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庞大为策反中共少将刘连昆愤而出书《芝山春秋》,批判军情局
發佈時間: 7/2/2008 9:24:08 PM 被閲覽數: 74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庞大为策反中共少将刘连昆愤而出书,
 
批判军情局

    
        中国时报

 吕昭隆/庞大为在其所著《芝山春秋》中曾强调,以前解放军将领刘连昆的情报绩效,应该全身而退,而非遭中共判处死刑。庞大为的友人指出,庞之所以退休著书,一是为彰显无名英雄事迹,另一原委即是他认为军情局没有让刘连昆“善终”,该有人负责,而非人人升官拿大笔的奖金,直到把刘连昆“用到干为止”。
    
    军情局把中共将领刘连昆“用到干”
    
    书中指出,刘连昆除提供九六台海危机中共试射的飞弹是“哑巴弹”讯息外,包括中共军力部署重心移向东南与印度、中共潜舰潜伏台湾海域、中共于沿岸部署俄制防空飞弹等诸多重大情资。
    
    书中表示,前国安局长殷宗文本希望刘连昆工作三到五年即“退休”,让他得个“善终”,但军情局接办官员不但“抓著不放”,而且“外行”,情战指导能力有限,并举出多个例子,如建议派人到北京与刘连昆晤面,更改“交通”(情报传递人员)、将长期使用的“王总”代号称谓改为“黄总”等。庞大为于书中极力批评军情局犯下连串错误,导致刘连昆失事,并要求追究责任。
    
    书中并指出,刘连昆于八十八年三月初被捕,军情局在四月上旬又派“交通”杨铭中入陆联络,一周后随即失事,(杨判无期徒刑),军情局均未立即处置,致一个月后的的五月中旬,中共又破获敌后情报员吴某,并予判刑六年。庞大为批评军情局承办人员“麻木不仁”,且如此接连失事,承办人员却于同年六月升任军情局执行长并晋任少将。
    
    由于不满刘连昆失事,军情局非但没有惩处追责,反而封官相关承办人员,有的升少将有的升六处处长职,于是庞大为再于另一本《芝山风云》中,指接指名道姓的批评这些搞跨“少康专案”的后辈,包括黄姓少将张姓上校等人。
    
    庞大为还在书中自制一个表,比照江南案与刘连昆案,指出江南案所有负责并受惩处的人员名员,与所有刘案升官的名单,藉此对照。
    
    一位情治圈知情人士指出,刘案最大功劳者是庞大为,其次是介绍他的交通张志鹏,但庞因罹患血癌无法获升少将,遂调任加拿大治病休养,其他参与该案的“上级长官”与后续接办的承办官员,都因刘连昆而升官,然而失事却没有任何人负责,这是庞大为最为不平之事,“事隔多年,没想到,却是要求调查刘连昆失事真相与追究责任的人,反而要入狱”。
    
    军情局前副处策反刘连昆立大功出书泄密判一年半
    
    中国时报黄锦岚/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第六处前副处长庞大为,退休后以笔名“王宝元”撰写“情报作战参考”一书,引用廿三件假借职务收集的军事机密文件。高院十五日依泄漏、收集国防机密两项罪名,判处庞大为应执行刑一年六月。全案仍可上诉。
    
    承审法官指出,庞大为收集国防机密时,尚在职,是利用职务机会犯罪,依法应加重其刑二分之一,故判刑一年八月,又因符合减刑规定,乃减刑为十月;他著书泄漏国防机密时,业已退伍,故未加重其刑,仅判刑两年,再依减刑条例减刑为一年,两罪应执行刑一年六月。
    
    负责反间退伍携回机密影本
    
    承审法官表示,合议庭是考量庞大为的书并未卖出,赠送出去的,也都已收回,且均已查扣,庞大为又坦承不讳,故未从重量刑。
    
    据判决,庞大为自八十一年三月至八十六年七月担任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第六处副处长,负责策反、反间、心战、群运等业务。
    
    庞大为在任职期间,因职务所需,自下属陈皇鸾处,收受供他办理业务参考,属国家军事机密的签呈影本廿三件。
    
    依法,庞大为阅后应销毁、移交或归档,但庞大为却假借职务机会予以收集,迄八十九年七月退伍,竟将所收集的机密影本携回。
    
    九十二年间,国安局长殷宗文病逝,庞大为为纪念殷宗文,以笔名“王宝元”撰写“情报作战参考”一书,再于九十三年二月间,将稿件交付印刷公司排版,并将其中十四件国防秘密文件─即签呈影本,当做全书的附件,交付印刷公司印制成书一千余册。庞大为出书后,致赠殷宗文的未亡人陈雪美等四人。
    国防秘件签呈影本书中披露
    
    案经调查局接获检举,于今年八月一日搜索庞大为的新店住处,查扣“情报作战参考”一千零二本及廿三件签呈影本。
    
    庞大为应讯时供称,这些签呈是多年前文书,他并无泄漏国家机密犯意。
    但国安局及军情局的回函,均鉴定这些签呈是“国家机密及军事机密”。
    
    台湾高检署于九月十七日依刑法第一百零九条第一项、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项泄漏、收集关于中华民国国防应秘密之文书罪,将庞大为起诉。
    
    策反中共少将刘连昆立大功
    
    前军情局六处副处长庞大为因泄密遭判刑案,情治界议论纷纷。一位情治圈人士指出,庞大为在职时,是军情局绩效最好者,他也是军情局迁台后,唯一一位能成功策反中共现役将领的情报员,“庞大为与中共斗争三十年,最后不是上中共法庭,却是上中华民国法庭,实在令人感慨。”
    
    据了解,庞大为所任职的军情局六处,负责对中共进行策反、心战谋略与反间工作,是军情局最关键的单位,庞大为任职该处副处长五年余,为“少康专案”的实际承办人,其所承办策反的刘连昆少将,任职中共军械部长,也是军情局策反工作中阶级最高者。
    
    情治圈人士表示,庞大为当年承办的“少康专案”绩效卓越,年年都获选国军莒光楷模,最后连他自己都嫌当过太多次楷模,把这个荣誉让给其他人。
    
    另一位情治圈人士指出,庞大为得血癌,现在身体状况极差,之所以能延续生命,靠著每半年前往美国治疗,前后已注射两千多针,全身能找到注射针孔的地方已不多了,“庞大为应该申请保外就医,否则,入狱一年半,不能看病,身体一定撑不过去”。
    
    情治圈人士认为,庞大为是因书中对军情局有相当严苛批评,对历任局长均不假辞色,且指名道姓地骂了几位军情将领的操守、人格与能力,加上他的反台独立场,才会“因文闯祸”。
    
    知情人士指出,军情局当初为不让庞大为出书遂买断版权,所以六本书均未对外发行全让军情局收走,至于“出事”的《情报作战参考》是庞大为所写第六本书也是最后一本,九十三年即完成。庞大为只送出几本给军情局长余连发、戴伯特等人,“当时没事,事隔数年却以泄密罪判刑,目的显然是警告。” (博讯2007年11月16日 转载)
 
 
策反解放军少将刘连昆:台海007秘史解密

 
    据中国时报报道/情报员是无名英雄,想要「留名」,建不朽之功业,势必游走方圆规矩之外,却又注定得以悲剧收场。
    
     十年前的台海军事危机,拚搏最巨,处处凶险的战场,不在金马外岛,而是声息全无的情报战;两岸过招,台湾略胜一筹,却也付出惨烈代价,折损许多敌后情报菁英。其中,又以军情局高级内线,前中共解放军少将刘连昆遭中国枪决,最令军情单位扼腕。 
    
    刘连昆任职中国军械部长,是台军情局历来策反层级之最。刘连昆决替台湾搜集情报之际,主动告诉军情局,已想好化名,叫「刘明」,用意是想做点事「留名」,未料竟一语成谶。
    
    在台湾,刘连昆是「情报烈士」,在大陆则是「叛徒」,其人事迹,也仅限两岸军情单位流传。即便是军情局内部所设「忠烈祠」,刘连昆灵位也是摆在二楼角落处。
    
    化名刘明情报烈士「留名」
    
    民国八十一年十一月廿五日,五十九岁的刘连昆,做了件生平最冒险的抉择,于北京搭火车南下,三十六小时后,于廿七日凌晨五时抵穗,住进广州「东方宾馆」。
    
    同一时间,我军情局派军六处副处长王宝元上校(化名),以「王树元」少将名义入陆,与刘连昆晤面。十一月廿七日上午十时,透过替军情局工作年余的解放军大校邵正忠介绍,在「交通」张志鹏陪同下,刘王二人于越秀公园见面。
    
    刘连昆有备而来,主动告知王宝元,他已想好化名,叫「刘明」,取其「留名」音意。不过,军情局于策反成功后所呈给参谋总长刘和谦上将与李前总统的大签,刘连昆的正式化名是「高至明」,代号是「少康二号」。
    
    刘连昆待遇比照国军少将,每月薪给三千五百美元,情报奖金另发,退休后由军情局照顾生活与福利。这次晤面,军情局给刘二万美元做为见面礼,刘则「回赠」十二件中共军委机密文件。自此,刘连昆成了军情局最高级的内线。
    
    刘连昆策反案,是军情局首度打入中共军委层级,而且是现役将领。以往内线,层级最高止于军区,军衔最高是大校。再者,刘连昆情搜直接由台湾指挥,不必转手;好比两岸「直航」,无须经第三地转飞。
    
    至于刘连昆参加军情局的动机,事后分析是因「功高不赏」,刘对解放军有所贡献,却升迁不顺;其次,刘连昆即将退伍,金钱报酬也是诱因。刘连昆政治立场是反对台独,由于「反独」,工作期间曾数度动念退出,并转知国安局长殷宗文。
    
    一九九五年军演情报高峰期
    
    刘连昆开始给的情报,包括中共采购俄制S─3○○防空飞弹、中共潜舰于台海周遭潜伏等。刘连昆的内线情报,相当权威,无参考可查,也无需研整编情「加料」,军情局上报几乎都是「原汁原味」。事实上,刘连昆军事素养极高,还能带动情搜方向,一般军情干部根本无法比,刘连昆既是军情局「同志」,也扮演「指导老师」的角色。
    
    八十三年,刘连昆退役后,少康专案走下坡。军情局于是在同年十二月五日,二度派遗王宝元入陆与刘晤面。一是物色接班人选,一是建立战略情搜方向,并加强预警情报。
    
    由于军情局专案人员李志豪「背叛」,王宝元入陆即遭中共国安部门跟监,为摆脱盯梢,二人晤面还延迟一小时,见面后,王交给刘十万美元支票,因为刘连昆在家翻拍文件照片,被妻子撞见,大吵一架,军情局因而出资让刘在北京另外置屋,专属工作之用。
    
    邵正忠大校是八十年加入我军情局工作,八十一年退役,介绍刘连昆少将给军情局后退出工作;刘连昆八十三年退役,本想安排王宝元到北京,与一名解放军现役将领晤面,唯王既遭跟监,在安全顾虑下,打消此举。刘连昆无法比照邵正忠模式淡出,只得继续披挂上阵,一九九五年起,适值中共即不断军演,台海最紧张局势,刘的情报活动达到高峰。
    
    这段期间刘连昆的情报,包括解放军对台六大战法、中央军委十年建军纲要等,连邓小平死讯也是刘连昆的这条线最权威。刘有时来不及拍文件,都是录音再交张志鹏带出。
    
    一九九六哑巴弹第一手情资
    
    一九九六年三月,中共发动飞弹试射等三波军演,刘连昆于元月即反映「中共最大军演即将实施内情」,包括飞弹系用「哑巴弹」等情报。这些情报的时效性,价值连城。台美情报交换,加上刘连昆这条内线,得以让军情单位于台海军事危机中,精准提供中共军事动态,让政府决策者不致误判对峙情势。
    
    台海危机之后,刘连昆仍供情报,直至八十八年三月被捕,八月枪决。介绍刘连昆给军情局的邵正忠,也判刑枪决;刘连昆在国防大学受训的儿子,泄漏对台作战「想定」,亦判重刑;刘连昆的「交通」杨铭中判无期徒刑,仅张志鹏逃过一劫,中共则重惩其合夥人姚丽珍,也是无期徒刑。
    
    此外,军情局长任内策反刘连昆的殷宗文,于刘枪决之年身患癌症,数年病逝;王宝元于八十三年二度与刘连昆晤面前,亦患血癌,等于判了「活死刑」。台海危机前后,更有不少「入陆」军情干部与介聘人员,因搜集中共飞弹阵地情报被捕。
    
    大浪涛涛,顿失所依。台海危机立功的情报员,尽管「留名」,却无法「善终」,均落个悲剧收场。值台海危机十周年,政府虽不能公开承认并表扬刘连昆事迹,亦当知所感念警惕。(博讯2006年2月27日)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杨斌调查 中国“黑马富豪”浮沉录
  • 《張鳴精選集》武夫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