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有一本新书《周恩来的秘密情感世界》,中外网上介绍说作者蔡咏梅是一家政治杂志的资深编辑。她在书中说:“周恩来是同性恋的话,我觉得周恩来跟她结婚,有功利性的方面。就是从政治上对他有什么帮助。当时的名气是邓颖超远远地大过周恩来。
作为1940后那一代中国人,我们目睹周恩来在毛泽东主宰中华大地的时代,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后,承受翻天覆地的政治风云冲击,即使是最疯狂的江青、最阴险的老毛,也想象不到用同性恋来抹黑周恩来的形象。想不到在中国大陆也生活了30多年的蔡咏梅能拿周恩来的同性恋话题来出书。
正如旅居美国的研究周恩来的专家高文谦指出,如果仅凭周恩来旅日日记中的片段记载,而缺少其它有力的旁证,没有给出确凿的证据,就断定周恩来是同性恋,恐怕有失单薄之嫌。
蔡咏梅说,周恩来跟邓颖超结婚,是从政治上对他有帮助。当时邓颖超的名气远远地大过周恩来。这样明目张胆地篡改历史令人不解。我们不妨比较邓颖超和周恩来的“名气”;他们都参加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周恩来时年21岁,已经留学日本两年。在天津组织反帝、反封建的“觉悟社”;这时也参加“觉悟社”的邓颖超才15岁,同周恩来在各方面的差距一目了然。
邓颖超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一个地下组织的妇女干部权力有限,在当局眼中无足轻重。而周恩来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属于中共建党、建团的创始人之一。周同邓颖超的级别相差不是一两个层次。
1924年8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部长,主持建立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1925年2月,周恩来参加领导进行了第一次东征,为巩固和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作出了重大贡献。1925年夏,邓颖超被调到广东,中共官方历史记载是为了照顾领导人周恩来的家庭生活,至于邓颖超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妇委书记和国民党省党部妇女部秘书等职,明显是夫人身份的安排。谁能想到当年邓颖超有什么远远地大过周恩来的名气?
香港坊间出版物良莠不齐,信口开河的文字正好给孔祥东之流作为大批判香港提供炮弹。