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减产、绝收…高温干旱下的农村将面临什么?/四川停电停产延长至11天
發佈時間: 8/22/2022 12:11:31 PM 被閲覽數: 9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减产、绝收…高温干旱下的农村将面临什么?

文章来源:      

8月1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黄色预警,全国多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局地特旱。旱情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和西部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的农村,干旱要来得更早一些,蔬菜、玉米、水稻、果树都程度不一地受到了影响,甚至有地区连居民的日常用水都无法供应。

专家表示,我国虽然几乎每年都发生季节性干旱,但今年的干旱受异常的大气环流影响,又与极端高温叠加,可能会带来比单一事件更复杂的影响。



6月初,罗成就察觉到了,今年天气很不正常。

首先是高温。罗成是湖北竹山人,竹山地处鄂西北山区,用罗成的话说,往年这里都是风调雨顺,夏天温度最高也就34度,晚上睡觉连风扇都不用开。今年不是,6月初,气温已经达到34度,6月中下旬,37、8度是常有的事。

干旱随之而来,罗成发现最开始不对劲的是土地,之前脚踩上去,松松软软,很舒服,现在硬得像水泥地。7月中旬,他发现路边的树叶开始变黄了,“干枯得像是秋天的叶子,一点都不绿油油。”他才意识到,已经有一个多月没下过大雨了。



图|视觉中国

这在竹山并不正常,“以前夏天十来天就会下一场大雨,我们的田里和地里都不愁水,老天爷就像知道该什么时候下雨。”今年,除了最高温度超过40度外,整个7月只下了几场“连地都没打湿的雨”。

罗成家里种了一亩多的玉米,再加上红薯、花生、青椒、茄子、土豆,加起来有三亩地。正是授粉、抽穗的时候遇上高温,地里的玉米要么是空杆,要么长到一半就停了,玉米叶“枯得用火机一点就着”。青椒仍然是小小一株,长不起来,也结不出果。茄子虽然长出来了,也是小小一点,皱巴巴的,跟老了一样。红薯和花生干脆直接绝收,“花生叶一碰就碎,看着真的心酸又恼火。”





罗成家的玉米地和菜地

家在四川泸州的罗勇面临同样的问题,他种了5亩的玉米地,但因为等收完油菜籽后才种,比正常时间晚了20天,授粉时正好赶上7、8月份的高温和干旱,几乎6、70%的玉米直接绝收。周围早种的玉米虽然没有绝收,但饱满度上大不如前,“收成可能要减少个20%。”

不仅如此,村子里水势最好的田都出现了裂缝,罗勇估计缝隙有60厘米深,5~10厘米宽,手机可以直接平放进去。这在罗勇看来难以想象,“往年到了现在要割水稻、打谷子,上午晒着,下午可能就来一场大雨,三五天一次。”

好在附近是泸州老窖的工业园,村里大部分人都在那儿打工,3000多块钱一个月。虽然工资不高,但比种田划算,对田也不是很看重。不过,这个气候还是让罗勇十分困惑,“四川往年也热,但是是湿热,不像今年,空气干燥得像要燃起来。以前早上出门,所有树叶上面都有露水,现在多早出去都看不到了。”

8月18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黄色预警,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湖北西部、浙江大部、江西、湖南、贵州大部、重庆、四川大部、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局地特旱。



中央气象台8月20日18时发布气象干旱橙色预警(图|中央气象台官网)

根据我国《气象干旱等级》标准,中旱是指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特旱则是指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而早在8月11日,长江流域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省市就已启动干旱防御四级响应。持续将近两月的极端高温后,部分地区将要同时迎来与干旱的对抗。

蔬菜、果树与自来水

蔬菜紧缺的另一面意味着菜价上涨。罗成所在镇上的超市里,黄瓜和土豆3块多一斤,去年只要1块多,青椒去年2块一斤,今年要5块。罗成觉得,大棚种植出来的蔬菜始终没有家里的好吃,但为了健康也不得不买。

更多是钱的问题,一个星期,光买蔬菜可能就要花去两百块,这对他来说并不轻松。罗成之前在武汉厂里打工,前两年因为身体不好回到老家,待业到现在,一直没有收入。“原本依靠种地和蔬菜,至少基本的生活可以保障,不用额外花钱。”

不光对罗成是负担,他所在的村以卖绿松石为生,大部分人留在家里做生意。这两年,生意不好做,“大家手上的钱很紧,根本卖不出去。”与此同时,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开销依然存在,连蔬菜都要买的境况和灼烧的天气一起让人感到焦虑。“最难受的是那些老年人,他们本来也没收入,看着地里这样很心疼,肥料钱都收不回来。”

唯一庆幸的是,村子二三十公里外有一个大型水库,村里前两年正好兴建了灌溉设备,田里的灌溉水源基本能够得到保障,罗成估计,水稻的收成不会受太大影响。

但在四川大凉山州盐源县的果农胡洪就没这么幸运。胡洪所在的山区海拔最高4500米,最低也有2500米,种出来的苹果又甜又脆,当地主要以果树种植为主,田地较少。胡洪种了一百多亩苹果、核桃和花椒,在当地算是中等偏上的种植大户,他的果园坐落在半山腰,从没担心过温度和雨水。

但今年6月初开始,几乎就没有下过大雨,“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下透,感觉打湿了一下果子就停了。”七月份,温度持续升高,胡洪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他从山溪里接了一条水管开始抽水,抽了整整一个星期,八月份又抽了一次。在这样的灌溉下,减产量才勉强控制在了10%左右。但是结出来的果子个头比去年小了大概30%,成熟期也来得更晚:往年8月中旬胡洪种植的品种都快要下市了,今年才刚刚上市。

胡洪的反应已经算是迅速,村里还有很多果农不愿意拉水管灌溉,一是没想到今年干旱持续时间如此之长,怕麻烦。毕竟灌溉需要拉的水管短的要一公里,长的更长,从山间穿过,中间和两头需要人守着,以防发动机或水管损坏的意外发生。七月和八月抽了两个星期,胡洪和老伴就24小时不停地守了两个星期,晚上在发动机和果园处各睡一个。二是灌溉的成本高,光是电费,一小时就要20多块钱,还不包括灌溉设备和人工的费用。

没有灌溉的果园损失很大,胡洪估计,村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果农今年要减产50%到60%,这意味着他们连成本也收不回来。20年前,胡洪所在的村在县里还算是贫困村,这两年有了电商的渠道,果子卖得好,大家的收入也开始提高。但赚来的钱都继续投到了果园里,尤其是今年肥料成本增加,去年卖80元一袋的尿素今年涨到了120元,常用的羊粪从2毛钱一斤涨到了4毛。“这么一弄,估计又要恢复几年。”胡洪今年50岁,他从18岁就开始种果树,这是他第一次碰上持续时间如此长的干旱。“农民就是看天吃饭,碰上今年这种天气,你能怎么办。”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郝增超向本刊介绍,干旱可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四种类型。由于降水减少等原因形成了气象干旱后,常常最直接影响的是农作物的生长,带来农业干旱。如果降水继续减少,江河、湖库以及地下水水位下降可能引起水文干旱。最后,如果干旱继续发展,导致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影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生活用水,即为社会经济干旱。

罗勇所在的村子装上自来水已经四五年,在这个夏天他虽然花苗和树苗受损严重,但日常用水没有问题。而离他十几公里外的一个亲戚所在的村子还未安装自来水,之前都是靠山上的溪水和井水生活。今年夏天的干旱使得溪水断流,井里也无存水,只能依靠政府每天送水。



罗勇家附近的田地,往年这片田水势都很好(受访者供图)

“每户每天70斤水。但是他家里除了几口人要喝水外,还养了猪啊、鸡啊,根本不够用。洗澡都不能洗,只能打湿毛巾擦下身子。”

日常用水受到影响的不止四川。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中心主任吕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截至到8月11日,长江流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6省(直辖市)有83万人因旱供水受到影响。

异常的大气环流

今年的干旱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目前长江干流、洞庭湖及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5~6米,均为实测记录以来最低。

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张强告诉本刊,我国每年几乎都会有季节性干旱发生,只是轻重和范围大小不同。目前我国长江流域以及西北部分地区所形成的干旱,是因为季风往北输送,副热带高压盘踞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因此目前我国北方雨水多,南方地区雨水反而少。

同时,干旱的形成还与全球气候变暖大趋势密切有关。随着气候变暖加剧,地面水汽蒸发强度和速度都会增加,土壤失水很快。同时,随气候变暖,气候更加极端化,水分和能量很容易长时间累积在大气中,水分长时间不释放,意味着降水少;能量长时间不释放,意味着持续高温,最终就形成了干旱。



2022年7月13日,成都持续高温,市民全副武装出行(图|视觉中国)

但今年干旱如此严重,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异常的大气环流,也就是在正常的干旱规律和趋势下,叠加了异常的干旱因素。“如果只是上面所说的两个常规原因,只会在某些小范围内形成短期的季节性干旱,不会有太严重的影响。但像今年这样‘啪’一下快速发展的,突然非常高温或者非常干旱,主要是因为异常的大气环流造成。”

这种异常突出表现在,副热带高压强度高、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张强回忆,往年副热带高压大约西伸到兰州附近,但今年已经往西推进到了酒泉,“这么多年很少如此,季风前部边缘很偏西偏北,跟在它后面的副热带高压,已经越过兰州到了酒泉,你想想这副高控制范围扩大了多少。”大范围的副热带高压既不往南退,也不缩小,长期、稳定地控制着长江流域和西南等地,形成了我国南方大片区域高温、少雨的气候。

干旱的另一特征,表现在与极端高温叠加,形成了复合高温干旱。郝增超解释,在高压系统控制下,天气晴好,少云少雨,更多太阳辐射直达地面,造成地面气温迅速升高;而高温热浪加快土壤水分蒸发,加剧土壤水分减少、江河水位低、湖泊、水库蓄水量减少等干旱现象。

复合高温干旱事件对作物、水资源的影响更严重,容易产生灾害叠加效应。“如高温酷热导致空调降温等用电需求增加,但同时由于降水减少(气象干旱),导致河流水位下降(水文干旱),严重影响一些水电站的发电量,从而使用电需求增加和水力发电量减少的矛盾更为突出”,郝增超说。四川80%的电力来源是水电,今年就遭遇了供应不足的困境,高温干旱之下,流域来水严重偏少,全省水电发电能力下降5成以上。

张强则强调,水分和能量长时间没有释放,但总会释放的,一旦释放,可能就会形成大暴雨或连续降雨,出现旱涝转换的可能。“目前,我们除了要全力抗旱外,也需要留心预防随后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

(罗成、罗勇、胡洪为化名)



四川停电停产延长至11天 餐饮人叹“真是在渡劫!”

文章来源:      



限电的成都商场。(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国高温干旱引发缺电危机正在扩大。四川21日晚间决定继续“让电于民”,要求所有工业用电户停产延至8月25日,等于这一波有长达11天的停产。此外,许多家庭除冰箱外,没再用电,街上的广告看板灯箱全停电,成都市容一片黑。中国门面之一的上海外滩,知名的灯光也从22日起停电2天。

综合陆媒报导,中国部分地区正经历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长期间的热浪,导致四川、浙江、江苏等省分的工厂缺水电,被迫停工。

餐饮店:餐饮人太难了,真的是在渡劫!

网传视频显示,一名餐饮店的老板娘走在商场里,边走边擦汗地说,她所在的广场内没有空调、不开灯,没电可用,质疑“到底还坚持开店的意义是甚么?”她说,他们要求当局能否保证冰箱用电,因有许多食材,其所在的餐饮店就有10多万的食材存放在冰箱。

她说,今年的餐饮业真是太难了,好不容易经历了疫情,现在又直接来一个限电,所有餐饮人盼望的七八月的旺季玩完了,直接要求店家傍晚六点半关门回家,“餐饮人太难了,真的是在渡劫!”

视频显示,老板娘边走边说时所经过的店家,都关门了。

虽然当局宣称要“让电于民”,但事实上,成都的民生用电也受到波及,很多家庭除了使用冰箱外,没再用其他的电。

四川1.6万家公司停电停产

四川省是这一波缺电危机的重灾区。工业用电户原先只从8月15至20日放“高温假”停产6天,但当局21日晚间又公布继续“让电于民”,将停产时间延至8月25日,即这波停产时间长达11天,让制造业损失不小。

而这一波停电停产波及到该省21城中的19城的1.6万家公司,包括:苹果组装厂商富士康的工厂、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使用的零组件厂商等。

除了工业用电户,成都的商场和公共场所也被限电,街上的广告看板灯箱全部停电,地铁有不少站点关闭了部分自动售票机,车站照明亮度降低,列车内温控也提升一些,整个市容出现一片黑的景象,而重要城市的商家店铺于歇业时间都关闭招牌照明,社区物业、商业物业也都关闭了楼名标志照明。

另外,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美术馆、成都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也发布闭馆通知,暂停对外开放。高中以上学校关闭夜间校园部分道路路灯,主次干道的路灯大部分都关闭。

上海滩熄灯

中国门面上海市也开始限电。上海外摊知名的灯光从22至23日停电2天,黄浦江沿岸外滩、北外滩、小陆家嘴地区的景观照明(包括媒体幕墙)也暂停开放。

上海已连续7天达到40度以上高温,刷新上海1873年以来40度以上极端酷热天数的纪录。上海市府21日发布通告称,暂停开放部分区域景观照明,包括上海黄浦江沿岸外滩、北外滩、小陆家嘴地区的景观照明(包括媒体幕墙),全部暂停2天,未来是否续停,目前未知。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上海下令 外滩将一片漆黑 四川启动最高级应急响应
  • 传司马南持美国绿卡外逃失败 涉传媒公司内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