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青春--並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時光/金庸晚年的懺悔錄,俠義精神的起源
發佈時間: 5/15/2021 12:58:45 PM 被閲覽數: 22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青春-------並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時光
2021-05-03               

青春----並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時光
Tian Xie
德裔美籍人 塞繆爾·厄爾曼 70多年前寫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首次在美國發表的時候,引起全美國轟動效應,成千上萬的讀者把它抄下來當作座右銘收藏,許多中老年人把它作為安排後半生的精神支柱。
美國的麥克亞瑟將軍在指揮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辦公桌上始終擺著裝有短文《青春》影本的鏡框,文中的許多的詞句常被他在談話或開會作報告時引用。
後來此文傳到日本,文章的觀點成為許多日本人生活哲學的基礎。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多年來,《青春》始終是我的座右銘。」
文章如下:
「青春,並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時光,也並非粉頰紅唇和體魄的矯健。
它是心靈中的一種狀態,是頭腦中的一個意念,是理性思維中的創造潛力,是情感活動的一股勃勃的朝氣,是人生春色深處的一縷東風。
青春,意味著甘願放棄溫馨浪漫的愛情去闖蕩生活,意味著超越羞澀、怯懦和欲望的膽識與氣質。
而60歲的男人可能比20歲的小夥子更多地擁有這種膽識與氣質。沒有人僅僅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變得衰老,只是隨著理想的毀滅,人類才出現了老人。
歲月可以在皮膚上留下皺紋,卻無法為靈魂刻上一絲痕跡。憂慮、恐懼、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僂於時間塵埃之中。
無論是60歲還是16歲,每個人都會被未來所吸引,都會對人生競爭中的歡樂懷著孩子般無窮無盡的渴望。
在你我心靈的深處,同樣有一個無線電臺,只要它不停地從人群中,從無限的時間中接受美好、希望、歡欣、勇氣和力量的資訊,你我就永遠年輕。
一旦這無線電臺坍塌,你的心便會被玩世不恭和悲觀失望的寒冷酷雪所覆蓋,你便衰老了——即使你只有20歲。
但如果這無線電臺始終矗立在你心中,捕捉著每個樂觀向上的電波,你便有希望超過年輕的90歲。
所以只要勇於有夢,敢於追夢,勤於圓夢,我們就永遠保持青春!
千萬不要動不動就說自己老了,錯誤引導自己!年輕就是力量,有夢就有未來!」
「Youth」
by Samuel Ullman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sts in a man of sixty more than a boy of twenty. Nobody grows old merely by a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ls.
Years may wrinkle the skin, 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 Worry, fear, self-distrust bows the heart and turns the spirit back to dust.
Whether sixty or sixteen, there is in every human being’s heart the lure of wonder, 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of what’s next, and the joy of the game of living. In the center of your heart and my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 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men and from the Infinite, so long are you young.
When the aerials are down, and your spirit is covered with snows of cynicism and the ice of pessimism, then you are grown old, even at twenty, but as long as your aerials are up, to catch the waves of optimism, there is hope you may die young at eighty.丨
2018、12、26
This message is from my friend Jen Lee.


金庸晚年的懺悔錄,俠義精神的起源
2021-04-28               

〈月雲〉:金庸晚年的懺悔錄,俠義精神的起源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21/4/y6fhv6d4kw2bnw4fn7bp0uvojgqpxi.jpg?auto=compress&h=648&q=80&w=108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金庸晚年回顧人生,以故事重構創作之因,一切一切,都源自對月雲的懺悔,化成動力。

文:戈登探長(德尼思化創辦人,希望讓文藝更加貼地)

金庸的小說寫得並不好。不過他總是覺得,不應當欺壓弱小,使得人家沒有反抗能力而忍受極大的痛苦,所以他寫武俠小說。他正在寫的時候,以後重讀自己作品的時候,常常為書中人物的不幸而流淚。

「金庸的小說寫得並不好。」誰人敢如此批評?其他人說,往往是自大。出於自己口中,除了自謙,在這篇自傳體小說〈月雲〉,更是懺悔。〈月雲〉,凡喜愛金庸者,都不應忽略的冷門之作。

自金庸寫畢大成之作,1972年在明報寫畢《鹿鼎記》之後,宣布封筆,如無特殊意外,不會再寫小說。偏又注明:「生命中永遠有特殊的意外。」這個埋筆,在三十年後終於呼應,金庸在《收穫》雜誌發表〈月雲〉,文壇震撼。

震撼者有三,第一,晚年之作,備受期待。第二,風格迥異過去,更貼近抒情散文,也在後來收於其散文集。第三,金庸自解寫作之原因,精神的起源。這是小說,也作自傳,更為懺悔錄式的告解。
https://image6.thenewslens.com/2018/11/6qoapd68oa173hmbgc6wcqdapnyile.jpg?auto=compress&q=80&w=1080
8whowqf3j0iihp5tlfi1iqfkcnunp9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月雲〉篇幅不長,三千多字,主要講述富家子弟宜官,和押給地主家的丫頭月雲,兩人之間的互動。宜官即金庸,是其小名,記其童年成長。回首江南小鎮,一九三幾年的過去,古典深情的回憶。

宜官多愁善感,喜看文藝小說,性情溫良。當他收藏的八隻白色瓷器小鵝,其中一隻斷了頸,放聲大哭,只因不知原因,怕親人瞞騙他。後旁人推說是賣瓷鵝人的問題,便安心了,皆因一切都是陌生人的錯。

月雲嚇得臉上有點變色,右手不由自主的擋在自己面前,似乎怕宜官打她。她和宜官同年,但幾乎矮了一個頭,頭髮黃黃的稀稀落落,如果宜官要打,她逃也不敢逃,兩條腿已在輕輕發抖了。

實情是,月雲早前不小心弄壞,以飯粘貼。她和宜官同年,但身分不同,嚇得雙腿發抖。這段描述,宜官那天真善良外,以月雲對比,指涉了懺悔的主題,低下階層的悲苦。

最為誇張,乃月雲「又黃又瘦」,營養不良。月雲母親說,因為「米缸裡沒米,學雲成天不吃飯……」。宜官誤以為她不肯吃飯,像他一樣耍脾氣,「學雲不肯吃飯,調皮,不乖……」,更形落差。

arrow_forward_ios閱讀文章Powered by GliaStudio
如果是買的,幾乎像是奴隸,小姑娘傷痛病死主人家沒有責任。押的丫頭地位略好,雖然主人家常常打罵,有時罰餓飯,但有什麼事要去和她父母商量,倘若不幸生病死了,往往會釀成重大糾紛,主人家少不免要賠一筆錢。

月雲原叫學雲,宜官父親不喜,改其名字。這又是一重壓迫,名字本為自我的身分認同,更改他名,往往也代表了,昔日的人生過去。押賣,如今的人口販賣,生死尊嚴俱操之主人。

宜官那個世代的新青年,五四轉型的階段。高叫救救孩子,重新正視人的尊嚴,自主生命。文中強調他喜歡看巴金,知名「家春秋」三部曲的小說家,恰恰乃,呼叫新青年,不要再一樣禮教吃人。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21/4/pijyfdbnwgr6f0k5je4noguhrz22ii.jpeg?auto=compress&q=80&w=1080
Ba_Jin_1938
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巴金。
後來宜官慢慢大了,讀了更多的巴金先生的小說,他沒有像《家》中的覺慧那樣,和家裡的丫頭鳴鳳發生戀愛,因為他覺得月雲生得醜,毫不可愛,但懂得了巴金先生書中的教導,要平等待人,對人要溫柔親善。他永遠不會打月雲、罵月雲,有時還講小說中的故事給她聽。

因此,我們看見的宜官,視月雲為「人」。從來不打她,不罵她,甚至講故事給她聽,請月雲吃那些,她從來沒品嚐過的糖年糕。看似美好的故事就此停住,世界鉅變,再沒人提起、問起她。

日本中國戰爭,母親逃難時,病重身亡;文化大革命,父親判定為地主,處了死刑。宜官沒有痛恨,反是常常想起月雲,甚至成為人生晚年的主題。讓我們忍不往追問,到底月雲有什麼重要?


在宜官心底,他常常想到全嫂與月雲在井欄邊分別的那晚情景,全中國的地主幾千年來不斷迫得窮人家骨肉分離、妻離子散,千千萬萬的月雲偶然吃到一條糖年糕就感激不盡,她常常吃不飽飯,挨餓挨得面黃肌瘦,在地主家裡戰戰兢兢,經常擔驚受怕,那時她還只十歲不到,她說寧可不吃飯,也要睡在爸爸媽媽腳邊,然而沒有可能。宜官想到時常常會掉眼淚,這樣的生活必須改變。他爸爸的田地是祖上傳下來的,他爸爸、媽媽自己沒有做壞事,沒有欺壓旁人,然而不自覺的依照祖上傳下來的制度和方式做事,自己過得很舒服,忍令別人挨餓吃苦,而無動於衷。

全篇集中書寫月雲的苦難,對照戰亂文革的輕描淡寫,小人物更為重要。月雲不止是個體,普遍象徵了地主、奴隸的不公義。文學家之悲天憫人,常能超越一己而至大我,像俄國托爾斯泰,最後的出走,不也是如此?

金庸晚年回顧人生,以故事重構創作之因,一切一切,都源自對月雲的懺悔,化成動力。身為傳統吃人的階級,自覺的勇氣與改變,〈月雲〉之作,雖非武俠,卻是俠之大者。

看似離地的大愛,實則吻合了時代洪流,如梁啟超鼓吹:「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有什麼比金庸筆下的人物,更讓人了解良知?眾多故事的俠義精神,鋤強扶弱,影響了無數,一代又一代的新青年,至今不息。
https://image2.thenewslens.com/2018/11/4x386x9yhbqc1fax6ai7dwn5oah86o.jpg?auto=compress&q=80&w=1080
mi0h3so62sygtgdmjdz8hj59i0zqur_(1)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他寫楊過等不到小龍女而太陽下山時,哭出聲來;他寫張無忌與小昭被迫分手時哭了;寫蕭峰因誤會而打死心愛的阿朱時哭得更加傷心;他寫佛山鎮上窮人鍾阿四全家給惡霸鳳天南殺死時熱血沸騰,大怒拍桌,把手掌也拍痛了。他知道這些都是假的,但世上有不少更加令人悲傷的真事,旁人有很多,自己也有不少。

那些耳熟能詳的角色,膾炙人口的橋段,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改編成劇集、電影、遊戲,東方文化產業。原來,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關於少爺和丫頭的相處,在悲傷的土壤,栽種最美麗的花。

本文獲授權轉載,題目由編輯稍作修改,原文見作者Medium。
關鍵評論網     

hit tracker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本性至善立意的爱欲/这些性感撩人的女特务为什么让人记忆深刻?
  • 名震朝野的一代国士李次山/以前的腐败是体制内的合法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