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从一张海报谈美国教会的 信仰危机/耶稣预言圣地被占领毁坏(含音频)
發佈時間: 11/21/2021 6:28:30 PM 被閲覽數: 46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




从一张海报谈美国教会的 信仰危机2021-11-20 22:09:22


image.png

从一张海报谈美国教会的信仰危机

 

文 | 米该雅
生命季刊专稿


音频为作者本人朗读:

 

在10月份的传道人退修会上,王峙军牧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张图片,引发我们反思当今美国教会的危机。这是“联合基督教会”(UnitedChurch of Christ,下文简称:UCC)正在销售题为“Be The Church”(成为教会)的系列海报。海报以代表LGBTQ+运动的彩条为背景,在“成为教会”的大标题下写着:“保护环境、关心穷人、经常原谅、反对种族主义、为弱势群体斗争、分享地球资源和属灵资源、拥抱多元、爱上帝、享受今生”。

image.png

图片源自UCC Resouce官方网站
https://www.uccresources.com/products/be-the-church-rainbow-banner-horizontal

 

这是UCC给当今教会规定的使命。显然,UCC为教会指引的方向已经远远偏离了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的福音。有人认为,因为UCC是典型的自由派,并不能代表福音派教会,所以不需要担心他们提出的口号。然而,笔者认为,UCC提出的教会使命代表了美国教会世俗化的趋势,基督徒应该予以警惕。

 

历史的借鉴

 

教会的世俗化就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样,总是从接纳少量世俗思想开始的。今天少数人提出的激进思想在若干年后很可能成为被大部分人接受的共识。19世纪末期,当尼采提出“上帝已死”的哲学宣告,与他同时代的人认为他太激进,如同疯子一般。但是,尼采说:“我的时代还没有到, 有的人在死后才出生。”似乎尼采自己都预见到了他的思想会成为后人广泛接受的信条,只是时候未到罢了。事实的确如此,尼采的思想已经成了21世纪后现代文化的基因。而基督教神学也不能幸免地被这股后现代文化的浪潮所渗透。曾经最激进的思想成了今天的主流信念。

 

19世纪,当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时,欧洲保守派的基督徒想像不到几百年后,进化论对教会产生多大的冲击。2015年,由学术书商、图书馆员和出版商组成的专家小组,对英国出版商提交的200种书目的影响力进行评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被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被誉为 “一本改变了我们思考方式的书”。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公众投票中占据压倒性的优势,领先于康德、柏拉图和爱因斯坦。1

 

在基督教界,进化论走进神学院和教会。许多圣经学者解释《创世记》第一章有关上帝创造的经文时,总是努力地让他们对圣经的解释不要触犯进化论。一些神学家则将进化论与神创论相融合,编造出“神导进化论”。这说明,进化论已经深入人心,就连很多福音派基督徒也心安理得地接受进化论与圣经的融合。曾经与基督教相去甚远的思想如今成了基督教神学的一部分。

 

世俗化的危机

 

今天UCC重新定义教会的使命,代表了美国教会世俗化的走向。现在许多教会对此不以为然,将来许多教会就会趋之若鹜。今天,在美国的公立教育系统,关心气候变化、反对种族主义、接纳LGBTQ+、包容多元化都成了富有正义感的道德。新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被这种教育所塑造。今天学校的课堂里教导的内容会成为几十年后美国社会的主流信仰。其实,不需要等到将来。现在,UCC提出的理念不仅被自由派教会接受,也已经被一些福音派教会接受了。

 

2021年4月19-23日,位于加州伯克利圣约翰长老会教会(St. John's PresbyterianChurch of Berkeley, PCUSA)特别设立了“信仰气候行动周”,宣传并推广期对气候变化的关注。2

 

PCUSA与UCC一样都是自由派宗派。但是,美国福音派教会整体上并没有针对这一危机发出清晰而强烈的反对和警告。相反,一些福音派著名的牧师在这些社会议题上顺从世俗大学和主流媒体的说教,并在教会内部为这些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背书。

 

UCC的海报不仅标志美国教会未来的世俗化方向,也反映了美国教会正在陷入的世俗化危机。之所以说这是一场“世俗化”危机,是因为环境主义、多元主义,等社会议题是世俗文化炮制而成的。自由派的教会接过了这个“球”,不仅自己玩弄,还要把这个“球”抛给所有教会。

 

西方社会流行的环境议题曾经一度以“全球变暖”作为旗帜。最近几年,政客和媒体很自觉放弃了“全球变暖”的幌子,改称“气候变化”。当下的环境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问题,而是基于环境主义的意识形态而产生的政治议题。环境主义则是建立于自然主义世界观。自然主义将大自然视为永恒的存在,赋予大自然某种神圣性,将大自然摆在人类之上或与人类同等,降低了人的尊贵性,却高举了自然界的地位。这违背了圣经真理。

 

美国社会推行的多元文化主义则是在相对主义的价值观之上的一种政治正确。而相对主义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和真理的独一性。在当下的美国,针对种族问题的主流叙事则是用文化马克思主义构建的。UCC让教会承担的使命本质上是一股世俗化浪潮。

 

基督徒应该保护环境,反对种族主义。但是,基督徒应该按照圣经原则去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而不是接受错误的世界观讲述的环境危机。基督徒应该依据圣经反对种族主义,追求人人平等,但不是遵循与基督教文明为敌的意识形态提供的蓝图。基督徒也应该欣赏上帝创造的多样性,但不应该放弃真理的标准而无原则地包容各种多元。而UCC为代表的自由派教会积极地将来自世俗社会的命题当作了神圣的使命。

 

教会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教会面临两方面的挑战。第一,如何继续持守福音的核心。第二,如何回应当下的社会议题。

 

UCC将教会的核心使命从传讲福音转移到社会议题上来。按照UCC的标准,一个教会如果不关心环境问题、种族问题和弱势群体,就不是真正的教会。教会的核心不再是传讲福音,而是履行社会责任。

 

但是,主耶稣颁布的大使命不随着世俗文化的改变而被废弃。使徒保罗说:“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哥林多前书2:2)”这句话对今天的传道人和教会仍然适用。在上帝的眼中,UCC所定义的教会并不是教会。

 

另一方面,教会有责任关心弱势群体,反对种族主义,并依据圣经对待环境。世俗文化抛出的这些议题都是基督徒的信仰应该触及到的范围。基督徒的信仰需要在世俗社会里实践。这样才能为主作见证。基督徒当然应该反对不公不义,抵制肆意破坏环境和种族歧视。为了正确地回应这些社会议题,教会需要在两方面下工夫。第一,分辨世俗文化提出的社会议题是基于怎样的思想信念。这些思想信念是否符合圣经真理?第二,如何依据圣经针对各种社会议题给出正确的答案?

 

教会如何应对挑战

 

针对这样的挑战,教会需要继续聚焦福音的核心,不被世俗文化牵引到社会福音的误区。同时,教会也需要将福音的应用范围拓宽到社会领域,因为圣经的教导不只是局限在私人生活领域。圣经教导的内容足够丰富,范围足够宽广,耶稣基督的主权也涵盖万有。所以,依据圣经,我们可以正确地回应各种社会议题,但同时又不偏离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的福音核心。

 

这就需要我们建立整全的圣经世界观。圣经讲述了以“创造、堕落、救赎与更新”为框架的世界观。在创造中,我们可以认识上帝起初的心意。在堕落中,我们可以找到世界问题的根源。在救赎中,我们可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更新中,我们可以对未来的完美天国心存盼望。

 

以环境议题为例,我们可以按照圣经世界观,站在基督救赎这一核心信仰上回应世俗挑战。《创世记》告诉我们,上帝将人的权柄置于大自然之上,叫人管理并享用自然资源。但因着人的堕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再和谐,自然界也落在咒诅之下。人类因着贪婪而肆意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并不符合上帝的心意,基督徒应该予以反对。但是,如上文所述,当今世俗社会提倡的环境主义则走向另一个极端的错误。所以,基督徒主张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应避免落入环境主义的错误。

 



耶稣预言圣地被占领毁坏(含音频)
送交者: 生命季刊 2021年11月08日07:17:36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800px-Ercole_de_Roberti_Destruction_of_Jerusalem_Fighting_Fleeing_Marching_Slaying_Burning_Chemical_reactions_b-1024x640.jpg

 

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马太福音系列文章


主说虽然经历许多困苦艰难,我们仍要忍耐因我们必然得救


文 | 何春勋
生命季刊专稿

 

请阅读本文第一篇: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下)

 

本文音频为何杨弟兄朗读:

 

 

马太福音24:13-22

 

当时圣城圣殿被毁的征兆就是罗马政府对犹太人的政策大幅度改变,使徒行传十八章提到当时的皇帝革老丢把住在罗马的犹太移民全部赶走,其中有一对基督徒夫妇亚居拉和百基拉被迫从罗马搬到哥林多,跟保罗一起同工。到了主后64年,罗马皇帝换成更残暴的尼录,他用高压手段逼迫犹太人以及基督徒,使徒保罗在主后67年再度被抓在罗马为主殉道。

 

耶稣警告门徒,当他们看到逼迫的情况来临就要警觉准备,因为那个灾难将是非常悲惨的。当时亚洲欧洲的教会都受到影响,基督徒四处分散,也让福音传到更远的地方。主后70年罗马皇帝发兵包围耶路撒冷。经过几个月的围困,城里断粮缺水,大多数居民不是饿死就是病死,当大军攻进城内,城里剩下九万多犹太人,全部成为俘虏。罗马军队把耶路撒冷城摧毁,只留下西边一道长48米高18米的城墙,就是现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圣殿虽是希律王所建,但仍然被夷为平地,正如耶稣的预言,圣殿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

 

将近一千九百年后,犹太人终于又回到巴勒斯坦重新复国,但是没法重建圣殿,圣殿地点的主权属于巴勒斯坦人。犹太人仍然遵循犹太教的教规,信神的人还在等待弥赛亚第一次的来临,更有许多犹太人后代经过无数的灾难,已经完全失去耐心,更失去信仰,选择走无神论的道路。这个现象会持续下去,要等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那一天也就是主再来的日子。耶稣说: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马太福音24:13-14)

 

在末期来到之前是教会时代,也是主恩典的时代,我们现在就处在这个期间,这是神给我们的恩典。当苦难来临时,耶稣说我们要忍耐,而且要持续忍耐,要传福音做见证,不要放弃我们的盼望和信仰,直到那个日子。耶稣说虽然经历许多的困苦艰难,我们要忍耐因为我们必然得救。

 

“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房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24:15-18)

 

耶稣提到但以理的预言,引用的是但以理书第九章27节的经文。“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指的是什么呢?在耶稣降世之前圣地被污秽毁坏的事件已经发生过一次,那是主前168年罗马人污秽犹太人的圣殿,引起马客比家族抗暴洁净圣殿事件,这就是现在犹太人每年十二月庆祝烛光节Hanukah的由来。

 

耶稣预言的就是主后70年罗马大军摧毁耶路撒冷,这个事件也已经发生。耶稣说当罗马士兵占领践踏污秽圣殿的时候,犹太地区的人都要赶紧远离避开,想办法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且要立即行动,不要还想回家整理家当行李带走衣服和值钱的东西。因为没有时间了。

 

耶稣预言中圣地被占领毁坏将来还会发生,就是新约圣经中提到将来敌基督会出现在基督的教会,这个情况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第2章有说明:

 

“人不拘用什么法子,你们总不要被他诱惑,因为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里,自称是神。”(帖后2:3-4)

 

在末后的日子,世界上许多人堕落离弃福音信仰,那时敌基督出现,开始迷惑基督徒,毁坏教会。敌基督是那大罪人,是沉沦之子,是抵挡主的。高抬他自己,要凌驾在一切政治社会法律体制之上,甚至坐在神的圣殿中自称为神,超过所有受人敬拜的神明和偶像。耶稣说得很清楚,那大罪人站在教会圣地,做出许多毁坏可憎的事情,很多被迷惑的人跟着崇拜他,但我们这些明白真理的,不要去跟他正面冲突,要分辨并且立刻躲避,不要被诱惑迷失真道。因为紧接着来的就是大灾难。

 

“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你们应当祈求,叫你们逃走的时候,不遇见冬天或是安息日。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若不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选民,那日子必减少了。”(24:19-22)

 

这个将要来的灾难是空前绝后的,耶稣说连挪亚时代的大洪水都比不上。灾难来临逃命的时候,如果你行动不便或遇到大风雪寸步难行就糟糕了。耶稣特别提到安息日,因为犹太人都遵守安息日的规定,安息日人走路不能超过半里,所以逃难也只能逃半里路。祂的意思是犹太人在选择守安息日或逃避大灾难这两者之间出现两难。所以希望那个日子最好不是安息日。

 

这到底会是怎么样的灾难呢?洪水时代的人都是淹死的,除了挪亚一家八口,全世界的人没有人逃过那一次的洪水灾难。但神说过以后不会再用洪水来审判世界,所以这末后的灾难不会是洪水。

 

这个灾难将是一个磨难,一个长时间的折磨,最后才是毁灭。耶稣说神的选民可以得救,因为神是怜悯慈爱的神,为了祂的子民,为了神儿女的缘故,将会减少这个磨难日子的数目。那么在这些磨难的日子里面,不论是长是短,基督徒应该怎么面对,怎么生活呢?保罗在以弗所书第六章提到基督徒,一个靠主刚强的人在磨难的日子里需要作一些事情:

 

所以,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此外又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并戴上救恩的头盔,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弗6:13-18)

 

我们注意到神所赐的这些军装几乎都是防卫用的。也就是神为我们在磨难的日子所预备的装备,足可以保护我们,抵挡魔鬼的攻击。耶稣说我们如果准备好了就可以挡住那些攻击,不受伤害,使我们得以稳稳地站立在主的面前。这些军装是那些呢?束腰的真理,保护心脏的公义,走路的鞋就是平安的福音,抵挡用的盾牌就是信德(信心),保护头的救恩头盔,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最后就是祷告的权柄。请问大家手上能拿出来几样呢?要记得是全副军装,不是半套或是一部分。

 

另外,耶稣在登山宝训说过,我们不要为地上的钱财生活忧虑,我们应当仰望神的供应,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我们要像忠心有见识的仆人,随时等候主人回来,我们不要贪食醉酒被思虑愁烦捆住,因为主在我们想不到的时候就来了。耶稣说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雅各也在书信中劝勉我们:

 

“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弟兄们!你们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审判。看哪!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雅5:7-9)

 

何春勋 来自台湾,芝加哥北郊葛霓华人教会牧师,生命季刊董事。


阅读何春勋牧师马太福音系列文章请点击👇
马太福音系列文章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人本主义者将气候问题的解决之道寄希望与科学的发展和政治的变革。基督徒不否定科学和政策的功用,但更不会忽视人的罪性。因为如果人的罪性不被约束,科学和政策可以被人用来作恶。人需要学习知足与节制,战胜贪婪与放纵的罪性。这就需要耶稣基督的福音。然而在世俗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不会将福音纳入考量因素。基督徒也不应该期待世俗的权力机构宣讲福音,因为宣讲福音是上帝赐给教会的使命。但是,基督徒应该分辨每一项公共政策(包括环境政策)是基于怎样的理念,这些理念是否符合圣经。基督徒应该善用科学成果,也应该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但是基督徒反对对科学和政治的迷信。基督徒不否认科学技术和公共政策可以影响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但我们更相信气候的变化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而依赖于上帝的护理之工。我们对科学和政治的信心不应大于对上帝的信心。如果我们相信科学进步与政治变革可以实现人间天堂,那就是以人为本的乌托邦主义了。我们相信,只有当基督再来时,才会实现万物的更新。将来的完美国度不是用科学进步与政治革命实现的“人本王国”,而是基督带来的“神本国度”。

 

针对环境议题,我们可以基于圣经找到符合真理的答案。针对种族问题、性别问题、多元文化主义等其他社会议题,我们同样可以从圣经中找到答案。而这些答案不是简单的对或错,而是在上帝的创造与人的堕落中找到问题的本源,并在基督的救赎里找到解决之道和终极盼望。

 

结语

 

教会需要面对时代的挑战,但不应该被时代牵着鼻子走。教会需要回答世俗社会提出的问题,但是不应该跳入到世俗文化的陷阱。教会需要在被忽略的神学应用方面补课,但也需要在古老的福音上持守。

 

注释:

1.Alison Flood, Twenty books that changed theworld.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e Guardian For 200 Years. 14 Oct 2015.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5/oct/14/public-vote-for-academic-book-that-changed-the-world

2.https://www.stjohnsberkeley.org/ourcommunity/serving/justice/2021-faith-climate-action-week

 

米该雅 牧师,现在美国牧会。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去死吧!/中国牧师王怡获刑9年 学者指北京意图警告其他教会
  • 明朝最后一位太子,皈依天主教最终被吴三桂残杀/美起诉帮助中国人伪造庇护申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