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中国首位女留学生 在美名声斐然 我们却一无所知
發佈時間: 4/13/2021 12:11:34 AM 被閲覽數: 15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中国首位女留学生 在美名声斐然 我们却一无所知
www.creaders.net | 2021-04-12 12:30:19  刘白惜 |    

image.png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清末民初涌现出许多女学者,她们留洋海外,学成归来后一心投入到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当中。其中民国传奇女子金韵梅给中国创造出五个第一。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又是中国第一位女医生,随后又在中国创立第一个护理教育学科,后又在她的努力下建立中国第一所护士学校,后来她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院长。

如此一位拥有卓越成就的女子,在中国知晓她的人是寥寥无几,可她却受到美国人的无比崇拜,我们却一无所知!她曾被美国知名纸媒《纽约时报》高度评价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时逢旧世,金韵梅比中国大多数女子要幸运得多,但她的身世却极其可怜,从小父母双亡。当时中国普遍都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旧思想,从小接受教育的女子少之又少,能远渡重洋的女知识分子更是屈指可数。

image.png

跟随养父母奔赴美国读书

金韵梅同样不例外,1864年金韵梅出生在浙江宁波一户普通人家,父亲金定元是元老会元老,与一位名叫麦嘉谛的美国传教士是好友,正是这层关系才为金韵梅日后不凡的人生奠定基础。金韵梅2岁时父母不幸染上瘟疫最终不治而亡,丢下她孤苦伶仃一人留在世上。这时麦嘉谛夫妇心存怜悯收养尚还年幼的金韵梅,并精心抚育她。

起初麦嘉谛在中国边传教边行医,后在1872年麦嘉谛夫妇赴日旅居,8岁的金韵梅也跟随养父母在日本度过快乐的少年时光,在日期间她学会一口流利的日语。不久,麦嘉谛夫妇回到美国定居,金韵梅顺其自然进入美国学校读书。转眼金韵梅就长到16岁。

image.png

那一年,金韵梅在麦嘉谛的资助下进入纽约女子医学院就读,在该校她是第一位中国女留学生。在入校之前麦嘉谛夫妇曾给金韵梅进行过人生规划,但早有主见的金韵梅已有行医的想法。

金韵梅的到来引起了这所学校不小的轰动,很多人特意前来观看这位中国女学生。金韵梅自知身为中国人不能给中国抹黑,她发奋图强加倍努力。

4年后,金韵梅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顺利毕业,还成功拿到了医学执业执照。毕业后金韵梅在美国数家医院当临床医生,由于工作出色被人们称为“有造诣的中国女医生”。

image.png

在美国名声斐然,美国人对她崇拜至极

金韵梅在24岁时获得研究生学位,这一年她在纽约《医学周刊》上发表学术报告《显微照相技术的研究》,此报告一经刊登,美国整个医学界对金韵梅赞不绝口,女性能拥有如此高的声望在当时的美国实属罕见。

image.png

其实当时在美国同样存在着性别歧视,男性地位明显要高于女性。可金韵梅确实不同凡响,她过于出色,甚至超越很多成功男性。致使本一直都报道男性精英的《纽约时报》也对金韵梅做过专门的报道。

此时的《纽约时报》在美国发行量非常大,很多美国人从报纸上看到金韵梅的事迹,对这名中国女子是由衷地敬佩。瞬间金韵梅在美国小有名气起来,美国许多医院和医疗机构争相聘请她。

时至今日,美国人还对金韵梅记忆深刻,金韵梅把大豆介绍给美国农业部,还协助美国农业部开设豆腐工厂。虽豆腐不是美国人的日常主食,但中国的豆腐早在美国家喻户晓,而正是金韵梅的推荐才让让美国人能吃上美味的豆腐。美国人自然而然对她无比崇拜。

image.png

回国投身医学事业,默默无闻为国为民数十年

自古以来事业和家庭很难兼顾。一直忙于学术研究的金韵梅到30岁时才与一位西班牙音乐家结识并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金韵梅生下一子。

可惜这段婚姻仅维持10年两人就分道扬镳。离婚后的金韵梅决意回国继续救死扶伤,此时年事已高的麦嘉谛夫妇坚决反对金韵梅回国,他们不希望金韵梅放弃在美国的丰厚待遇选择回中国受苦受难。可金韵梅还是义无反顾回到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没多久,袁世凯聘请金韵梅担任天津北洋医院的院长。随后金韵梅见中国的贫穷落后,女性地位低下。于是她创办天津北洋女医学堂,这是中国第一所护理学校,从此开启中国护理教育先河。

金韵梅把自己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中国同胞,为中国培养出不少医学人才。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些医学人才曾救死扶伤无数。而金韵梅也依靠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不计其数的中国家庭和中国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

image.png

如此妙手仁心的女子却经历不少痛苦,幼时就成为孤儿的她中年离婚,从此再未嫁人。可人已半百时她又经历丧子之痛,沉重的打击反而让她愈加坚强。

金韵梅54岁时,听闻独子在法国战场战死的噩耗后,金韵梅痛哭欲绝。可她很快化悲痛为力量。从此她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上,闲暇之余四处参加慈善活动为国积极筹集善款。

她所培育的学生大多成为当时中国医学界的主力军,而她一生为中国的医学事业尽心竭力。即便在70岁弥留之际,金韵梅在离开人世前一刻还心系国家,她叮嘱身边人把自己毕生所留全部积蓄都捐献给燕京大学和天津木斋学校。

金韵梅所在时期正是中国动荡不安之时,那个时期杰出的女性中宋氏三姐妹,林徽因等都为中国人所熟知。但金韵梅却鲜少有中国人知道。

在美国长大的金韵梅本可避开战乱享受富足而又安逸的生活,可她最终还是放弃美国的丰厚待遇,选择回到曾生养过她的中国。她默默无闻奉献一生给中国的医学事业,而她对中国的贡献并不比林徽因,陈香梅这些伟大女性小,正是她一直以来的低调才在中国鲜为人知。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影响一生的十个心理学效应,掌握一个受益终身
  • 華裔教授被調查 麻省理工校長和百名教職工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