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中國充滿自信/中國出口業提早入寒冬/世界七大央行減息
發佈時間: 10/9/2008 11:57:26 AM 被閲覽數: 17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時代雜志︰金融海嘯沖擊全球 中國充滿自信(圖)

 

 中評社

  香港10月9日電(記者 何耀雄編譯報道)最新一期的美國《時代》雜志刊登題為《China's View of the Financial Mess: Alarmed But Confident》評論文章指出,美國金融災難的威力遍布全球,北京的財經政策決策官員都變得小心翼翼。作為一個“準超級經濟強國”,中國正在小心翼翼的避免走上美歐的金融之路。

  但這個說法也只是對了一半,中國確實對于這場金融危機充滿了警覺性。華爾街金融泡沫爆破,隨之而來的全球經濟放緩正在明顯的影響著中國。中國在過去五年一直是全球的經濟火車頭,但如今增長也開始放緩了。這種變化可以從鋼鐵的價格起伏中看得出來,鋼鐵是一種帶動了中國經濟起飛的重要材料,但在過去四個月里,它的價錢卻下跌了接近兩成,跌破每噸590元的水平了。



縱然跟紐約、倫敦或東京等開放的環球資本市場相比,中國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但北京當局也知道,謹慎的改革步伐才可以使中國免于受環球金融沖擊之難。

  鋼鐵價錢的下跌也讓不少正急速發展的企業出現赤字。寶鋼集團是中國其中一家最大的鋼鐵生產商,八月份時曾經不得不兩度降價,集團董事總經理徐樂江也嘆道︰“中國鋼鐵業的輝煌時代將會成為歷史了。”

  美國次按危機繼續擴散,也會對中國還未完全開放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改革造成嚴重打擊。但北京當局本周已經明確表示︰“盡管美歐的金融市場都陷入了一片混亂,中國還是會繼續穩步向良好的資本市場之路發展的。”

  中國國務院已經表示計劃容許融資融券(展)和股票賣空(沽空)了,香港摩根大通證中國業務部主任李晶(Jing Ulrich) 說︰“這將會為中國的A股投資者帶來新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分散風險、避免損失。”

  正當美國政界視財務杠桿手段(借錢來買賣股票)為各種金融之惡的根源的時候,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的舉措是非常不平凡的,也可以說是一種自信的表現。李晶指出,“這與包括美國等世界各主要市場的禁止短期股票賣空政策構成了強烈對比。”

  因為對于股市市值在過去一年內大跌了六成的中國來說,這些措施可以重新刺激低迷的股票市場,證監當局希望此舉可以提升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總量。

  縱然跟紐約、倫敦或東京等開放的環球資本市場相比,中國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但北京當局也知道,謹慎的改革步伐才可以使中國免于受環球金融沖擊之難。

  以中國的銀行業為例,五年前中國的銀行業情況還是相當糟糕,充斥著不良借貸、資本不足和劣質管理等問題。中國銀行業2003年的不良資產比率高達17.9%,但在去年,這個數字已經大幅降至6.7%了。據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 Washington)的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研究顯示,中國銀行界的法定資本要求(一個量度貨款健康的重要指標)已經從過去的0.6%急升至79%了。拉迪說︰“中國的銀行在過去十年間實現了巨大的轉變。”

  但這些數據也不代表中國沒有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受到傷害。保守估計,中國的銀行擁有美國的120億次按資產,而且中國的主權基金也在錯誤的時間投資了黑石和摩根史丹尼等資產,以致在金融危機中損失了數千萬。而中國第二大的保險機構平安保險也因在上周的環球股市暴跌,其手上二十七億的富通銀行股票大跌了七成。

  對于未來中國的危機, 專定認為並非是來自于次按本身,而將會是來自于次按所帶來的環球宏觀經濟效應。預料這些影響也將會對人民幣的匯率構成壓力。中國的出口商已經因為世界經濟增長減慢而飽受壓力了。不久過後,相信中國的本土需求也會逐步放緩。

  對于現在的中國和它的貿易伙伴來說,好消息就是中國的銀行都已經作好了經濟放緩的準備,而中國政府也已經宣布減息,並且還為再減息留下充裕的下調空間。

 

受美國金融危機拖累 中國出口業提早入寒冬


中國經濟時報    2008-10-08

    受累于美國金融海嘯,中國紡織、房產、鋼鐵行業提早步入寒冬。同時,由于美國在建工程的萎縮,家具、衛浴、五金等產品的出口企業也舉步維艱。

   由于爆發次貸危機,美國需求走軟,中國各行業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

  根據發改委的數據,因中國對美國出口下跌,受到沖擊最大的是紡織行業。這一行業還要面對生產所用原料及輔助材料成本和能源成本及勞動力成本等的持續上升,導致不少紡織企業的生存之路,面臨重重困難。

  第一紡織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中國紡織業累計完成投資人民幣1534億1000萬元,同比僅增長13.14%,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了13.15%,紡織投資實際已經回落到10年均值以下。

  兩個月前,中國官方為替中國紡織品行業解困,將紡織品出口退稅由11%提高到13%。但是上調的這2%的出口退稅似乎並未對出口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中國紡織業者指出,今年以來,紡織企業財務成本普遍上升10%到15%以上。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使原料的成本增加10%至20%。而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使得紡織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30%左右。因此,在不考慮其他變動因素,政府只有把出口退稅上調至17%,才能根本扭轉紡織行業目前的困難。

  由于中國紡織業已經陷入一片“極度悲觀”的情緒之中,眾多紡織服裝企業開始進行人力成本的裁減,目前,已經有30家紡織服裝上市企業中報顯示,“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同比下降。

  美國次貸風暴的發生與蔓延,原材料不斷上漲,中國家具行業在經歷了近20年每年增長率超過20%的飛速成長後,現在中國已成為家具制造大國和出口大國。

  進入2008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影響已經暴露無遺。《南方日報》報道,中山市家具商會副會長陳偉新說,整個中山家具出口行業接到的訂單同比估計少三四成,而且估計美國次貸危機造成的出口影響兩到三年內恐怕難以消除,一些“內功”不好的企業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還是個問題。

  中國五金企業,也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據報道,現在中國五金行業的不少中小企業已經是在無利甚至虧損經營,有些外國進口商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更是把價格越壓越低,甚至威脅要把訂單轉向越南、印度等報價更加低廉的國家。目前,部分五金企業因無法承擔原材料上漲,人力成本上漲等一系列因素,而直接選擇了關閉企業。

鋼鐵行業 集體步入寒冬

  經歷了兩年的高速發展和高盈利之後,今年下半年,中國鋼鐵業也開始步入集體寒冬。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機日益惡化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2007年,中國共出口鋼材6265萬噸,同比增長45.8%,增速回落11.1個百分點,四季度還出現了負增長。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有關人士預測,今年鋼材出口量將同比下降20%,鋼坯出口則下降50%以上。

 

世界七大中央銀行采取減息行動


2008/10/08 


英格蘭銀行加入全球減息救市行動
面對金融危機加劇,英格蘭銀行周三(8日)宣布減息0.5%。歐美國家以及中國央行也都同時協調降息。
英格蘭銀行宣布把利率從5%下調到4.5%。這次降息措施令市場人士感到意外。

歐美國家央行共同采取協調行動,紛紛宣布減息措施。

美國聯邦儲備局宣布將利率從2%下調到1.5%。歐洲中央銀行將利率從4.25%下調到3.75%。

 


金融危機說明資本主義失敗嗎? 
加拿大、中國、瑞典和瑞士央行也都采取降低利率的措施。

各國央行這次采取的空前措施,旨在穩定全球經濟和不斷下跌的股市。

美國聯邦儲備局表示,他們之所以采取減息措施,是因為有証據顯示,經濟活動正在不斷減緩,而通貨膨脹的壓力已經減小。

BBC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聯合早報︰中國房價下跌已蔓延全國 /香港樓市寒冬驟至4成經紀面臨失業
  • 中国央行大区常务揭露美国7000亿救市真相:企图劫掠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