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总后卫生部组织、北京军区总医院牵头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近日通过专家论证,意味着我国医学界诊断“网瘾”将实行标准化,“网瘾”也首次被该标准列为精神疾病治疗范围。
根据《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症状界定有七项标准,其中一项量化的指标是平均每天连续使用网络达到或超过6小时,而且这种症状达到或者超过3个月。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戒网瘾第一人: 以6小时为网瘾标准不妥(图)
2008/11/25 | 武汉晚报
11月8日,由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科陶然主任制订的《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通过了国内外医学专家的论证,网络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出台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国家。参照《标准》,日均6小时以上非工作学习需要的上网,结合相应的症状表现,便可认定为网瘾患者。
对于这个“6小时标准”,被称为“中国戒网瘾第一人”的陶宏开认为不妥:“瘾是一种非理性行为,表现为耐受性及戒断性。《标准》制定的基准是应该以非理性依赖的程度,而非时间及症状这些表象”。在他看来,《标准》的制定基准是不合理的。由此衍生的《标准》自然也就不具备医学依据。而陶然则认为,作为素质教育者不是业内人士不是疾病专家,更不是精神疾病专家,是不能治疗疾病的。
昨日,记者连线了陶然主任、陶宏开教授,同时请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刘小林教授等专家发表了观点。
诊断标准的提出过于激进
【众说纷纭】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刘小林教授:某个事物最具本质性特征的东西才能抽象出来作为评定标准。部分青少年上网有成瘾倾向,是现象,是一种行为,其根本是自身心理上存在问题,出现社会适应障碍,而寻找不恰当的发泄途径,出现退行性行为。我们要解决的不是上网的问题,而是为什么上网。
武汉市优抚医院心理科主任霍云翔:此评定标准容易造成诊断标准扩大化,从而造成家长学生一定的恐慌,甚至过早地给当事人贴上标签。而且作为一家医疗机构,这种诊断标准的提出,显得过于激进。
中国已有《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其中对成瘾行为有一定的标准。所谓成瘾,一是要沉迷其中对于外界一切不管不顾;二是完全不能脱离问题行为,否则会有所谓的戒断症状;三是导致严重的心理、社会障碍;四是此种障碍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五是本人或者家属有一定的愿望解除或者摆脱此种行为;六是此种成瘾行为的时间至少六个月到一年以上;七是必须要有严格的界定,通过医生观察了解没有其他原因的上网行为。
陶宏开强调,上网是否成瘾以“上网时间”来衡量太过肤浅。人们常说毒瘾、烟瘾、酒瘾、网瘾……什么是瘾?瘾的界定应以此人是否存在非理性表现为标准。
早在2005年,陶宏开就按照网瘾患者非理性表现的不同程度,将网瘾划分为了10个级别。
其中5级以下的都只能被界定为“有网瘾倾向”,这些患者为了上网,存在有磨蹭着不想上学或上学迟到之类的轻微表现;
5-6级,为了上网,旷课、编理由骗家长、骗老师;
7-8级,为了上网逃学、辍学、骗家长的钱;
9-10级,为了上网不惜犯罪、自残或自杀。
陶然称,所谓“6小时”,是通过3000例临床研究得出的结论。判断网络成瘾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症状表现:网络成瘾者应用网络为非工作学习目的,且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二、病程标准:每日连续使用网络达到或超过6小时,上述症状持续或达到3个月。
三、严重程度标准:即病人社会功能受到损伤,如学习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那些以网络为工作的个体,尽管每天使用网络超过6小时,但他们和网络成瘾者存在本质的差别,不能片面的将其列入网络成瘾之内。
陶宏开认为,精神疾病多表现为精神失常,精神病患者会吃垃圾、会随意打人骂人,他们发病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的行为是没有目的性的。
而心理疾病只是一种心理障碍,网瘾患者的目的性很强,他们骗家长的钱,骗老师,甚至偷钱、抢钱,使出千方百计,就是为了上网,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明知上网成瘾是有害的,但仍不肯放弃上网。
因此,网瘾患者根本不应被划为精神疾病,这与患有酒瘾、毒瘾的人不能被界定为“精神病”是一个道理。
陶教授直指,有些医院和专家试图将网瘾界定为“精神病”只是为了他们的一己私利,毫无科学性可言。
陶然的解释是,网络成瘾是指每天以非工作学习目的,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受损和戒断反应,可伴有生理变化和躯体症状。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疗中心已通过3000例医学研究证明,网瘾不只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神经类疾病。患有网瘾综合征的患者,其心理都是病态的,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
陶宏开近年走访了140多个城市,免费为6000多名网瘾患者进行了心理辅导,所有成功的案例都是通过心理沟通、行为矫正来完成的,无一例使用过药物。
他说,心病就用“心药”治,明明可以通过心理沟通和行为矫正就可以治愈的疾病,为何要对那些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随便滥用药物?!让他们的身和心都受到伤害。
他强调,制定网瘾标准固然重要,但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尽快找出青少年上网成瘾的根本原因,积极制定相关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案才是当前网瘾问题的关键所在。
陶然表示,网瘾需要专门的病房和极大的毅力进行戒除。而单纯的心理疏导是不行的,要让患者、家长以及全社会知道这是一种病,要转变观念。
据陶然介绍,网络成瘾的病人五羟色胺都是失衡的。五羟色胺是大脑中控制情绪、心境的元素,管理心理和情感的最主要物质。网络成瘾的病人都表现为情绪、心境的失控,当不上网时就会烦躁不安、心情焦虑,从而出现抑郁、自闭等症状。孩子长时间的上网刺激就会导致更多的五羟色胺产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记者 毛茵 李红鹰) | 网络媒体日趋成熟 全球传播形成新格局
2008/11/22 | 中国新闻网
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二十二日在北京开幕,连续六届出任该研讨会大会主席的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院士致开幕词称,互联网已由一种信息技术手段,演变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新媒体。如今,网络媒体发展已日趋成熟,以互联网、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带来跨媒介、跨产业融合的全球传播新格局。
在一九九九年举行的第二届研讨会上,针对新兴且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技术,周光召曾提出“第四媒体”概念并引发广泛关注。而统计显示,截至今年六月三十日,全世界网民数量为十四点六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点九,这一数字比二○○○年底增加了近三倍。北京奥运会上,网络媒体以其报道规模大、原创率高、市场运作和技术水平高等优势,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媒体在媒体格局中已占据重要一席之地,由此可窥一斑。
周光召表示,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再次证明科技进步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即时、海量、互动为特征的网络文化的兴起,其影响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未来将在竞争与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的共同发展。
这位资深科学家指出,消除全球化进程中的数字鸿沟、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当务之急,网络作为一种媒体,理应承担起神圣使命:一是应当重视网络文化伦理建设,促进网络新媒体的健康发展;二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共同繁荣,创建全球和谐网络文明新未来。(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