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官媒罕见发文狠批!张核子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發佈時間: 11/29/2022 11:47:37 PM 被閲覽數: 10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官媒罕见发文狠批!张核子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www.creaders.net | 2022-11-29 12:47:02  关胖侃财    

  刚听说“张姗姗”时,我错看成了“赵姗姗”。我有个朋友就叫赵姗姗,可她并不做核酸检测的生意。不过,这行并没有什么技术门槛,真转行了也未可知。

  后来知道姓张不姓赵,当下释然。

  再后来传出“拥有35家核酸检测公司的张姗姗及张核子系张蕴钰将军后人”,再再后来又是来自钧正平的高规格辟谣,意料之中。

  就这么点生意,也配姓赵?  01

  核子集团,是个小角色

  35家核酸公司,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很多网友都声称,他们的公司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是疫情爆发点。倒也不算空穴来风,有兰州人民亲测结果。地球人的阴可以变成阳,外星人奥特曼则是阴。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难怪舆论哗然,也难怪“张姗姗”冲上了热搜。

  吸睛度如此之高,情理之中。但是,我还是要说,“张姗姗”和她家的核子基因公司不配这样的热度。

  2018年,核子基因的拳头产品是通过口腔粘膜细胞,就能测出孩子人际交往、体育、运动、音乐、艺术等五大方面的能力。只能算是江湖骗子的把戏,甚至被当地警方立案调查了。

官媒罕见发文狠批!张核子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这场疫情确实把核子基因给喂饱了。仅在2020年半年内,核子基因通过核酸检测业务获得了4.5亿元的营业额。但是,别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在这场“疫情”盛宴中,一年10来个亿,只算是个开胃菜。

  随便找个核酸板块的上市公司,都能碾压“张姗姗”。比如股价17块出头的达安基因,2022年上半年核酸检测试剂盒实现营收46.3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17.57%,毛利率高达88.22%。这个增长幅度、这个毛利率,房地产黄金时代的房企都要汗颜。

  核子基因和达安基因比,就是个弟弟。而达安基因和“核产业”龙头九安医疗比,也是个弟弟。九安的三季度财报显示,245.89亿元,净利润160.5亿元,增长率达到惊人的31918.64%。这个净利润率、这个增长率,足以让金三角流泪,印钞厂汗颜。

官媒罕见发文狠批!张核子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整个核酸检测概念股中,67家公司实现营收2516亿元,净利润728亿元。有9家是亏损的,都是没能参与涉及检测业务的。

  千红一绿的股市中,“核产业”风景独好,遂有人提出发展核酸检测产业产值破万亿可期,将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人家不是开玩笑的,是认真地写进排队上市的招股说明书里的。

  卫健委数据显示,2020年3月底,中国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只有2000多家,到了今年3月底,开展核酸检测的机构数量已达到1.24万家。中国的核酸检测产业,毫无悬念地赶英超美,成了名副其实的“核大国”。

  区区一个不入流的核子基因,开出了64家分公司、50个实验室,扩张势头之猛堪比瑞幸咖啡。整个核酸检测行业的企业数量两年增长六倍,随随便便就破万了,这说明核酸检测产业的技术门槛低到了什么程度?多地发生核酸检测造假的丑闻,这个行业已经乱到了什么程度?

  可是,这次对“乱象”的批评却姗姗来迟。

  02

  “万亿产值”,代价高昂

  面对如此乱象,也没人好意思说是“市场失灵”了。因为,谁都知道,市场并没有这种需求,这个“万亿产值”的需求来自哪,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

  以规模论,万亿产值确实称得上“支柱产业”。但是,真要算算全社会的经济账,却是亏得血流成河。有机构测算,每天有8300万人的核酸需求,即便按目前混检最低价2.6元/人来计算,这意味着每天仅核酸检测的基础成本就是2.15亿元,一年就要近800亿。再加复查的、重点人群检测等等,一年1000亿怕是打不住。

  所以,核酸产业的“万亿产值”一点也不夸张,而产业衍生出的其他成本更是高昂。比如核酸检测亭,有研究机构测算全国要建造28万个,投入规模59亿元。后续维护运营的人力成本,可能一年要上百亿。此外还有大量社区“志愿者”的投入,等等。

官媒罕见发文狠批!张核子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比这些直接消耗带来的成本,更大的损失在国民经济上。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14万亿,这意味着经济增速每下滑1个点,就是1.14万亿人间蒸发。

  很显然,核酸检测产业不是什么“支柱产业”,而是灾难经济衍生的“拆台产业”。正常的产业,是要对经济整体运行提供有效贡献的。比如说,农民种地,花钱买化肥,增加了成本投入,获得了粮食产量的提高,这就产生了效益。

  让农民每天做两次核酸的成本,获得了什么效益呢?把买化肥的钱,搞去做核酸了,那就是负效益。为了做核酸,耽误了生产,也是负效益了。

  因此,核酸检测产业的“高速增长”,不可能带动整体经济的真实增长。本质而言,核酸检测产业赚得满盆满钵,根本谈不上是产业发展,而是一次再分配,一边做小蛋糕、一边重分蛋糕的低效再分配。以降低整体经济运行效率为代价,把其他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分配给了核酸检测利益集团。

  这样的“高速发展”,显然不正常,更是不可持续的。无需多么优秀的想象力,也能够想到疫情过去后的一片狼藉。以巨大代价堆积起来的核酸检测产能,将会是怎样的经济泡沫?高房地产价高有泡沫,但是基本的居住价值总是有的。那么多核酸检测亭,能有什么价值?大量冗余的核酸试剂产能,能有什么价值?

  核酸检测产业的产能过剩,连升级转型都谈不上。张姗姗家的核子集团经过这两年的膨胀,就真能测出你家孩子的人际交往、体育、运动、音乐、艺术等五大方面的能力?要是烧钱就能实现产业转型、技术升级,那电信诈骗早就升级转型为响当当的“支柱产业”了。

  疫情结束,意味着核酸检测产业打回原形,这不是什么秘密。所以,这些草台班子、走江湖的“基因集团”们要利益最大化,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尽量赚快钱,把成本降到最低。另一个就是寄望“疫情之光”持续照耀。乱象丛生,谈何意外?

  03

  是该好好算一算核酸账了

  核酸检测行业的“乱象”是无解的。有呼吁加强监督的,谁来监督?监督者又受谁监督?

  核酸检测行业是政府准入且政府是唯一客户的行业,让既是客户又是裁判的后者监督前者,能否靠得住是要打问号的。

  爆红全网的“张姗姗”只是核酸检测行业的冰山一角。张家那点事儿,在这场灾难经济的饕餮盛宴中,连前菜都谈不上,充其量算是一道小吃,塞个牙缝。

官媒罕见发文狠批!张核子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灾难对经济的冲击注定要付出代价,而更大的代价则是其对整个经济运行的重塑。今天,核酸测试行业每一点增长,其背后付出的直接、间接代价之大,这个账是到了该好好算一算的时候了。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官媒小心翼翼 避免让民众看到一个摆脱疫情的世界
  • 传中国警创钓鱼帐号 假借分享抗议事件掌握抗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