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2024 灾难之门恐打开/警钟敲响 多省扛不住了/ 外企倒吸一口冷气
發佈時間: 12/27/2023 12:37:45 AM 被閲覽數: 9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35

1、警钟敲响  多省扛不住了

  中国经济持续疲乏不振。近期,中共多个省陆续在会议中谈及“过紧日子”。12月22日,中共财政部的会议通稿中也六次出现“过紧日子”,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会议通稿“紧日子”只出现1次,今年却出现了6次,中国经济大萧条已经降临。

  综合报道,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通稿称,“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提质增效,主要是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要厉行节约树牢过紧日子理念,健全过紧日子制度,严格过紧日子执行,强化过紧日子监督”。“刘晓博说财经”认为,中共在财政上过“紧日子”,已经连续提了好几年,不算稀奇。稀奇的是,去年会议通稿“紧日子”只出现1次,今年出现了6次。房地产曾经是中共的“征税神器”,来自房地产的各种收入占了地方收入的50%左右。房地产市场崩盘以后,地方财政增收压力剧增,过紧日子是必然的。

  此前,20日,在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官方称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作为经济强省,浙江经济排名全中国第四名。除了浙江省,另一经济大省江苏12月19日刊发《过紧日子》文章称,近日,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过紧日子”要勒紧“裤腰带”。福建厦门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预算管理坚持过紧日子的通知”也流传出来。该通知要求该市的各区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重大片区指挥部,各市属国有企业带头“过紧日子”。其实,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从中共国务院到各地方政府,从中央级媒体到各地政府网站无一例外的提到要“过紧日子”。

      《自由亚洲》报道指出,中共公务员体系人数庞大,政府压缩支出无法解决其根本问题。人民公仆太多,就需要大量的民脂民膏,这才是最大的负担。此外,官方称今后以政府非财政收入为主,换句话说就要以罚款为主,那么今后行政乱作为会更多,老百姓负担只会更重。对此,有网民评论,财政部官员称政府“过紧日子”换取老百姓过好日子,老百姓希望同政府人员过一样的日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政府人员的待遇跟老百姓一样就行,不需搞出两个标准。

2、国际巨头最新财报  外企倒吸一口冷气

  尽管北京当局一再宣称努力刺激经济增长,但经商环境恶化、消费者需求疲软继续困扰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国公司。12月21日晚,美国运动服装巨头耐克发布最新财报,让许多在华业务份额较大的外企倒吸一口冷气。有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到底有多糟,看看外资流出的情况就知道。

  综合报道,耐克公布的第二财季报告显示,营收增长1%,达到133.9亿美元,低于预期的134.3亿美元。大中华区销售额增长4%至18.6亿美元,低于预期的19.5亿美元。耐克还将本财年的销售预期从之前个位数增长率下调至1%。管理层还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成本削减20亿美元。耐克首席财务官弗兰德表示,这一新前景反映了宏观阻力的增加,特别是在大中华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截至22日上午10点20分,耐克股价下跌约11.5%,创2022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耐克再次对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该公司警告,中国市场将面临不利因素。在北京去年底取消严格的“清零”政策后,中国经济持续低迷。其它在华有大量业务的公司最近也报告了疲软。上个月,苹果公司表示,其第三大市场中国的季度营收下降2.2%,至151亿美元,远低于华尔街预期的170亿美元。外国品牌尚且如此,中国本土品牌情况似乎更糟。胡润百富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百强品牌价值缩水4.5%。近年来,随著中国内地4亿中等收入消费者愿意花钱在饮料和化妆品上,对本土时尚日益高涨的热情,使数百家中国企业受益。但疫情以来,这种情况大变。研究发现,消费者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对就业前景越来越感到担忧,买东西时不断被寻找便宜货。

  《华尔街日报》稍早前的报道写道,投向中国的外资出现历史性疲软的迹象比比皆是,而且不只传统意义上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而且随着外企持续将部分供应链转移到别处,就连来华的留学生和游客都在大幅减少。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主要有两个: 一是中国经济依然疲软,二是一些外国人在中国不再感到安全,无论是财务上,还是就个人而言。根据国际金融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外资11月继续撤离中国,仅债市就净流出43亿美元,是连续第9个月外流。今年前11个月累计,外资从中国股巿和债巿撤走的净金额至少781亿美元。

3、大V们正在消失

    最近几个星期,中国社媒体上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针对财经言论展开的新一轮封杀突然而至,一大群为人们熟知的、坦率而犀利的财经专家们集体消失,原本气氛非常活跃的中国财经平台气温骤降,堪比寒风凛冽的中国经济。

  CNN22日报道发现,在中国最受欢迎的社媒体平台上,至少有六名知名度很高的财经专家的账户已经无法更新文章,也无法获取新的粉丝。其中最有名一位财经专家是中共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兼国务院顾问刘纪鹏。据说导致当局封杀刘纪鹏账号的原因是他劝告普通股民不要投资股市。另外一名知名的财经专家、股市评论员洪榕在头条上的账户也被冻结,目前无法上传新的文章。根据自由亚洲统计,其他遭封杀的还包括知名评论家水皮、经济学者马光远、财经作家吴晓波、原中金财富证券资深投资顾问徐晓宇。

  中国经济进入今年以来的表现可能是自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中最差的。原本期待的疫后报复性经济复苏不但踪迹全无,反而出现了非常罕见全面低迷。在房地产市场衰退和庞大的政府债务的拖累下,大量企业倒闭、失业飙升、出口下滑、通货紧缩在消费端和供应端持续恶化。各种经济问题自然就成为财经论坛上的热门话题。但是,这种现象令中共当局极为不安,他们担心这些负面评论会危机他们的形象,甚至是中共的执政地位。近期,国安部也奉命加入了这场整肃社媒体财经评论的战斗。

  据官媒22日报道,中共警方已经关闭了34000个网络账号,惩罚了6300人。而且,中共公安部将2024年作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法广》指出,习近平上台以来,严控成风,关闭账号无数,惩罚的个人无数,但是打击“传谣”厉行多年,为什么还要动不动发动一个打击“严防传谣”的专项行动?唯一的解释就是,经济一团乱,习近平领导层毫无头绪,应对措施就是让评论人士闭嘴。有网友评论:“风声鹤唳,形势不太好,说话成了传谣,大家都闭嘴吧。”

4、疫情严峻  钟南山突发声:不建议长期戴口罩

  中国近期多种呼吸道疾病同时流行,疫情严峻,抗疫专家、中共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建议,除非病毒大流行,或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否则不建议长期戴口罩。

  据陆媒12月22日报道,谈到近期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时,钟南山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常规原因,即天气骤冷后,鼻黏膜的免疫功能降低,所以病毒容易进入呼吸道;二是因为长期戴口罩也会使得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削弱了抵御疾病的能力。钟南山认为,“除非出现病毒大流行的时期,或者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否则不是特别主张长期佩戴口罩”。

  目前中国有流感、新冠、霉浆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同时流行,面对呼吸道疫情持续,中共国家疾控局本月初发布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要求前往医疗机构以及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戴口罩。

  此外,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2月22日公布,根据该机构的预测,截至12月23日,新冠病毒变异株JN.1占美国病例的39%至50%。该中心表示,这种变异株继续导致越来越多的感染,现在是美国传播最广泛的变异株。报告还说,感染持续增多表明,与其他流行的变异株相比,这种变异株要么更具传染性,要么更善于躲避免疫系统。美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现在要知道JN.1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会导致感染或住院的增加还为时过早。现有的疫苗、测试和治疗仍然可以很好地对抗它。稍早前的12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JN.1变种归类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




2024 “灾难之门”恐打开

www.creaders.net | 2023-12-25 22:22:11  FX168财经 |      

  中国经济尚未从严格的疫情封锁中完全复苏。谘商会(Conference Board)中国经济与商业中心(China Center for economic And Business)的数据显示,2024年,经济增长斗争将持续。但由于中国经济面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任何改革或庞大的刺激方案都将打开灾难之门。

  2023年第一季看似由需求推动的反弹后来以失败告终,原因是恒大和碧桂园等负债累累的房地产巨头接连受挫,人口老龄化和年轻人失业率飙升削弱了劳动力市场,中国也陷入了通缩。

  对中国商品的国内外需求疲软、就业市场恶化,以及部分由于低通胀导致的企业利润下降,也拖累了第二季的经济增长。GDP环比增长0.5%,低于前一季的2.3%。

  然后,在第三季,经济增长又一次让人摸不着头脑,小幅走高。尽管谘商会预计这种上升趋势将持续到年底,但他们表示,这不可持续,可能会在2024年让位于进一步的放缓。

  谘商会预测2024年的GDP增长率为4.1%,低于2023年5.2%的预期增长率。以下是他们认为中国在2024年面临低于趋势的增长的四个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数年。

  1. 被压抑的需求将会下降

  虽然中国第三季的消费录得大幅增长,但这是由被压抑的需求推动的,谘商会预计,未来几个月这种需求将会消退。

  这些经济学家在与商业内幕网(Business Insider)分享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信心仍然疲软,目前还没有任何可观察到的迹象表明情绪可能会好转。”

  在他们看来,消费尚未恢复到可持续的水平,中国公民仍然担心自己的财务安全和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国政府鼓励消费和预防性储蓄的政策。

  2. 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并没有消失

  今年以来,中国主要房地产开发商都出现了违约或宣布破产的情况,而有关部门稳定房地产行业的努力并未产生任何有意义的效果。

  谘商会表示:“经济低迷是结构性的,可能是永久性的。”“中国家庭已经对房地产作为财富积累渠道失去了信心。很难预测该行业何时会企稳;但即便如此,它也不会再像过去几十年那样成为一个关键的增长动力。”

  在经济学家看来,房地产行业尚未触底,中国政府将难以重振需求。

2024 “灾难之门”恐打开

  3. 国外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即将放缓

  以美国和欧洲经济衰退为首的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来说是个坏消息。

  谘商会表示,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需求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放缓。

  经济学家们指出:“中国将无法通过出口解决房地产低迷造成的总需求问题。”

  4. 中国政府不能实施大规模刺激,只能采取渐进式措施

  在谘商会看来,由于中国经济面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任何改革或庞大的刺激方案都将打开灾难之门。

  刺激信贷增长和投资的政策存在一定空间,但干预力度越大,引发更多经济低效和投机性投资的可能性就越大。

 


上兩條同類新聞:
  • 2023最富国家最新排名:美国进前十 第一名是…
  • 华尔街空头警告:一场空前的大崩溃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