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中国人新冠死亡率最高-纽约报道分析/拜登要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没那么简单
發佈時間: 12/29/2020 2:33:39 PM 被閲覽數: 51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中国人新冠死亡率最高-纽约报道分析

作者:xqw63  于 2020-12-29--贝壳村



人活着,真累!(63语录)


这两天,网络和自媒体视频被一篇中文消息刷屏了:据纽约对新冠病人统计发现,华裔患新冠后,死亡率达到35%


当最初朋友告知咱这个信息后,咱第一感觉就是:瞎掰,这肯定是无良写手为博眼球的一种忽悠。但不到一天,几乎所有中文媒体和微信群都有相关报道,真可谓言之凿凿。


不得已,咱根据文章的英文题目,找到了英文原文,却原来,这是一篇根本没有正式发表的“科技论文”,由于只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里面可以发现的漏洞很多,在这里,咱就中国人死亡率较高作一个简单分析。


英文文章收集了纽约市卫生医院系统20203-5月的85328万住院病例(美国最早流行地区的病例),对这些病例进行了初步分析,其中的结论和中文媒体的结论有很大差异。


首先,必须纠正中文媒体的一个耸人听闻的错误概念:中国人死亡率达到了35.7%。英文文章的死亡率,应该是重症入院后的死亡率,而不是被感染后死亡率,也就是说,如果因为症状严重、血氧量偏低,符合被医院收住院标准而住院治疗,这类华人重症病人,进院3个,活着出院的只有2个。


这样看来,早期重症死亡率确实不低。而文章也列举了其他族裔病死率,比较而言,白人的病死率也达到了33.6%,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冠病毒未必对中国人更具攻击性。


不过,感染上新冠病毒后,死亡率如此之高,也确实够吓人的啊。好在英文文章列出了很多患者患有的基础疾病(文章列出了超重、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癌症、肝病和慢性肾病),咱略微加了一下,所有患有疾病症状的人次数,为83540人次,几乎和病例总数(85383)相等了,也就是说,感染后入院如果有30%死亡,死亡的患者,基本上具有这些高危的基础疾病。


这是文章发表的原始数据



 

仔细分析英文文章,说华人住院病人病死率最高,其中有几个因素,英文文章略有交待,而中文哗众取宠的文章和视频里,很多没有交待。


第一,在族群分析中,住院的华人平均年龄最大,中位年龄为53岁。大家知道,这次新冠疫情,死亡最多的是老年人。这样来看,中国人住院死亡率高,老年人偏多,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第二,中国人入院都是重病症,这个特征,即使英文文章都没有解释。

中国人检测阳性后,有52.6%的感染者住院。也就是说,检测阳性了,2人中间就有一个是重症患者。


文章中一个图表,红色为中国人,第一栏是感染率,第二栏是感染阳性入院率,第三栏是重症死亡率


咱能体会到在美华人的心态,如果有点身体不适,一般华人都选择“熬”两天,认为可能是感冒或者劳累所致,尤其是纽约早期疫情期间,轻易不要去医院,以免被交叉感染,除非症状偏重了,或者高度怀疑自己被新冠感染了,不得已才会去医院确诊。


这个不得已往往是致命性的。根据有关专家的讨论,新冠最可怕的是“无症状缺氧”,有很多人对缺氧较为耐受,而一旦出现呼吸症状,往往病情已经发展很严重了。网络报道一个40多岁平时“非常健康”华裔染病后不幸离世,很多网友评判医生收住院和抢救不及时,而咱看到其被收住院的时候,血氧含量只有70%多(正常95%以上),这种情况再入院抢救,后果都极其不妙。


所以,在新冠是否去看医生并住院的选择上,华人不要太“含蓄”,千万不能忍一忍,熬一熬,一旦发现有症状,尤其是血氧偏低,一定要赖在医院不离开。


英文文章中,没有给出具体死亡人数,咱根据华裔入院2214人次数,算出共有790个纽约华人感染新冠后离开人世。这么多华人去世,不知道影响到纽约市多少华裔家庭,而根据在纽约的朋友反馈的信息,似乎没有太多华裔家庭因为新冠导致亲人离世的。这个数字是否准确,纽约的华人应该有体会。


说实话,假如咱们休斯顿有100个华人因为新冠离世,估计整个华人社区一定会“人心惶惶”、见华人如见鬼一样了。


英文文章中,也对这次资料分析的局限性给予了解释,其中,作者认为,对亚裔资料的收集有很多不全或者错误的信息(inadequate or inaccurate data collection and reporting of Asian Americans’ race and/orethnicity),加上作者未按年龄/种族对测试结果和住院情况的报告进行调整,另外,纽约卫生和医院系统(NYC Health + Hospitals)对亚裔服务的大多数是低收入穷人(thousands of lower income Asian Americans),也就是说,作者的结论,仅仅是对大量原始资料分析后得到的初步印象。


这是发表在今年11月份的文章,为什么会在一个月后,被人用中文媒体挖出来发酵一番,咱就不得而知了。


经过全世界医学科学工作者一年的努力,人类对新冠病毒已经有了较深的认知,预防和治疗手段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疫苗的普及,2021年控制新冠病毒的泛滥,是大概率事件。


诸位看官,别再被“中国人最易死亡”这类新闻给带沟里了。您没被新冠感染导致了生理性疾病,没准被这类新闻感染上心理性疾患了。


又有朋友告诉咱了:美国医疗卫生系统已经有XXXX专业人员感染新冠后死亡了,作为医疗卫生队伍中一分子的咱,一下就失眠了,这也太可怕了啊!


为了治好失眠,咱是否再一次挖掘资料,证明这又是一篇“假新闻”?


人活着,真累!



拜登要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没那么简单
 | 2020-12-28 18:54:55  华尔街日报 | 

S1-IS645_CAPJOU_M_20201228103730.jpg

在拜登执政时期,美中两国在安全、贸易和经济方面将不可避免地更趋于紧张。

拜登(Joe Biden)的团队准备入主白宫之际,美国政治圈广泛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美国将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还将开启两国经济脱钩进程。

但正如流言蜚语通常会面临的情形一样:现实要复杂得多。美国要在经济方面采取更强硬立场将颇为艰难。

尽管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执政四年来对华施压,但中国经济如今在某些方面实际上强于西方国家经济。虽然中国有很多自身的问题,但国际资本正在流入中国,而非流出。在亚洲内部,中国的贸易地位实际上已有所改善。

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政策和项目主任Josh Lipsky称,中国正处于一种强有力的谈判地位。他还称,中国散发出的吸引力比2017年时更强烈。

事实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将扩张1.9%,这意味着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这一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相比之下,美国经济预计将萎缩4.3%,欧元区经济料收缩8.3%。

拜登曾谈到,要与盟友国建立更强大的阵线,以降低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并鼓励美国公司将关键的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国内。他尚未宣布将如何处理川普对一系列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的关税,也没有说明川普政府与北京方面谈判达成的一项阶段性贸易协议未来会怎样。

需要做出这些决定之际,拜登面对的情况是,从很多方面来看,中国都出人意料地经受住了与川普政府贸易战的考验。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仅比一年前低5%;这是有数据可查的最近一个月。美国对华出口实现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购买了更多美国农产品,但美国也扩大了从中国的进口。

S1-IS646_CAPJOU_M_20201228104453.jpg

IMF预计,尽管新冠疫情仍在肆虐,2020年中国经济将扩张1.9%。

其他方面,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实际上有所提升。中国已经与另外14个国家共同成立了一个新的地区贸易集团,而美国被排除在外。

与此同时,欧洲国家正试图与中国敲定一项双边投资协议。总体而言,虽然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加剧,但西方金融资本仍在流入中国。

大西洋理事会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四年里,外资购买中国债务的数量明显增加。该报告总结道:“总的来说,中国促使国内金融市场与全球市场进一步融合的开放措施,与华盛顿方面的脱钩言论形成鲜明对比。”

前美国财政部驻华特使杜大伟(David Dollar)指出,与美国相比,美国的盟友普遍对让其经济与中国经济脱钩不那么感兴趣。他说:“如果我们的盟友仍与中国保持接触,那么我们进行的脱钩将使我们孤立,并加强中国的相对地位。”

他还认为,即使美国成功地将中国从全球经济及国际机构中赶出,“中国也可能会创造出替代机构,许多发展中国家会发现与中国合作符合它们的利益。因此,我们会重新建立冷战时期的那种集团”。

更宽泛地说,经济脱钩实际上可能会加剧已经威胁美中关系的地缘政治和军事紧张局势。能够防止这种对抗失控的力量之一是相互的经济依赖。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在金融方面基本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对苏联几乎也没什么经济依赖,但现如今,美中两国有着深层次的经济关系,至少到目前为止已几乎迫使两国找到共存方式。

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现在至少受到了质疑,并可能产生深远影响。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贸易政策教授Eswar Prasad说,美国和中国正陷入一场明确的、不断升级的权力斗争中,这可能会撕裂支撑全球贸易和治理体系的规则和制度。他还说,这将对多边主义产生有害影响,取而代之的将是在涉及全球企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上的互斗联盟。

最起码,在拜登执政时期,美中两国在安全、贸易和经济方面将不可避免地更趋于紧张。在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的问题上,美国两党有着广泛共识。但这种不断变化的关系究竟会变成什么模样,目前还没有定论。同时,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是,进入这段关系重估的时期之际,中国手中掌握着一些强大的经济牌。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孙女遭最致命毒蛇狠咬 她1招保命医生赞叹/天下晨間新聞 航運股狂漲,但還可以走多久?
  • 纽约邮报调转枪头狠批川普反民主,走错路;川普突转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