的、持續的競爭。而美國從來沒有面對過這類的競爭。

我想說的另一件事是,當我在報道這個事件時,我開始研究美國、中國情報機構做了什麽?兩國的領導層又做了什麽?這讓我思考一個問題,雙方都在采取行動,每個動作又都在互相影響。

例如,大約十年前,美國中情局的網路被中國政府弄清時,中國感到非常恐懼,他們開始采取所有行動來防止重蹈覆轍。中國開始運作後,美國也有新的反應,這像是乒乓球在兩個非常強大的國家間回蕩。我的報道只是顯示了過去十年是如何展開,未來我們都無法完全預期。

記者: 我很好奇,你說自己不是“中國線”的記者,是什麽機緣讓你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做了這篇關于中國的報道?

多爾夫曼: 我是情報線的記者,我做關于國家安全和情報相關的報道,所以我關注過俄羅斯、中東等國家。但我認爲,美中兩國關系將定義世界下一個50年、75年,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

我試圖從我的小角落 - 情報和間諜活動 - 去了解這種關系的發展方向,這是一個可看到大問題的窗口。

記者: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記者:唐家婕 責編:何平 網編:洪偉
自由亞洲電台


阿富汗逮捕當地華間諜 北京圖掩蓋 印媒:中國若道歉可考慮特赦         
 2020-12-26 19:33:00      
阿富汗逮捕當地華間諜 北京圖掩蓋 印媒:中國若道歉可考慮特赦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afg-spy-12262020083805.html/@@images/64fb2cc2-5948-4fbb-ab95-7de0c914a446.jpeg
阿富汗總統加尼指若中國道歉可考慮特赦。
路透社資料圖片
中國和阿富汗政府關係近年密切,不過《印度斯坦時報》報道引述阿富汗外交官和國家安全官員,阿富汗國家安全局本月中扣押10名中國公民,當局突擊搜查喀布爾一個單位,指控他們在首都喀布爾組織恐怖活動的秘密組織。報道指,阿富汗活動中國尷尬,北京試圖遊說阿富汗總統加尼(Ashraf Ghani)掩蓋事件。

10名被扣押的中國公民,阿富汗國家安全局指控他們從事間諜和恐怖活動,與中國國安有關。這次是中國國民多年來首次被喀布爾當局以「間諜罪」逮捕,值得留意的是,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逐步在阿富汗撤軍,中國近年則迅速在當地擴大影響力。據報這次事件至少兩名中國國民與活躍於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武裝組織「哈卡尼網絡」(Haqqani Network)有關,「哈卡尼網絡」與阿蓋達組織和塔利組關係密切,是反阿富汗政府與駐當地北約軍隊和美軍的組織,現時被美國列入「恐怖組織」名單。

阿富汗總統加尼對這次扣押中國國民事件知情,委派第一副總統、前阿富汗情報局第一把手薩勒跟進調查,又與北京交涉,審視這次的敏感事件。薩勒與中國駐阿富汗大使王愚會面,談及事件。據報,阿富汗政府認為如果北京官方道歉,承認違反國際守則,違背了阿富汗政府信任,會考慮特赦「中國特務」。據報,薩勒已告知王愚,當局會訴諸當地刑事審訊程序。報道引述阿富汗反恐官員指,其中一名被扣押的中國國民李揚揚(音譯)自今年7、8月左右,為中國情報機關從事間諜活動。

阿富汗國家安全局行動中破獲槍械、彈藥和氯胺酮粉末。當局審問李揚揚時,李報稱蒐集阿蓋達組織、塔利班和阿富汗庫納爾和巴達赫尚省內維吾爾族人的情報。另一名中國公民沙紅(音譯)亦在喀布爾內經營的餐廳內被捕。報道引述阿富汗反恐官員指,餐廳內發現爆炸物料和其他罪證。李揚揚和沙紅據指和「哈卡尼網絡」有關。

在印度新德裏的外交官向該報指,調查人員正試圖查明當地的間諜圈,以及與巴基斯坦政府有關的「深層組織」。阿富汗國安當局認為被捕的中國國民嘗試設立虛假的「東突厥伊斯蘭運動」(ETIM)組織,誘捕東突厥組織在當地的真正特務。

「東突厥伊斯蘭運動」被指是中國的新疆的分離組織,由維吾爾族穆斯林組成。人權組織批評,中國利用打壓「東突厥伊斯蘭運動」為由,壓逼維族人權,打擊中國境外人權組織的聲譽。
自由亞洲電台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蓬佩奧中國政策演說被指臨戰宣言 學者憂美中沖突升級加速脫�
  • 美國會對中國威脅迅速警醒/美國總統特朗普授予澳洲總理莫裏森一枚著名的美國軍事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