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習近平傳》》评论 信報的评论 July 11th, 2008 習儲來了,誰是習儲 信報 時事評論 2008 07 07 昨天上午,一眾高官在落馬洲等候習近平大駕光臨時,一度下大雨。但這位國家副主席兼港澳和奧運主管稍後抵達時,天已放晴。不料中午過後雨勢轉密,今天預料更有狂風雷暴。習近平這次可能像最近出訪中亞那樣,在室外活動時,被雨傘遮掉大半邊臉,記者想多拍點笑容也難。 由 於父親習仲勳早期捲入高層的「文字獄」,長期下放,習近平是少數由基層做起的中共貴冑。十六歲到農村,呆了六年,當過村幹部。大學畢業後先後在河北、福 建、浙江當「父母官」。總結市面上僅見的《習近平傳》(吳鳴著,○八年一月,文化藝術出版社),為官之道是緊跟中央、穩重圓滑、團結同事、尊敬前輩、儉樸 親民,善待記者。每到新地方上任,必訪貧問苦、拜訪傳媒。 他昨天在落馬洲與曾蔭權等握過手後,就立刻走向在雨中守候的記者,一句「下雨辛苦了」,使人想起軍委主席閱兵時高呼「同志們辛苦了」。他接着的簡短發言沒有驚喜,但講得得體。 中央近年對港經濟掛帥、民生打頭、民主殿後。現在香港通脹加快、經濟放緩、民生訴求迭起,習近平昨天第一時間表示明白香港的難處,承諾提供協助。 習「儲」首次來港,名為考察,其實港人看他多過他看港人(想當特首者又當別論)。他去年底在中共十七大越級由中央委員跳升為政治局常委,排名僅次於五名連任的常委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而高於同樣跳級進入九人常委會的另一位接班人李克強。 如無意外,四年後召開十八大時,五名舊常委將會引退,時年五十八歲的習近平自動升上首位,接任黨總書記、國家主席和軍委主席;而由比他小兩歲的李克強接任總理。 反對者搞事本小利大 第 一把手知港,對我們應該有利。但港人除了「福建幫」商人,對習近平所知甚少。就目前看,習「儲」今後這四年不容易過。先是奧運,反對者在暗,搞事本小利 大。若持西方護照,最多驅逐出境。為防出事,當局須布下天羅地網,夙夜匪懈,社會運作放緩,人民生活受打擾,代價難以計算。 昨天有報紙為當天抵港的習近平「打氣」說,〈逾八十國首腦出席開幕禮創紀錄〉。但副題說〈元首雲集考驗京奧〉,各國領袖同時來訪,安全、接待規格、排名先後……,稍有差池都會貽笑大方。 而從當局在藏獨騷亂、干擾奧運火炬後的應變即可知,這次主辦奧運失了預算。但既然承擔了,那就盡力做好,讓全球六十五億人,包括苦練了四年的運動員,獲得應有的享受。 對港人來說,奧運的困擾也許只是內地上周先後拒絕《蘋果日報》記者入境採訪和梁國雄隨立法會同事北上視察震災。《蘋果》對內地雖屬「拒絕往來戶」,但京奧對全球承諾開放採訪在前,現在難以自圓其說。回鄉證是記者私人物品,與工作無關,更沒有理由沒收。 至於梁國雄事先張揚要北上為校舍倒塌致死的學生「主持公道」,說到底是走火入魔。對這位馬克思信徒說,德蘭修女這類只求救人、不問責任的宗教義舉,大概也是「人民的鴉片」。因為讓貧病交迫的人得以「苟延殘喘」,也就失卻抗爭的意欲,維護了不公。 入境管制回到改革前 內地應該讓梁議員北上,看看災區之大、災民之多,他只是滄海一粟。不要以為沒有他出頭,受害人就永遠沉淪。封殺他反而使人同情他。 但前晚聽友人一席話,又發覺記者和梁國雄被拒入境只是冰山一角。原來,港澳居民不必簽證可隨時進出內地,已經很幸運。中國近月收緊外國簽證,被拒者不計其數。 故事是在喧嘩的派對中聽說的,不排除聽錯細節,但足以反映內地的緊張氣氛。一句話,近月對境外人士的待遇幾乎回到改革開放前。 外 籍人士申請簽證,恍若十幾年前我用CI去歐洲旅行:要出示來回機票、住宿地點、工作證明……。境外人士包括港澳同胞,在內地住宿管得更嚴。入住大酒店問題 不大,如果住宿舍(有些境外公司在內地有宿舍)或親友家,要向公安申報。如同早期回內地住親戚家,有關方面會上門請你填報戶口,離開時要再去公安局撤銷。 據說有跨國財團想在北京開年會,定下釣魚台國賓館,供各地分公司的高層入住。不料,二百名與會者只有大約二十人獲批簽證。不用說,盛會告吹。這家公司會否恨死中國? 就 香港來說,習近平目前最頭痛的是相信是「政治新貴」任命所觸發的「倒曾」暗流。眼看曾蔭權民望插水,明知道與董建華的問題相差甚遠,仍有人抱着一試無妨的 心情,希望歷史重演。習近平昨天第一時間說,中央對特首的工作感到滿意。但為了兩個月後的立法會選舉造勢,倒曾者不會罷休。 上述傳記總的來說相當正面,但並非沒有微言。首先是說習近平在福建十七年政績平平,次之是質疑他在福建期間所完成的博士學位有多少「水份」。 今 後四年,習近平還會遇到很多阻滯。但傳記給人的印象是,他「腳頭」很好,在地方上遇到的風浪都一一度過。九十年代初在福州當市委書記,任內建造的長樂機場 規模超前,虧損嚴重,被譏為「形象工程」;交由李嘉誠改造舊城「三坊七巷」,搞保育變成搞地產;所提拔的一個下屬後來貪污上億潛逃國外。擔任福建省委書記 期間,賴昌星案號稱中國最大的走私賄賂事件,但習近平從未上身。 由此看,習儲EQ很高,在邁向接班的路上,相信也會逢凶化吉。 余錦賢的评论 July 11th, 2008 高官請讀《習近平傳》 2008-07-07 信報 余錦賢 「長 毛」梁國雄雖時有乖行,但讀書頗勤,上周五被拒入境之後,長毛為示「清白」,當着記者面打開行李箱,展示各件T恤都沒有印上「反動標語」,除此之外,他還 帶了一本《習近平傳》隨行;習近平本周訪港,他現為國家副主席,主管港澳事務,預料四年後中共十八大可以「坐正」,他的行事作風和政見,都影響着未來十多 年中國大陸和港澳的發展,如此一位重要人物,必須細心研究。長毛有此政治觸覺,未知特區政府內又有多少人買了《習近平傳》? 筆者最近讀《多維月刊》,內有一篇〈習近平見習塑身之旅〉的文章,描述了習來港之前首次以國家副主席身份出訪的過程和表現,有助側面了解這位「儲君」的一言一行。 文 章說,習近平出訪的五國都是跟中國友好的國家,故訪問屬友好性質,比訪問歐美等西方世界要單純得多。但是,這次訪問直到動身前差不多半個月才由官方公布, 較其他領導人提早一個月或二個月公布明顯較為低調;據該刊描述,在整個外訪過程中,習近平「不卑不亢,態度沉穩友好,微笑自然,言談舉止分寸拿捏得當」。 在六十年代習近平當地方官時,有世叔伯身份的高幹到訪,習近平不主動求見,還主動退回了六十多萬元禮物,令這位高幹留下深刻印象。對香港人來說,這是第一 次近距離觀察這名新領導,但剛剛坐正,習近平相信不會立刻顯露鋒芒,一切都會先看看,慢慢來。過去高層領導來訪,特區政府都會在酒店宴請各界人士,這回僅 在禮賓府宴客,規模也小得多。 令人奇怪者,是曾特首在見習近平時又故態復萌,邊談邊寫筆記,到底寫來幹啥?像學生般低頭 take notes,既無必要,更有損特首形象,特首辦請向長官提點提點。
July 11th, 2008
習儲來了,誰是習儲
信報 時事評論 2008 07 07
昨天上午,一眾高官在落馬洲等候習近平大駕光臨時,一度下大雨。但這位國家副主席兼港澳和奧運主管稍後抵達時,天已放晴。不料中午過後雨勢轉密,今天預料更有狂風雷暴。習近平這次可能像最近出訪中亞那樣,在室外活動時,被雨傘遮掉大半邊臉,記者想多拍點笑容也難。
由 於父親習仲勳早期捲入高層的「文字獄」,長期下放,習近平是少數由基層做起的中共貴冑。十六歲到農村,呆了六年,當過村幹部。大學畢業後先後在河北、福 建、浙江當「父母官」。總結市面上僅見的《習近平傳》(吳鳴著,○八年一月,文化藝術出版社),為官之道是緊跟中央、穩重圓滑、團結同事、尊敬前輩、儉樸 親民,善待記者。每到新地方上任,必訪貧問苦、拜訪傳媒。
他昨天在落馬洲與曾蔭權等握過手後,就立刻走向在雨中守候的記者,一句「下雨辛苦了」,使人想起軍委主席閱兵時高呼「同志們辛苦了」。他接着的簡短發言沒有驚喜,但講得得體。
中央近年對港經濟掛帥、民生打頭、民主殿後。現在香港通脹加快、經濟放緩、民生訴求迭起,習近平昨天第一時間表示明白香港的難處,承諾提供協助。
習「儲」首次來港,名為考察,其實港人看他多過他看港人(想當特首者又當別論)。他去年底在中共十七大越級由中央委員跳升為政治局常委,排名僅次於五名連任的常委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而高於同樣跳級進入九人常委會的另一位接班人李克強。
如無意外,四年後召開十八大時,五名舊常委將會引退,時年五十八歲的習近平自動升上首位,接任黨總書記、國家主席和軍委主席;而由比他小兩歲的李克強接任總理。
反對者搞事本小利大
第 一把手知港,對我們應該有利。但港人除了「福建幫」商人,對習近平所知甚少。就目前看,習「儲」今後這四年不容易過。先是奧運,反對者在暗,搞事本小利 大。若持西方護照,最多驅逐出境。為防出事,當局須布下天羅地網,夙夜匪懈,社會運作放緩,人民生活受打擾,代價難以計算。
昨天有報紙為當天抵港的習近平「打氣」說,〈逾八十國首腦出席開幕禮創紀錄〉。但副題說〈元首雲集考驗京奧〉,各國領袖同時來訪,安全、接待規格、排名先後……,稍有差池都會貽笑大方。
而從當局在藏獨騷亂、干擾奧運火炬後的應變即可知,這次主辦奧運失了預算。但既然承擔了,那就盡力做好,讓全球六十五億人,包括苦練了四年的運動員,獲得應有的享受。
對港人來說,奧運的困擾也許只是內地上周先後拒絕《蘋果日報》記者入境採訪和梁國雄隨立法會同事北上視察震災。《蘋果》對內地雖屬「拒絕往來戶」,但京奧對全球承諾開放採訪在前,現在難以自圓其說。回鄉證是記者私人物品,與工作無關,更沒有理由沒收。
至於梁國雄事先張揚要北上為校舍倒塌致死的學生「主持公道」,說到底是走火入魔。對這位馬克思信徒說,德蘭修女這類只求救人、不問責任的宗教義舉,大概也是「人民的鴉片」。因為讓貧病交迫的人得以「苟延殘喘」,也就失卻抗爭的意欲,維護了不公。
入境管制回到改革前
內地應該讓梁議員北上,看看災區之大、災民之多,他只是滄海一粟。不要以為沒有他出頭,受害人就永遠沉淪。封殺他反而使人同情他。
但前晚聽友人一席話,又發覺記者和梁國雄被拒入境只是冰山一角。原來,港澳居民不必簽證可隨時進出內地,已經很幸運。中國近月收緊外國簽證,被拒者不計其數。
故事是在喧嘩的派對中聽說的,不排除聽錯細節,但足以反映內地的緊張氣氛。一句話,近月對境外人士的待遇幾乎回到改革開放前。
外 籍人士申請簽證,恍若十幾年前我用CI去歐洲旅行:要出示來回機票、住宿地點、工作證明……。境外人士包括港澳同胞,在內地住宿管得更嚴。入住大酒店問題 不大,如果住宿舍(有些境外公司在內地有宿舍)或親友家,要向公安申報。如同早期回內地住親戚家,有關方面會上門請你填報戶口,離開時要再去公安局撤銷。
據說有跨國財團想在北京開年會,定下釣魚台國賓館,供各地分公司的高層入住。不料,二百名與會者只有大約二十人獲批簽證。不用說,盛會告吹。這家公司會否恨死中國?
就 香港來說,習近平目前最頭痛的是相信是「政治新貴」任命所觸發的「倒曾」暗流。眼看曾蔭權民望插水,明知道與董建華的問題相差甚遠,仍有人抱着一試無妨的 心情,希望歷史重演。習近平昨天第一時間說,中央對特首的工作感到滿意。但為了兩個月後的立法會選舉造勢,倒曾者不會罷休。
上述傳記總的來說相當正面,但並非沒有微言。首先是說習近平在福建十七年政績平平,次之是質疑他在福建期間所完成的博士學位有多少「水份」。
今 後四年,習近平還會遇到很多阻滯。但傳記給人的印象是,他「腳頭」很好,在地方上遇到的風浪都一一度過。九十年代初在福州當市委書記,任內建造的長樂機場 規模超前,虧損嚴重,被譏為「形象工程」;交由李嘉誠改造舊城「三坊七巷」,搞保育變成搞地產;所提拔的一個下屬後來貪污上億潛逃國外。擔任福建省委書記 期間,賴昌星案號稱中國最大的走私賄賂事件,但習近平從未上身。
由此看,習儲EQ很高,在邁向接班的路上,相信也會逢凶化吉。
高官請讀《習近平傳》
2008-07-07
信報 余錦賢
「長 毛」梁國雄雖時有乖行,但讀書頗勤,上周五被拒入境之後,長毛為示「清白」,當着記者面打開行李箱,展示各件T恤都沒有印上「反動標語」,除此之外,他還 帶了一本《習近平傳》隨行;習近平本周訪港,他現為國家副主席,主管港澳事務,預料四年後中共十八大可以「坐正」,他的行事作風和政見,都影響着未來十多 年中國大陸和港澳的發展,如此一位重要人物,必須細心研究。長毛有此政治觸覺,未知特區政府內又有多少人買了《習近平傳》?
筆者最近讀《多維月刊》,內有一篇〈習近平見習塑身之旅〉的文章,描述了習來港之前首次以國家副主席身份出訪的過程和表現,有助側面了解這位「儲君」的一言一行。
文 章說,習近平出訪的五國都是跟中國友好的國家,故訪問屬友好性質,比訪問歐美等西方世界要單純得多。但是,這次訪問直到動身前差不多半個月才由官方公布, 較其他領導人提早一個月或二個月公布明顯較為低調;據該刊描述,在整個外訪過程中,習近平「不卑不亢,態度沉穩友好,微笑自然,言談舉止分寸拿捏得當」。 在六十年代習近平當地方官時,有世叔伯身份的高幹到訪,習近平不主動求見,還主動退回了六十多萬元禮物,令這位高幹留下深刻印象。對香港人來說,這是第一 次近距離觀察這名新領導,但剛剛坐正,習近平相信不會立刻顯露鋒芒,一切都會先看看,慢慢來。過去高層領導來訪,特區政府都會在酒店宴請各界人士,這回僅 在禮賓府宴客,規模也小得多。
令人奇怪者,是曾特首在見習近平時又故態復萌,邊談邊寫筆記,到底寫來幹啥?像學生般低頭 take notes,既無必要,更有損特首形象,特首辦請向長官提點提點。
July 11th, 2008
習儲來了,誰是習儲
信報 時事評論 2008 07 07
昨天上午,一眾高官在落馬洲等候習近平大駕光臨時,一度下大雨。但這位國家副主席兼港澳和奧運主管稍後抵達時,天已放晴。不料中午過後雨勢轉密,今天預料更有狂風雷暴。習近平這次可能像最近出訪中亞那樣,在室外活動時,被雨傘遮掉大半邊臉,記者想多拍點笑容也難。
由 於父親習仲勳早期捲入高層的「文字獄」,長期下放,習近平是少數由基層做起的中共貴冑。十六歲到農村,呆了六年,當過村幹部。大學畢業後先後在河北、福 建、浙江當「父母官」。總結市面上僅見的《習近平傳》(吳鳴著,○八年一月,文化藝術出版社),為官之道是緊跟中央、穩重圓滑、團結同事、尊敬前輩、儉樸 親民,善待記者。每到新地方上任,必訪貧問苦、拜訪傳媒。
他昨天在落馬洲與曾蔭權等握過手後,就立刻走向在雨中守候的記者,一句「下雨辛苦了」,使人想起軍委主席閱兵時高呼「同志們辛苦了」。他接着的簡短發言沒有驚喜,但講得得體。
中央近年對港經濟掛帥、民生打頭、民主殿後。現在香港通脹加快、經濟放緩、民生訴求迭起,習近平昨天第一時間表示明白香港的難處,承諾提供協助。
習「儲」首次來港,名為考察,其實港人看他多過他看港人(想當特首者又當別論)。他去年底在中共十七大越級由中央委員跳升為政治局常委,排名僅次於五名連任的常委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而高於同樣跳級進入九人常委會的另一位接班人李克強。
如無意外,四年後召開十八大時,五名舊常委將會引退,時年五十八歲的習近平自動升上首位,接任黨總書記、國家主席和軍委主席;而由比他小兩歲的李克強接任總理。
反對者搞事本小利大
第 一把手知港,對我們應該有利。但港人除了「福建幫」商人,對習近平所知甚少。就目前看,習「儲」今後這四年不容易過。先是奧運,反對者在暗,搞事本小利 大。若持西方護照,最多驅逐出境。為防出事,當局須布下天羅地網,夙夜匪懈,社會運作放緩,人民生活受打擾,代價難以計算。
昨天有報紙為當天抵港的習近平「打氣」說,〈逾八十國首腦出席開幕禮創紀錄〉。但副題說〈元首雲集考驗京奧〉,各國領袖同時來訪,安全、接待規格、排名先後……,稍有差池都會貽笑大方。
而從當局在藏獨騷亂、干擾奧運火炬後的應變即可知,這次主辦奧運失了預算。但既然承擔了,那就盡力做好,讓全球六十五億人,包括苦練了四年的運動員,獲得應有的享受。
對港人來說,奧運的困擾也許只是內地上周先後拒絕《蘋果日報》記者入境採訪和梁國雄隨立法會同事北上視察震災。《蘋果》對內地雖屬「拒絕往來戶」,但京奧對全球承諾開放採訪在前,現在難以自圓其說。回鄉證是記者私人物品,與工作無關,更沒有理由沒收。
至於梁國雄事先張揚要北上為校舍倒塌致死的學生「主持公道」,說到底是走火入魔。對這位馬克思信徒說,德蘭修女這類只求救人、不問責任的宗教義舉,大概也是「人民的鴉片」。因為讓貧病交迫的人得以「苟延殘喘」,也就失卻抗爭的意欲,維護了不公。
入境管制回到改革前
內地應該讓梁議員北上,看看災區之大、災民之多,他只是滄海一粟。不要以為沒有他出頭,受害人就永遠沉淪。封殺他反而使人同情他。
但前晚聽友人一席話,又發覺記者和梁國雄被拒入境只是冰山一角。原來,港澳居民不必簽證可隨時進出內地,已經很幸運。中國近月收緊外國簽證,被拒者不計其數。
故事是在喧嘩的派對中聽說的,不排除聽錯細節,但足以反映內地的緊張氣氛。一句話,近月對境外人士的待遇幾乎回到改革開放前。
外 籍人士申請簽證,恍若十幾年前我用CI去歐洲旅行:要出示來回機票、住宿地點、工作證明……。境外人士包括港澳同胞,在內地住宿管得更嚴。入住大酒店問題 不大,如果住宿舍(有些境外公司在內地有宿舍)或親友家,要向公安申報。如同早期回內地住親戚家,有關方面會上門請你填報戶口,離開時要再去公安局撤銷。
據說有跨國財團想在北京開年會,定下釣魚台國賓館,供各地分公司的高層入住。不料,二百名與會者只有大約二十人獲批簽證。不用說,盛會告吹。這家公司會否恨死中國?
就 香港來說,習近平目前最頭痛的是相信是「政治新貴」任命所觸發的「倒曾」暗流。眼看曾蔭權民望插水,明知道與董建華的問題相差甚遠,仍有人抱着一試無妨的 心情,希望歷史重演。習近平昨天第一時間說,中央對特首的工作感到滿意。但為了兩個月後的立法會選舉造勢,倒曾者不會罷休。
上述傳記總的來說相當正面,但並非沒有微言。首先是說習近平在福建十七年政績平平,次之是質疑他在福建期間所完成的博士學位有多少「水份」。
今 後四年,習近平還會遇到很多阻滯。但傳記給人的印象是,他「腳頭」很好,在地方上遇到的風浪都一一度過。九十年代初在福州當市委書記,任內建造的長樂機場 規模超前,虧損嚴重,被譏為「形象工程」;交由李嘉誠改造舊城「三坊七巷」,搞保育變成搞地產;所提拔的一個下屬後來貪污上億潛逃國外。擔任福建省委書記 期間,賴昌星案號稱中國最大的走私賄賂事件,但習近平從未上身。
由此看,習儲EQ很高,在邁向接班的路上,相信也會逢凶化吉。
July 11th, 2008
高官請讀《習近平傳》
2008-07-07
信報 余錦賢
「長 毛」梁國雄雖時有乖行,但讀書頗勤,上周五被拒入境之後,長毛為示「清白」,當着記者面打開行李箱,展示各件T恤都沒有印上「反動標語」,除此之外,他還 帶了一本《習近平傳》隨行;習近平本周訪港,他現為國家副主席,主管港澳事務,預料四年後中共十八大可以「坐正」,他的行事作風和政見,都影響着未來十多 年中國大陸和港澳的發展,如此一位重要人物,必須細心研究。長毛有此政治觸覺,未知特區政府內又有多少人買了《習近平傳》?
筆者最近讀《多維月刊》,內有一篇〈習近平見習塑身之旅〉的文章,描述了習來港之前首次以國家副主席身份出訪的過程和表現,有助側面了解這位「儲君」的一言一行。
文 章說,習近平出訪的五國都是跟中國友好的國家,故訪問屬友好性質,比訪問歐美等西方世界要單純得多。但是,這次訪問直到動身前差不多半個月才由官方公布, 較其他領導人提早一個月或二個月公布明顯較為低調;據該刊描述,在整個外訪過程中,習近平「不卑不亢,態度沉穩友好,微笑自然,言談舉止分寸拿捏得當」。 在六十年代習近平當地方官時,有世叔伯身份的高幹到訪,習近平不主動求見,還主動退回了六十多萬元禮物,令這位高幹留下深刻印象。對香港人來說,這是第一 次近距離觀察這名新領導,但剛剛坐正,習近平相信不會立刻顯露鋒芒,一切都會先看看,慢慢來。過去高層領導來訪,特區政府都會在酒店宴請各界人士,這回僅 在禮賓府宴客,規模也小得多。
令人奇怪者,是曾特首在見習近平時又故態復萌,邊談邊寫筆記,到底寫來幹啥?像學生般低頭 take notes,既無必要,更有損特首形象,特首辦請向長官提點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